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時,曾看到這樣一份報道:“《長鏡頭——東吳老將黃蓋意欲降曹?》:本報記者2008年12月赤壁電,據可靠情報,吳國老將、丹陽都尉黃蓋目前已經與曹營取得聯系,有投誠意向……”看到此處,很多人大感混亂:三國時代,怎么會冒出日本記者來?
事情偏偏這樣古怪,日本東京千代田區就有這樣一份報紙,叫作《三國志新聞》。原來,這是日本一些三國愛好者組建的一個編輯部,模擬派出記者到三國時代采訪的方式,時時發回報道,從而編導了一出用新聞的形式報道三國史事的滑稽劇來。
雖然這種滑稽的報道方式有些荒唐,卻讓人對歷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內容嚴格依據三國史實,考據頗為專業。比方說赤壁大戰,前面提到的《長鏡頭——東吳老將黃蓋意欲降曹?》就是該報第47期的文章之一,內容是“獨家報道”黃蓋送密信到曹營,推測其已經準備投降曹軍。文中介紹了黃蓋的背景,同時稱其在對赤壁戰役的看法上與張昭接近,主張和平。“假如黃蓋的投降是真的,將會給戰局帶來極大的影響。”最后還有編者按加以評價。
第47期《三國志新聞》,主要內容都是關于赤壁大戰的(前一期主要集中于諸葛亮過江說服孫權聯合抗曹),其頭條報道為《曹軍20萬人孫劉聯軍5萬人挾江布陣——緒戰聯軍取勝》,描述了赤壁初戰,曹軍暫退烏林,孫劉聯軍與之進入持久戰的情況。在第一版下方則印有作戰地圖來講解此戰雙方對陣態勢。
不過,這一期最精彩的內容,卻是第二版的《江東決戰,本報的深度預測》。在這個欄目里,該報“聘請”了兩位“軍事評論家”撰寫對此戰發展的預測。其中馬修將軍的文章《曹軍大勝是板上釘釘》引用歷史數據,說明漢家得天下以來,從來沒有兵力一對四的一方能夠取得戰爭勝利。而且,馬將軍認為孫劉聯盟是同床異夢,周瑜兵力不足,不得不把剛剛敗退下來的劉備軍隊也算入聯軍,卻沒有意識到劉備軍隊已經是落網之魚、驚弓之鳥。而且,曹軍在盡力訓練水軍,水平提高很快,盡管第一次作戰失利,但論到實力,最終還是曹操會取勝的。但另一位嘉賓申示龍先生并不這樣看,他的文章是《周瑜的智謀,末可小覷》。申先生認為,孫劉聯軍的確存在兵力弱于曹軍的問題,但是他也同時指出,聯軍的統帥周瑜智謀出眾,他堅決主戰,必然是穩操勝券。以申示龍先生分析,聯軍要戰勝曹軍,唯一的機會就是在水上決戰。曹軍缺乏水戰經驗,而且攜帶的馬匹、糧草太多,必然影響船只的機動能力。
兩篇文章放在一個版上,配合兩位“軍事評論家”的照片,很容易讓人想起伊拉克或者黎巴嫩戰爭時候的新聞報道來。
但是該報幾乎緊接著就出了一期號外,主題是《20萬曹軍在赤壁全軍覆沒》,里面甚至還包括一篇令人哭笑不得的編輯部道歉啟事:“《三國志新聞》上一期刊登了《長鏡頭——東吳老將黃蓋意欲降曹?》一文,經核實純屬謠言,特此更正。這篇報道給曹操丞相閣下的官兵帶來若干不良影響,本報特此鄭重致歉。”
把專寫三國時代的故事的報紙做到這種程度,連我這個中國人也不禁感嘆:日本人研究中國歷史,真是功夫到家了。
(劉名遠薦自《先鋒國家歷史》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