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窯頭抽煙斗內產生“滴水”缺陷的答疑
問:我廠生產仿古磚,自去年12月天氣變冷以來,窯爐產生落臟和滴水的缺陷就多了起來,最初還只是白色粉末狀“落臟”,后來變成了黃褐色印狀的“滴水”。早期出現落臟時,我們就采用定期敲打抽斗外壁和用壓縮空氣吹抽斗內壁的方法去處理,這些方法可以管用幾天,有效地控制落臟缺陷率。然而現在是在抽斗內產生滴水狀的情況,而且難以控制,數量占到了6%到10%左右,而且有增多的勢頭。窯爐車間上下都一致認為是天氣太冷造成,沒有辦法控制。請問程工,在天氣陰冷時,我們該怎樣調節控制窯爐?
答:其實“滴水”、“落臟”的產生,一方面與對排煙段的煙氣流量流速和煙氣溫度濕度的技術調試有關外,與窯爐車間的管理也有一定的關系。筆者認為,做好了窯爐參數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預防缺陷的問題,也可以在缺陷問題出現后及時地找出調節控制的方向。針對貴廠的現狀,建議你們從下面幾方面去處理:
(1) 對敲擊過的抽煙斗進行檢查,對敲爛穿孔的抽斗應及時補焊;對抽斗與吊頂磚之間的間隙應填塞好保溫棉;對抽斗進行重新保溫工作。
(2) 對沒有敲擊過的抽斗進行保溫檢查,保證抽斗外壁保溫嚴實。
(3) 對各抽煙斗的閘板與閘板口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鎖緊閘板,杜絕閘板振動。
(4) 對窯頂的吊頂磚進行檢查,防止漏風到窯內。
(5) 對抽濕主管道進行保溫性檢查,保證管路的保溫性。
(6) 盡量放低窯爐入口處輥棒面上的擋風板及抬高輥棒底下的擋風板,減少外界冷空氣從窯頭口吸入窯內,降低了抽斗內煙氣介質的溫度。
(7) 檢查排煙風機的電流,以判斷排煙風機是否抽力不足或者是抽斗、排煙主管道內有堵塞。
(8) 對于排煙抽斗閘度的調整方面。在沒有裂紋磚、炸坯、氧化不良(或者發藍)等缺陷的前提下,適當升高排煙段的溫度(升高窯頭溫度)。
(9) 最后再檢查排煙風機吸風管與窯爐縱向的排煙主管道的接駁口位置是否合適。
(程昭華)
輥道窯爐膛內的“痕跡”現象留給熱工操作者的啟示
建筑陶瓷輥道窯的爐膛內部每年都要利用年底停窯時進行檢修,窯爐熱工技術人員或窯爐操作者可以觀察爐膛內各部位留下的“痕跡”現象,來解開許多日常工作未能直觀看到的問題,方便在以后的施工或生產調試時合理利用,避免盲目性。筆者認為,輥道窯內重點要了解的“痕跡”現象有如下幾方面:
(1)斷棒、爛磚的堆積痕跡(包括預熱、燒成、冷卻三大區域)。
(2) 預熱帶粉塵堆積的痕跡。
(3) 輥下各區域的噴槍火焰痕跡。
(4) 孔磚摩擦輥棒的痕跡。
(5) 過橋磚、窯墻灰縫收縮裂的痕跡。
(6) 孔磚高溫紐曲變形的痕跡。
(7) 燒嘴磚出火口融熔變形的痕跡。
(8) 預熱帶窯頂積塵的痕跡。
(9) 急冷風管變形、出風口偏移的痕跡。
通過這些“痕跡”現象,可以探視到一些不利因素對日常熱工操作的影響以及之前的選材或施工過程的失誤,以便引起我們日后的重視,避免重復出錯,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
(1) 如果過多的斷棒、爛磚堆積在窯道內,不僅影響窯內氣流的正常流通,嚴重時還會造成局部高溫而引起產品開裂、變形、風裂或斷棒的堵塞事故,這同時也是車間管理不完善的體現。因此,原則上不允許把斷棒推到窯內,要及時把斷棒或爛磚掏出來。
(2) 預熱帶輥棒下粉塵堆積過多會把窯內有限的空間變窄,使得通道內同一截面的氣體流速加快,在強對流熱氣的影響下,容易產生坯體開裂現象。
(3) 窯道內輥棒下各區域噴槍火焰的痕跡,通過觀察分析該火焰長短、射角等特征,有利于熱工人員清晰地掌握好不同區域噴槍火焰射程及射角,更快速地解決截面溫差問題,進而有目的地調整產品的陰陽色、變形等缺陷。這一特征在窯爐調試過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正常生產時,我們無法直觀地看清楚噴槍火焰在窯爐正常運行狀況下的射程及射角。平常調整截面溫差及火焰射程時,只能憑感覺與經驗去判斷。如果能在停窯維修時多總結分析對比,就可以基本上掌握到預熱負壓區、燒成正壓區,擋火墻前、后位置噴槍火焰的燃燒射角與射程,以及兩側噴槍火焰是否能重疊交織等情況就可以一目了然。
(4) 通過觀察遺留在孔磚附近的白色粉末痕跡,我們可以清晰地判定什么位置的孔磚與輥棒存在摩擦現象,并予以校正,進而可以分析為何這個地方的孔磚會摩擦輥棒的原因。
(5) 通過觀察過橋磚、窯墻灰縫收縮的裂紋痕跡可以分析出該批次耐火過橋磚的強度和收縮效果是否偏大,以及窯墻體標磚的灰縫是否太厚等情況,通過對比可以知道日后如何更有效地監控耐火磚的產品驗收質量及施工過程質量。
(6) 孔磚在輥道窯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連接過渡作用,對它的抗高溫變形要求相當高,如果孔磚變形或斷裂會造成上窯墻下沉情況,嚴重時會出現跨墻事故,所以在選擇孔磚時,需要特別認真,一定要選好材質的孔磚,如果停窯時發現存在扭曲變形的孔磚,要及時更換;如果孔磚下面的灰漿層太厚,高溫收縮后也會因上部下沉而造成摩擦輥棒等情況。
(7) 通過觀察燒嘴磚出火口融熔變形或擴大的痕跡并配合窯內火焰射程的遠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形狀及出火口大小的燒嘴磚對火焰射程的影響,從而啟發操作人員在調整平頂窯中間溫度偏低時,可在燒成帶交錯地使用大小出口不一樣的燒嘴磚來解決此溫差問題。
(8) 通過觀察窯爐預熱區棒下面的積塵、爛磚痕跡,可以清晰地看到熱氣流在經過此階段的阻力與沖剎力,如果長時間沒有清理粉塵而使其堆積過高的話,容易引起窯頭的氣流不通暢情況,會造成坯體開裂及氧化不良的黑心等缺陷,這都是管理細節不到位的體現。
在年終停窯堆修之時,窯爐的管理人員首先應安排員工保護好窯內的各種特征不被破壞,待窯爐內降至常溫后,再組織相關熱工人員進入現場觀看、培訓講解以便增加熱工人員的感觀認識,更快地提高熱工人員的理解與操作能力,避免存在觀點分歧所帶來的操作失誤,爭取更大的進步。
(潘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