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原院長胡某一審被判受賄40萬元,獲刑11年。昨天二審開庭時,胡某說,他沒有受賄,還是個廉潔奉公的好院長,家里家具的總價只有5000元(2009年4月8日《新京報》)。
胡某今年57歲,有博士學位,行政級別為副局。從天堂跌到地獄,那個落差夠胡某受的。出于各種原因,胡某要為自己的腐敗行為找臺階下,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胡某有受賄40萬元的事實擺在那里,卻還要說自己沒有受賄,是“廉潔奉公的好院長”,卻委實讓我無論如何也難以理解了。
令人憂心的是,我發現,被揪出的腐敗分子中,像胡某如此否認腐敗、粉飾腐敗的,并不是少數。河南洛陽市原市長助理(副廳級)高元池,以零代價幫助開發商拿地、70多次收取7名房地產開發商158萬元人民幣和2萬元美金,在受審時否認他有受賄行為,將開發商說成是“晚輩”,他是“長輩”,“論輩分孝敬他的”。(2009年4月10日《瀟湘晨報》)生活糜爛的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原院長劉松濤,他將搞情人的事都記入日記,甚至日記中還有他出差時嫖宿幼女的記錄,然而,他否認作風敗壞,劉松濤自詡為‘有情人’,稱“有很多女人喜歡自己,我也沒辦法”。(2008年1月17日《檢察日報》)
人非圣賢,走夜路跌倒的事也是有的,腐敗就腐敗了,懺悔改過就是了。貪官為何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否認腐敗,還要粉飾、美化腐敗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二:
一是腦子中裝著“腐敗定論”:“小官小腐,大官大腐,凡官必腐,無官不腐。”“腐敗定論”使貪官對自身的腐敗麻木不仁、心安理得,認為腐敗是正常的,并且總認為自己比別的官要正,別的官比自己要貪。
二是貪官生存在“官場生態”中。當今“官場生態”是什么樣子?據悉,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鎮政府,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期間,招待用煙共用去了5277包,約為530條。每個月的招待用煙數量都超過了1319包,均為中華香煙,有硬盒有軟包,按均價每盒50元算,相當于每月要花銷6.6萬元。其中用煙數量最多的是今年的一月份,共用去2789包中華牌香煙,約為280條。(2009年4月10日《現代快報》。再如:今年2月初,河南兩家駐京聯絡處聯合購買了777瓶價值66萬余元的“貴州茅臺酒”。發現酒味不對后,他們將銷售假酒的人員舉報到工商部門(2009年4月11日新華網轉《京華時報》)。在如此“官場生態”下,幾乎天天看到或自己抽著“官字號”中華煙,幾乎天天看到或自己喝著“官字號”茅臺酒,幾乎天天看到或自己處著“官字號”情人,誰還能具有認知恥辱感的正常心智?且看貪官李真如何失去恥辱感的:“起初有一次,有兩位朋友要請我洗桑拿,說是洗桑拿其實就是……我考慮到影響不想去,其中一位說:‘天塌了有撐天的大漢。人生在世,風流一日是一日。’后來我就去了……與這事相比,找個情人算什么?甚至有人講:‘對男人來說,人間的天堂是在圣賢的經典里,在馬背上,在女人的胸脯上。’就這樣,自己勸慰自己,一來二去,人性開始扭曲,人格也就分裂了。當著人們的面,大講‘慎獨、慎初、慎微’,背后就到娛樂場所找小姐或泡情人……官員的我和生活的我,公開的我和私下的我相去越來越遠……隨著廉恥感的逐漸喪失,敬畏感也就喪失了。”
所以,我要說:“比腐敗更可怕的是否認腐敗。因為否認腐敗的背后,是甚囂塵上的‘腐敗定論’和腐敗日漸常態化的‘官場生態’。”■
圖:季平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