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應加強對學生應急避險能力的培養 靳春菊
[編者按]:對于不同年級大中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因年齡和所處地域的自然和經濟環境的不同,而在內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樹立鍛煉理念,養成運動習慣、提高運動技能、防止運動傷害、促進學生身體發育和健康發展是不變的主題,在這個前提下,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計各種不同教學模式和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和技巧,也必須注意防范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意外并學會處理方法,本期魏勇博士就這一主題選發了一組文章,供大家參考。
應急能力是指人在突然遇到某種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時,身體在瞬間做出的自我保護性動作進而化險為夷的能力。實踐證明,體育運動是形成和發展應急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在正常狀態下,應急能力只是身體的一種潛能,形成這種潛能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各種身體姿態平衡控制能力、敏捷的反應與快速支配肢體的能力、身體各肌肉群的爆發力、身體不同體位的空間感覺能力,以上四個方面的能力是建立在人的反應、速度、力量,靈敏、柔韌,平衡等身體素質的基礎上的,換句話說身體素質決定了應急能力。學校體育可以從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兩個方面來加強對學生應急避險能力的培養。
1 體育課教學
良好的靈敏、協調素質,能幫助學生化險為夷,教師應有意識地將發展身體素質的練習與各種專門練習及諸多的游戲內容融入課堂教學,并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例如:進行短跑和接力跑教學時,可適當加入聽信號的快速反應游戲、“老鷹捉小雞”、“聽數組和”、“貼膏藥”,利用自然環境的下坡跑接高步頻的順勢跑等,進行體操教材教學時,加入過獨木橋、踏蕩木,蕩秋千、爬越肋木及肋木上的橫跳練習等,還可以在墊上做各種安全的倒地練習和騰空后的落地練習等,進行球類教學時可以加入各種閃躲游戲、角力對抗游戲等,這樣不僅活躍課堂氣氛,增加練習的趣味性,而且通過這些練習,也潛移默化地發展了學生的應急能力。

另外,體育教學應堅持讓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學練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體操動作,包括器械上練習,在體育課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一旦處于倒立的狀態或經過翻滾之后。就會分不清東西南北,一下失去方向感,所以在體育課上要加強技巧中的倒立、翻滾等動作及單杠上的回環,雙杠上的翻滾等動作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位置感覺,增強其應急技能。

2 課外體育活動
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鼓勵和經常組織各種教學項目的比賽及對抗性游戲,如各種形式的接力、跳繩、拔河比賽,各種角力對抗游戲,以及有安全保障的登山郊游、探險活動等。有條件的學校應該盡可能組建各種項目的代表隊或俱樂部,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有機會從事課余運動訓練,這是培養學生應急能力的有效途徑。
(河南省鄭州滎陽市第三高級中學 450100)
誰是“兇手”——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一些思考 賀春明
案例一:2002年10月25日中午,星期五,銅山縣某中學一群學生在學校籃球場打籃球,一學生想體驗扣籃的感覺,順著球架爬上并拉住籃筐,導致球架倒塌,將其當場砸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例二: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銅山房村某中學初三體育籃球課。在老師技術安全都講到的情況下。一學生跳起搶籃板球,另一學生在其背后推其腰部,致其失去重心倒地,右臂完全性骨折。
案例三:某小學舉辦春季運動會。三年級學生俞某與其他同學一起觀看鉛球比賽,李某是運動員,在李某之前的運動員投擲完畢后,擔任裁判的老師到鉛球著落地丈量結果,在老師和觀看的同學尚未撤離運動區域時,李某接著投出鉛球,砸中尚未退出運動區的俞某頭部,致其頭部急性重型顱腦損傷,右額額部硬膜外出血。
針對這些傷害,誰是真正的“兇手”呢?對此,根據本人多年的親身教學體驗,從體育課內和課外兩方面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行參考。
一、體育課堂內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1)規范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是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具有一定約束的行為規范。但有時不被學生所遵守,以致出現課堂嬉戲打鬧、私自出行、串班等不良習慣和運動行為,看似沒有什么危險,但一旦表現出來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課堂紀律的規范是防止傷害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以科學規范的教學、嚴謹的態度來規范學生的運動行為,建立健全課堂常規。
(2)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完成各項技術動作的保障,可提高學生的抗負荷能力,比如身體強壯的學生與身體較弱的學生相撞,結果是很明顯的。但是目前學生的身體素質多年來連續普遍下降,抗負荷的能力也普遍低下。課堂上負荷稍大一點,就會造成部分學生超負荷運行,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拉傷、扭傷甚至骨折。因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當務之急。
(3)提高體育組織能力
體育的組織能力是體育教師必備能力之一,好的組織能使課堂有序地進行,學生之間相互進行學習、切磋、愛護,出現和諧的一幕,不要出現案例二當中的形象,如果欠缺組織能力。學生之間的“不合理碰撞”現象也就隨時都有可能了,如學生搶奪器材的碰撞,練習間的不經意碰撞等等。因此,教師一定要堅決按照自己預定的計劃來實施體育教學,不要把課堂秩序的混亂植入隱患。其次,對潛在的傷害事故要有預見,并加以防范。對于有雙腳離地,高速運動和器械練習要預先想到并考慮好針對性的預防。同時對器械項目要注意保護和幫助。
(4)檢查上課器材和場地
器材損壞程度是影響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課前一定要認真檢查本節課所使用的器材是否完好無損、是否穩定、是否結實等。如進行單杠練習時檢查橫杠是否光滑,有無鐵銹等。如進行足球教學時。場地是否有石塊,磚塊、地坑等,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二、體育課外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1)加強思想教育
在體育課外的各種活動中。沒有教師的監護。傷害事故往往更容易發生,思想不重視,如案例一中的學生,抱著試試玩的心理,爬上籃球架。造成很大的遺憾,命隕籃球場,因此,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要對學生多做思想工作,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不要做危險的事情。
(2)定期加固運動場上的各種器材設施
經過多次傷害事故的發生,我縣各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對此心有余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每周檢查一次場地器材,定期進行保養等,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真正把隱患徹底清除。
(3)對各種大型學校活動加強管理
如田徑運動會、籃球賽,排球賽、冬季三項賽等,要選一些責任心強的教師做裁判員,劃定安全的區域,對學生宣傳要到位,組織要得當,預案要備齊,爭取把潛在的危險降到最小程度,甚至消滅。
(江蘇省銅山縣房村鎮中心中學 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