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肉,油漆刷,泥飯碗,本來是幾個無關緊要的物件,如今卻成了目前英國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豬頭肉,在我們中國人眼里是一盤好菜,可英國人卻不以為然。英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絕大多數肉店就不再銷售豬頭肉、豬蹄子之類。據說這是由于工業化生產、勞務成本增加、衛生標準提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然而,如今一場金融危機使英國的實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老百姓的錢包干癟了不少,豬頭肉、豬蹄子等以物美價廉的優勢迅速走俏。從2008年9月中下旬開始,動物頭蹄及下水等食物登上了一些大型超市的貨架。著名的連鎖超市阿斯達,2008年動物內臟銷量比去年增長了25%。甚至有食品專家撰文稱,豬頭肉質嫩而味美,其實比里脊肉還要好吃。
再說油漆刷。隨著時代的進步,標準化生產曾是包括英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的一個明顯特征,隨之而來的就是“自己動手”風潮的興起。
但由于英國經濟上世紀90年代后期連續10年迅猛增長,老百姓日子好過了,人也養懶了,過去的“自己動手”一度被“替我動手”所取代。時下英國經濟開始衰退,房市、股市、服務業等盡顯慘淡。老百姓賺錢的門路不多了,于是又想起了油漆刷,開始“自己動手”了。據英國百安居公司統計,2008年上半年,該公司“如何做”一類指南書刊的銷量增長了30%。
泥飯碗一說也頗有意思。英國的金融服務業發達,尤其是倫敦金融城,一向被認為是淘金的好地方。只要能在倫敦金融城謀上個職位,就猶如端上了“金飯碗”。相比之下,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人,發不了大財,但也旱澇保收,算是端上了“鐵飯碗”。而進入一般企業工作的人,收入、地位不算高,好在英國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至少可算端上了“木飯碗”。但是,一場經濟危機襲來,頓時讓這良辰美景變了樣。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08年第三季度英國失業人數達到182.5萬,創下近11年來最高紀錄,失業率上升為5.8%。據預測,2009年到2010年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失業人數將上升到290萬。眼下,從金融業、制造業到零售業,裁員風勁吹,鬧得老百姓忐忑不安。不管眼下人們手上拿的是“金飯碗”、“鐵飯碗”,還是“木飯碗”,誰要是攤上了失業的命運,其手上端著的就統統是“泥飯碗”!
編 輯 陳 瑋
E-mail:chw@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