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新形勢,《信息檢索》課必須從傳統教學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方向轉變。本文在《信息檢索》課的教學實踐基礎上,就如何開展《信息檢索》課的網絡教學,作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信息檢索;網絡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3-0192-02
《信息檢索》課是由國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多次印發文件予以規范,并要求各高校以圖書館為基地開設、開好的一門課程,充分說明該課程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所起的重要作用。
1 開展網絡教學改革的背景和依據
《信息檢索》課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和提高信息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面對新的教育競爭環境,必須提高《信息檢索》課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隨著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網絡數據庫的大量出現和飛速發展,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信息檢索》課必須順應歷史的潮流,向數字化、網絡化方向轉變。只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平臺,在教學中將直接講解、課題分析、引導三者融為一體,以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為主導,才能幫助學生改善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2 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
2.1 針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相應調整,編制新的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我們教學的重點在于對學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檢索策略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介紹幾個數據庫及其檢索方法,因此,我們首先通過修改和完善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實驗報告、網絡課件等,將檢索方法演示過程,放在網絡平臺上,加大網絡信息檢索的比例,增加實習題庫,以提高上機實習的效率。同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采用“先虛后實、先易后難、先中后外、先近后遠”的方針,通過教師循序漸進地講授與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2 逐步減少傳統的以手工檢索為主的教學模式,代之以符合網絡時代要求的信息檢索內容
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網絡數據庫的大量出現和飛速發展,沖擊著傳統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模式。因此,我們以實用為原則,著重為學生講解網絡資源利用和各類中外數據庫的檢索方法和使用技巧,提高學生實際檢索能力。例如我們介紹專利信息檢索時,不僅介紹中國專利全文數據庫,而且也介紹美國專利全文數據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國際專利數據庫、日本和歐洲網上專利數據庫以及加拿大專利數據庫,指導學生如何在網上獲取免費的專利全文信息。同時,針對校園網上各種中外網絡數據庫,我們及時編制了圖書館數據庫系列使用指南,并印制紙質的宣傳資料供讀者參考和學習。
2.3 摒除過多關于原理性內容的介紹,著重實施檢索以及對檢索結果的分析和利用
隨著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信息檢索》課的教學課時也在縮短。對于網絡信息檢索部分,我們摒除過多關于搜索引擎的原理和類型的冗余介紹,代之以當今搜索引擎的兩大主流——谷歌和百度為例,側重于檢索方法和技巧的講解。綜合運用比較法和實例法等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觸類旁通的良好效果。對于網絡數據庫部分,我們則分別從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專利文獻和電子圖書等幾個不同的文獻類型角度出發,來逐一歸納各種數據庫的檢索和利用。從而加深了學生對各種類型數據庫的了解和使用,并有助于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索。學生通過該部分的學習,不僅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創造條件,也為今后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4 綜合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以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演示教學,是我們教學的最重要的手段,教師邊講解邊操作,可將自己對數據庫的選擇、檢索策略的制定、以及對檢索結果的分析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會提高學生檢索興趣,增強聽課注意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加強以學生為中心或主體的個性化教學法,提倡自學、創新、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網絡學習方面,我們搭建了虛擬教學平臺,將課程的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大綱、參考資料、模擬測試題等全程課程資源上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終,我們通過網絡布置作業、實習和考試,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良好作用。
2.5 積極探索,有效利用天空教室網絡教學平臺
對《信息檢索》課教學而言,其實實施網絡教學最重要的是輔助教學,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互動起來才是真正目的。近幾年我們信息檢索教研室的老師們,正是利用了學校的天空教室網絡教學平臺,在這方面的作了有益探索。我們針對學校各專業的情況,將課程公告、課程特色、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大綱、實驗大綱、授課教案、PPT課件、網絡課件、作業習題、實驗指導書、考核辦法、參考文獻、實驗報告模板和實驗指導書等一一掛在網上。還分別設計了服裝類、管理類、機械類、化工類、航空類、電氣類等適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實習題庫。而網絡教學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加大了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合適的專業題庫把握學習時間,不會的題目還可以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或發起討論,加大了學習者交流的空間,改變了以往以師生交流為主的課堂模式,口頭交流與網上交流相結合,實現了多元交流。同時,我們信息檢索教研室的老師在網上組建了信息檢索教學團隊,可以各自獨立地進行備課、發布通知、布置作業、現場討論、發送郵件、網絡答疑等,教師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上網回答學生的問題。注冊登陸的學生不僅能看到自己任課老師的所有內容,而且也能同時參考其他該課老師的教案、課件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
2.6 建立計算機實習題庫和考查題庫,創建側重考查學生檢索能力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實習和考查都是檢索課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要提高信息檢索課的教學質量,開展好考試成績評定工作也很重要。通過采用靈活合理的考試方法,真正達到鑒別學生能力及素質、檢驗教師教學效果、評定成績等級的目的。文獻檢索課是以傳授檢索技能、培養信息意識為主的一門工具性課程,動手操作能力應成為考核測試的重點,而且隨著當前教學內容重點向網絡信息檢索的轉移,更需要采取計算機網絡考試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操作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
《信息檢索》課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方法課,每次實習結束后學生都將完成相應的實習報告。大量的實習報告的審核和批改是一項繁重而費時的工作,如何優質、高效地完成該環節的內容,將是對教學工作的挑戰。我們采用上機考查、完成上機實習和提交實習報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實習成績是考試成績的組成部分,占考試成績的50%。經過多輪機考實踐,我們正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和提高試卷的內容和質量,力圖將本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檢索和網絡教學已經成為檢索課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授知識是過程,培養能力是目的。大學生的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觀念等的信息素質將伴隨人生成長的全過程,僅靠十幾或幾十個學時的檢索課,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充分利用網絡這一教學平臺,增強他們“捕魚”意識和掌握“捕魚”本領,才能使他們在知識海洋里捕捉新信息,更新新知識,了解新動向,以適應社會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彭春林.高校文獻檢索課改革與信息素質教育[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53-55.
[2]孫紅紅,江葆紅,李璐.網絡環境下文獻檢索課教學現狀與改革探討[J].圖書館學刊,2007,(6):71-73.
[3]花芳,孫平.利用“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J].圖書情報工作,2006,(10):128-130,123.
[4]徐曉琳,蔣亞琳,熊建萍.網絡環境下的文檢課改革[J].圖書館建設,2005,(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