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中學生“通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文默寫題是近年來中考語文試卷中的一個常見題,它是考察學生語言積累與運用的一種好方式。中考古詩文默寫一般有直接默寫、理解性默寫、情景性默寫、串聯性默寫、開放性默寫等幾種。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新的默寫形式會不斷出現,并且花樣百出,如2009年的古詩文默寫臨沂市就出現了結合對聯考默寫。
[考題回放]
文學常識與古詩文默寫(8分)(2009年臨沂市中考試題第4題)
讀下列一副對聯,從下聯中任選四個短語,寫出短語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寫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詩文句子。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云,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示例:相如娥——司馬相如——“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點解說]
本題摒棄以往的直接默寫、理解默寫、情景默寫、串聯默寫、開放默寫等形式,開啟了利用對聯考查古詩文默寫的先河。本題考查了考生既對聯的知識,又考查了對聯中所涉及的人物的文學常識,以及考查對這個人物的重要古詩文的積累。可謂一石三鳥,獨樹一幟,妙不可言。
[解題指津]
做好本題首先認真閱讀題干中的要求,即“從下聯中任選四個短語,寫出短語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寫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詩文句子”,完全按要求默寫;其次再從下聯中選擇你熟悉的人物,以及他的代表性的詩文名句進行默寫;再其次默寫時分析示例,示例中包括:對聯短語,名字,名言。最后寫作時按照由課內到課外,有短(針對詩歌每句的字數而言)到長的原則,同時寫作時要規范、認真,不能添、漏字即可。
參考答案
少陵詩——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摩詰畫——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左傳文——左丘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馬遷史——司馬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薛濤箋——薛濤——“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右軍帖——王羲之——“分間布白,遠近宜均”
南華經——莊子——“無用之用,方是大用”
屈子離騷——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同步演練]
閱讀下列一副竇垿撰《岳陽市岳陽樓聯》,從對聯中任選四個短語,寫出短語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寫一句他的作品中的詩文句子。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杜少陵——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范希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滕子京——滕子京——“湖水連天, 天連水, 秋來分澄清”
呂純陽——呂洞賓——“寧可度動物也不度人”
備考策略
1.明確范圍
明確中考古詩文默寫范圍、內容及形式。對于考綱規定的古詩文篇目,一定要熟讀熟記。復習重點是默寫古詩文中的名言名句。題型包括:直接型默寫,理解型默寫,遷移型默寫,運用型默寫,簡單賞析型默寫。
2.全面把握
對于古詩文默寫及運用,要特別注意考試中的理解型默寫和遷移型默寫。這就要求考生在老師講解和復習古詩文的時候,注重細節,把每一個可能考查的知識都想到。只有平時做好準備,在考場上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3.緊扣課本
“胸中富甲兵,筆底有飛才。”留意這幾年的中考試題,我們會發現,古詩文默寫及運用考查的大多是課本內的內容。因此我們在備考時一定要對課本逐一進行仔細復習。這樣在做這類題的時候就會駕輕就熟。
4.背寫結合
古詩文默寫要做到在“會背”的基礎上“寫對”——每個字都要準確無誤,要做到不丟字、不張冠李戴、不顛三倒四、不寫錯字。在平時就要做到背寫結合,尤其是對一些較復雜的、容易寫錯的生僻字,要格外注意。
5.學會分類
學會給古詩文“分類”。要在多積累的基礎上,根據詩文所描寫的內容進行聯系并分門別類的整理。比如:詩詞中哪些是敘事詩,哪些是送別詩,哪些是寫景詩;寫景詩中哪些描寫春景,哪些描寫夏景、秋景、冬景,哪些寫山嶺湖泊,哪些寫風花雪月……越具體越好。
6.注意審題
學會審題。特別是對于理解運用型題,更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審題,不能放過任何一個信息。默寫及運用有幾個要點需把握好:一是理解詩文含義,這是答題的前提;二是要默寫在內容上或是思想感情上與所選詩句相一致的名句;三是這些名句不能重復使用;四還要注意在符合題目要求的名句中,選擇那些自己記憶準確的、不會出現錯別字的名句來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