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項目管理中,采購是重中之重,但是采購環節也往往成為一些采購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回扣的腐敗契機。本文從不完全動態博弈角度將項目采購人員和項目企業作為理性經濟人來構建模型,并提出了防止收受回扣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工程采購;回扣;博弈;懲罰因子
一、引言
對于工程項目來說,設備、材料的采購費用大約占項目總投資的50%—60%,并且我國現階段仍屬于買方市場,由于這些原因,項目采購過程也就滋生出許多不正當行為,尤為突出的就是采購人員吃回扣。目前對此類問題大多是從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角度、不完美信息博弈角度、尋租角度來探討的, 而從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角度做研究的不多。本文將從這個角度入手來分析這類問題, 得出一些結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模型建立
1.基本假設
(1)參與人集合 T={1,2} 1:項目采購人員,2:項目企業。所有參與人是理性的。
(2)項目采購人員的類型空間Θ={θ1,θ2} θ1:風險偏好的采購人員;θ2:風險厭惡的采購員工。θ∈Θ是被監督者的私人信息,監督者僅知其先驗概率分布:P{θ=θ1}=α,P{θ=θ2}=1﹣α。
(3)項目采購人員的行動空間 M={m1,m2} m1:濫用職權而收受回扣,m2:沒有濫用職權收受回扣。對于收受回扣的采購者來說只有花費一定的成本才能發出自己沒有濫用收受回扣的行動信號m2,即是m1的偽裝成本C1,但其收受賄賂得到的收益是I。當風險厭惡的采購人員收受回扣時,還將產生心里成本C0。
(4)項目企業的行動集 A={a1,a2} a1:不積極監督,a2:積極監督。在觀察到信號m后,項目企業從其可采取的行動集合中采取行動a,其監督成本分別為C2、C3(顯然C2<C3)。風險偏好的采購員工選擇收受回扣和不收回扣的先驗概率分別是P{ m1/θ1}=β,P{ m2/θ1}=1﹣β;風險厭惡的采購選擇m1和m2的先驗概率分別是P{ m1/θ2}=γ,P{ m2/θ2}=1﹣γ(顯然β﹥γ)。若發現項目采購人員收受回扣,將對其進行懲罰,懲罰因子為p(p﹥1),并將扣除工資w。
2.博弈過程(如下圖)
設Ui (θ,m,a)表示參與人1、2的類型依存效用函數。則有:
圖 懲罰因子
在觀測到采購人員發出的信號后,項目企業得到后驗概率:
項目采購發出偽裝信號m1時,
項目采購發出真實信號m2時,
對于混同策略,項目企業最佳反應為不積極監督,即a(m)≡a1。
若參與人2總采取不積極的監督行為,即a(m)≡a1。
當θ=θ1時(一般收益都會大于成本),
當θ=θ2時(一般收益都會大于成本),
對與項目企業的混同策略,項目采購人員的最佳反應是混同策略m*(θ)≡m1。
懲罰因子 在觀測到采購人員發出的信號后,項目企業得到后驗概率:
項目采購發出偽裝信號m1時,
項目采購發出真實信號m2時,
故a(m2)=a1這說明參與人2的分離策略
a*
若參與人2采用分離策略a*(m),
當θ=θ1時, 故m(θ1)= m2
當θ=θ2時, 故m(θ2)= m2,即m*(θ)≡m2
三、分析
1.只在1右邊徘徊相對比較小時,回扣對其的誘惑也就很小。所以項目企業可以通過績效考核、采購人員進行輪崗增加其偽裝成本,也可以通過提高薪金降低比例。
2.當懲罰因子時,無論項目采購人員屬于何種類型都傾向于濫用職權收受回扣,此時項目企業很難明令禁止其收受回扣。因此,項目企業應將懲罰因子p提高,直至 。這時由于懲罰力度的加大,采購人員的最優策略也將改變,即改變為不利用職權收受回扣。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0-191.
[2]寧一非:論回扣的原因、現象及其效應[J].經濟師,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