〔摘 要〕文章針對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的復雜性、模糊性特點,采用AHP分析法, 構建其評價模型,對國內開放存取系統的服務質量的綜合性評價進行研究。
〔關鍵詞〕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AHP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4-0034-03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Open Access System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hen Yunpeng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e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mplexity and fuzzines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this paper instructed its model of evaluation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evaluated the service quality of open access system.
〔Key words〕open access system;service quality;quality evalu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開放存取運動(Open Access,簡稱OA) 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是國際學術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利用互聯網進行學術信息和科研成果自由傳播、免費利用的行動[1]。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際科技、學術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召開了一系列與開放存取有關的重要國際會議,提出和確立了許多對開放存取活動影響深遠的倡議、宣言、原則和策略[2]。開放存取運動正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被認可和參與,許多學術組織和機構以實際行動響應開放存取運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開放存取表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目前,世界各國已經建立了許多支持開放存取的系統,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的Ar-Xir系統、英國南開普敦大學開發的Eprints系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圖書館與惠普公司聯合開發的Dspace系統、歐洲核研究理事會開發的CDSware系統、康奈爾大學等開發的Fedora系統等等[3]。我國的開放存取運動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奇跡文庫、中國預印本系統、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知識庫、北京大學生物信息中心、中國知識產權網等十幾家大型的開放存取系統。
對開放存取系統進行服務質量的評價研究是開放存取系統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開展服務質量的評價對不斷提高開放存取系統的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對用戶接受開放存取運動也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對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的關注并未與對開放存取活動的關注保持同步,評價研究尚未成為開放存取整體行動的一部分,人們甚至還沒有認識到對開放存取系統進行服務質量評價的意義,因此需要對其更加關注。
由于開放存取系統的信息服務不僅涉及開放存取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同時還涉及到開放存取系統軟件和硬件的相互作用,其服務過程更是具有動態性和模糊性的特點,對其評價既包含主觀因素又包括客觀因素。因此評價應當既要避免評價過于主觀化,也要防止評價過于量化,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評價方法。本文通過建立基于AHP方法的綜合評價
模型,對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使主觀和客觀有機結合,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1 AHP方法概述
AHP的全稱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國內一般稱之為層次分析法。該方法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的運籌學家T#8226;L#8226;Satty提出來的,這是一種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4]。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把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看作一個大系統,通過對系統的多個因素進行分析,劃出各因素間相互聯系的有序層次;再請專家對每一層次的各因素進行較為客觀的判斷后,給出相對重要的定量表示;進而建立數學模型,計算出每一層次全部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的權值并加以排序;最終歸結為低層(方案、指標、方法等)對于最高層總目標(如質量評價、選擇、決策等)相對重要程度的權值或相對優劣次序的問題。該方法目前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經濟管理、科研評價等領域[5]。
應用AHP方法對國內的開放存取系統的服務質量進行評價能夠使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使評
價指標及其權重更加客觀合理,從而可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 利用AHP方法進行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
2.1 確定評價目標,建立評價模型
根據AHP方法的原理,本文建立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的三層模型。最上層是目標層,即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的評價;中間層為準則層,即影響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的因素及子因素;最底層為方案層,在此評價模型中表現為不同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的評價。評價結果是一個有序列表。在評價過程中,首先對同一層次各元素與上一層某準則或因素的重要性兩兩進行比較,構建判別矩陣,進而計算被比較要素對于該準則或因素的相對權重以及各層因素對于總目標的合成權重,從而得出評價結果排序。層次評價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開放存取系統質量評價模型示意圖 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現?代?情?報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pr.,2009Vol.29 No.4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基于AHP方法的國內外開放存取系統評價研究Apr.,200 9Vol.29 No.42.2 分析影響因素,構建評價指標
影響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的因素比較復雜,為了便于分析,本文由宏觀到微觀的分類方法進行分析并確定最后的層析指標體系。從宏觀上,我們將影響因素分成收錄情況(B1)、管理情況(B2)和使用情況(B3)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在微觀上又做了進一步細致的劃分,收錄情況分成了收錄范圍(C11)、和其他站點的鏈接情況(C12)、內容質量(C13)三部分;管理情況又分成管理方式(C21)、評審方法(C22)和使用方法(C23)三部分;使用情況分為使用對象(C31)和使用者人數(C32)兩部分。
2.3 構造判斷矩陣,確定評價因素權重
構造判斷矩陣,為評價因素確定權重是在整個AHP方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該環節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首先確定判斷準則標度并確定某個指標相對于其他指標的重要程度;其次構造判斷矩陣;再次是計算權重;最后進行一致性檢驗。
2.3.1 確定判斷準則標度,確定某個指標相對于其他指標的重要程度
判斷準則標度采用的是美國的Satty教授所創造的9分為相對重要比例標度表。方法是將每一層的元素進行兩兩比較,用1、3、5、7、9表示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顯重要、強烈重要、絕對重要。2、4、6、8則分別表示介于1-3、3-5、5-7、7-9之間的重要程度[5]。
確定指標重要程度是由定性轉向定量分析評價的第一步。相對重要程度是指將評價指標兩兩相比,相對于上一層評價準則或評價總目標的重要程度,同時使用Satty相對重要性比例標度表示出來,這些指標重要程度的賦值,可由評價者(相關專家或用戶等)直接提供,或共同分析確定,也可由分析者通過各種技術咨詢而獲得。
2.3.2 構造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中的元素表示某兩個評價指標關于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性程度之比。通常,判斷矩陣應由熟悉開放存取質量評價專家進行構建。下面根據開放存取系統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圖1),構建準則層B中因素相對于質量評價總目標A的判斷矩陣,如下所示。
RA=a11a12a13
a21a22a23
a31a32a33=B1/B1B1/B2B1/B3
B2/B1B2/B2B2/B3
B3/B1B3/B2B3/B3
=135
1/312
1/41/21
2.3.3 計算權重
計算權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冪法,也叫幾何平均法;另一種是和法,本文采用和法來計算權重。和法的具體步驟是:
(1)首先將矩陣RA的每一列向量歸一化得到:wij=aij/∑3i=1aij;
(2)對wij按行求和得到wi=∑3j=1wij;
(3)對wi進行歸一化得到w=(w1w2w3)T;
(4)w1w2w3就分別代表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按照步驟計算B1、B2、B3的權重分別為0.539、0.297、0.164。RA=123
1/212
1/31/21列向量歸一化=0.5450.5710.500
0.2730.2860.333
0.1820.1430.167按行求和1.618
0.892
0.492歸一化0.539
0.297
0.164=w
2.3.4 一致性檢驗
由于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的復雜性,以及人們認識上的主觀多樣性和片面性,基于專家等評價人員構造的判斷矩陣不可能滿足完全一致性條件,因此需要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一致性檢驗的公式如下:
CR=CIRI=λMAX-m(m-1)RI
上式中CR為判斷一致性比率,CI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λMAX為矩陣的最大特征根,m為列數。當CR<0.1時,則認為判斷矩陣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否則需要重新調整判斷矩陣中的賦值。上式中CI可以通過計算獲得,RI可通過查表1得到。因此該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比率為CIRI=λMAX-m(m-1)RI=3.001-32×0.58=0.000860.1。因此該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表1 各個階數RI值表
矩陣階數123456789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
同理,我們可以求出開放存取系統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系統中的其它層次評價指標權重(見表2)。表中的影響因素C相對總評價目標的權重等于B層指標相對A層的權重和其對應的A層準則中的影響因素的積。評價過程中的判斷矩陣數據通過與相關領域專家協商獲得。表2 各影響因子的權重
影響因素相對權重影響因子相對于B層的權重相對于總目標的權重收錄情況B1W10.539收錄范圍C110.4430.239和國外站點的鏈接情況C120.170.092內容質量C130.3870.208管理情況B2W20.297管理方式C210.110.032評審情況C220.5810.173使用方法C230.3090.092使用情況B3W30.164用戶對象C310.250.041用戶人數C320.750.123
2.3.5 實施評價
在確定評價指標權重之后,就進入最后環節,即評價實施階段。該階段通過評價人員對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評價指標打分,然后用其分數乘以指標權重,得出該項指標最后得分。將各項指標的得分求和便得到該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的總得分情況。
3 結果分析
使用AHP方法,關鍵問題有三:首先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選出有代表性的指標,首先本文對開放存取系統的質量評價選取了8個指標;其次則是確定各個指標權重的大小,權重一般采用專家詢問和實際情況相結合的辦法予以確定;最后就是對每個指標給出評價值,可以根據代表性標準和開放存取系統的具體運行情況做出科學的評判。
4 結束語
(1)本文將AHP方法應用于開放存取系統的質量評價,建立了總體評價模型并給出了具體的評價方法和步驟。
(2)AHP方法采用科學定量的方法,合理的量化了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中的定性問題,將指標的重要性評價科學地轉換為權重,使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得到較好的融合,克服了開放存取系統服務質量評價工作中的主觀隨意性。
(3)用AHP方法確定用來評價數字圖書館建設成果的指標體系,概括性強,指標定義清楚,解釋標準化、規范化,判斷明確。
(4)整個AHP評價規則明確簡單,評價步驟簡潔單一,權重計算和數據處理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實現,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趙莉莉.國內兩大開放存取系統的對比研究——奇跡文庫和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J].現代情報,2007,(9):48-50.
[2]王學勤.開放存取的現狀及對中國的啟示[J].情報科學,2006,(9):1425-1429.
[3]開放存取期刊國內外大全[EB/OL].http:∥www.05112.com/Article/200701/11055.html,2008-03-25.
[4]朱紅濤,劉永.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07,(5):720-724.
[5]關于AHP方法的介紹以及在Excel中實現其計算的說明[EB/OL].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766380,2008-05-24.
[6]徐婧.AHP法在數字圖書館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圖書館論壇,2006,(1):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