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學術界較多地關注公司設立制度本身的完善,對公司已設立瑕疵所產生的法律問題卻有所忽視,尤其是設立資本瑕疵問題,而這部分在實務中經常出現爭議,本文就將討論公司設立資本瑕疵后公司債權人向誰行使權利這一問題。
關鍵詞設立資本瑕疵;股東責任
設立資本瑕疵指在設立過程中,因虛假出資,公司實收資本未達到法定最低注冊資本要求或實收資本與注冊資本不符的情況。根據《公司法》第199條,我國對此種公司有兩種處理模式:情節不嚴重,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下文分情況進行討論。
一、撤銷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的民事責任承擔
公司法對情節嚴重未規定,但根據些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開辦的其他企業被撤銷或歇業后民事責任承擔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企業開辦的企業……投入的自有資金達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第(七)項或有關法規規定的數額,……,應當認定不具備法人資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移交、撤銷企業和與黨政機關脫鉤企業相關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情節嚴重應是指公司資本未達到法定最低注冊資本要求。
根據《公司法》第181條,撤銷登記和吊銷營業執照都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但公司人格不立即消滅,而是待清算完畢,注銷登記后才消滅。因此,公司本身必然要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1.出資瑕疵股東如何承擔責任
《公司法》第28、31、94條只規定出資瑕疵股東對公司或其他股東的出資違約責任,而不涉及公司的債權人。
根據《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規定(一)》(征求意見稿)第十條:“債權人請求公司清償債務,公司不能清償的,債權人可以同時對出資不足的股東和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提起訴訟,請求其在出資不足數額及利息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所有公司設立人對公司債權人承擔以“出資不足數額及利息”為限的補充責任。
《批復》規定:“企業……自有資金達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第七項或有關法規規定的數額,……,應當認定不具備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開辦該企業的企業法人承擔”,即,所有設立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是無限責任。
上述司法解釋存在分歧:出資瑕疵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與公司之間是補充關系還是連帶關系(完全出資設立人也有此問題,筆者觀點及分析參見下文)。筆者觀點如下:
(1)出資瑕疵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補充責任。連帶責任一般基于共同原因行為而產生,而補充責任中各個責任人責任的產生具有不同的原因,即基于不同的法律關系。在本情況下,公司對債權人承擔責任是基于公司與債權人之間的合同或侵權法律關系,而股東對債權人的責任基于資本充實責任,兩者基于不同的原因。因此,不能為了更充分地保護債權人而濫用連帶責任。
(2)出資瑕疵股東承擔無限責任。股東享有有限責任的重要前提是公司必須滿足有限責任型公司的法律要件。根據我國《公司法》,公司資本滿足法定的最低要求是公司成立的要件之一。資本瑕疵情節嚴重的公司本就不是一個滿足有限責任要件的公司,股東的有限責任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前提。而且,如果一公司因資本嚴重瑕疵而無法設立成功,則所有設立者都要對設立過程中以公司名義進行的活動承擔無限的連帶責任;那么一個這樣的公司因欺詐或其他原因取得了公司登記,而后被撤銷登記或吊銷營業執照,出資瑕疵股東卻僅需承擔補充責任,則明顯不符合公平合理原則,也會變相鼓勵股東騙取登記。正如一些學者所說“在否定瑕疵公司法人格的情形下,公司的設立人類似于合伙人的地位,全體設立人應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清償責任”。
2.足額出資股東如何承擔責任
足額出資股東也應對公司的債權人承擔責任,此責任源于其資本充實責任。在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設立者間往往存在相當的信賴關系,在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間也處于種類似于合伙人的法律關系,有能力和條件相互督促協力完成公司健全人格的培育,在股東出資不到位的情形下,已足額出資股東對該出資瑕疵并非毫無過錯,此種股東至少違反了法定的監督義務。因此對于公司因資本瑕疵無法履行債務的,已足額出資股東也要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司法解釋對如何承擔有規定,但沖突,參見上文。
筆者認為完全出資股東應與出資瑕疵股東一同對債權人承擔無限的連帶責任。因為一個資本低于法定最低資本額的公司本就不是一個滿足有限責任要件的公司,這類公司中的股東無論是否履行出資義務,都喪失了享有有限責任的前提;而且,被否定公司人格的瑕疵公司的設立者的地位同于公司不成立時的設立人的地位,即類似于合伙人的地位,因此所有設立者無論出資瑕疵與否應對公司債權人承擔連帶的無限責任。
二、允許補正時的民事責任承擔
除公司應對債權人承擔責任外,公司股東如何承擔責任有兩種情況:
第一,符合揭開公司面紗條件的,則出資瑕疵的股東應與公司一起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并不是公司實有資本與注冊資本不符,就必然導致揭開公司面紗,適用該制度有嚴格的條件。完全出資股東則基于資本充實責任,承擔有限的補充責任。
第二,不符合揭穿公司面紗的,筆者贊同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批復》規定:“企業……實際投入的自有資金雖與注冊資金不符,但達到了……有關規定的數額,……,如果該企業被撤銷或者歇業后,其財產不足以清債務的,開辦企業應在該企業實際投入的自有資金與注冊資金差額范圍內承擔民事責任”。即所有設立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以出資不足部分有限的補充責任,其中股東之間 是連帶責任關系。
三、 小結
新《公司法》對資本瑕疵公司及其股東的民事責任只字未提,一些司法解釋又相互沖突,導致實務中法院的判決結果也不統一,因此權威部門應盡快出臺法規或司法解釋以明確規范此類問題的裁判,統一司法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