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一眚掩大德
他的一生,幾乎就是一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濃縮,而他的出身和成長經(jīng)歷,注定了他永遠背負政治家族的“十字架”。
他的政治性格和行為表現(xiàn)特征,和所有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獨裁者并無二致,個人情感生活,也同樣具有凡夫俗子的情欲宣泄、才子佳人的浪漫情懷,冷酷而不茍言笑的神情背后,也有不為外人道的滄桑與悲凉。
他的晚年和人生終局,假如也和他的父親蔣介石一樣,那他就缺少了被世人毀譽參半的意義與價值。
開放黨禁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對政治反對勢力不能不采取的容忍和網(wǎng)開一面,是他時至今日還能夠為多數(shù)人緬懷,并贏得所有政敵和反對者尊重的唯一理由。
何謂大德,何謂一眚,高下立判。
一個威權體制的統(tǒng)御者和終結者, 在海峽兩岸社會各界的歷史評價,反差之大,爭議之大,耐人尋味。
楊錦麟(鳳凰衛(wèi)視)
如何看待近現(xiàn)代歷史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的蔣經(jīng)國封面報道是一個有趣的題目:我們該如何看待近現(xiàn)代歷史人物。
在我讀書的時代,蔣經(jīng)國一直都是一個“影子人物”,歷史教科書里基本沒有提及他的作為,和他著名的父親相比,蔣經(jīng)國先生算是徹底消失在教科書里。
即便是與他的繼任者李登輝相比,他也算是默默無聞了。對他,市面上的書籍也大都語焉不詳,除了知道他是蔣介石的兒子、臺灣的第二任領導者,我們還知道什么?
感謝《人物周刊》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蔣經(jīng)國,他的功過得以比較全面客觀體現(xiàn)。
因為國共內(nèi)戰(zhàn),海峽兩岸對彼此的歷史人物評價有著很大差距,如何客觀評價近現(xiàn)代歷史人物,不單是要還歷史真相于世人,相信這也是海峽兩岸進一步進行政治談判的心理基礎。
所以,對蔣經(jīng)國先生評價最為客觀全面的才會是一位美國教授。
一道海峽真能封鎖住歷史塵埃中的真相么?
陳小秋(廣州)
“申博”何以令高校魂牽夢縈
3月27日,陜西省學位委員會對第十一次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的評審及審議中,西北政法大學落選。西北政法大學部分研究生組織了一場抗議申博結果的簽名活動,10余名師生向省政府送交了聲明材料。(《人民日報》4月27日)
西北政法大學申請博士點落選,該校研究生組織活動對落敗的“申博結果”表示抗議,乍一看來,這不過是學子對母校的呵護之情罷了。 不過,當高校對于“博士點”孜孜以求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甚至申請博士點“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恐怕很難僅僅用高校對于學術榮譽和地位鍥而不舍的追求來解釋。
現(xiàn)實中,多一個博士點可以讓高校在排名上前進,在宣傳上多幾句口彩,其實還只是表面的好處。很大程度上,博士點更是一個爭取學術資源尤其是學術經(jīng)費的重要堡壘,博士點背后的巨大經(jīng)濟利益,其實才是令高校如此魂牽夢縈、孜孜以求的真正原因。這一點,其實和高校希望院士掛職的邏輯如出一轍,只要能夠“扛大旗,扯虎皮”,掛職院士究竟在不在崗、博士點究竟是否名副其實,倒是位居其次了。
武潔(南京)
當黃金周遭遇豬流感
一種新型的豬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圍內(nèi)拉響了警報。近期墨西哥、美國等地接連暴發(fā)新型豬流感病毒疫情,墨西哥疑似病例高達4000余人,至少已有149人死于豬流感,美國已確認有至少44人感染,英法等多個國家出現(xiàn)疑似病例。世界衛(wèi)生組織警告說,墨西哥和美國發(fā)生的豬流感疫情已構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wèi)生緊急事態(tài)”,所有國家都應加強對非正常爆發(fā)的流感類疾病和嚴重肺炎的監(jiān)控。
2003年,別人看著我們;2009年,我們看著墨西哥。看與被看,需要轉換的只是角色視野,而不應該是危機心態(tài)。我們看著別人的時候,更應該激活身為被看者的歷史經(jīng)驗,讓我們在面對嚴峻現(xiàn)實時更加考慮全面亦更加鎮(zhèn)定從容。2003年的“非典”為我們積累了防治經(jīng)驗,遙看者的身份又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準備時間,這個意義上,公眾需要的不只是政府安慰自己別恐慌,公眾更有權要求政府不讓自己恐慌。
眾所周知,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個有效方法。而五一黃金周恰恰將大量制造人群扎堆的機會。我相信理性的民眾會做出自己的理性選擇,然而我更在意政府部門會怎樣選擇:是僅僅告訴民眾“別去墨西哥美國”,還是會告訴民眾應該盡量減少去人多的地方?有關五一黃金周的政府表態(tài),其實可看作是對政府危機心態(tài)的一場檢驗。期待有更多地方政府寧肯暫緩經(jīng)濟復蘇的計劃,也會告訴民眾在黃金周期間謹慎出行——盡管豬流感暫時似乎還和我們沒有直接關系,但政府部門謹慎的危機心態(tài)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事態(tài)的進展。
舒圣祥(杭州)
高考新課改:從“斬首”變“凌遲”?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4月24日接受人民網(wǎng)訪談時指出,2009年共有11個省份進行新課改高考。有的省把學業(yè)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的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人民日報》4月27日)
在筆者看來,“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不僅僅體現(xiàn)在一次高考,更重要的是考試內(nèi)容和錄取標準上的單一。目前的新課改只是加上了“學業(yè)水平測試”,讓一次考試變成了多次考試,僅改變考試次數(shù),很難說從此改變了“一考定終身”的錄取方式,如果考試內(nèi)容和錄取標準沒有本質(zhì)改變,一次考試變多次考試,不過是從“斬首”變成了“凌遲”(朱清時語),“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將會進一步得到加強,學生承擔的壓力會更大,有可能讓學生如受凌遲一般痛苦不堪。
歐木華(湖北咸寧)
泥瓦匠翻身
我老家什邡是地震極重災區(qū),災后重建任務極其艱巨,因為需要修的房子太多,有關建筑和建材的事情都聞風而動,發(fā)生了一些有趣的變化,而其中,又以泥瓦匠們的變化最為有趣,這也算是地震一年來對社會產(chǎn)生的微妙改變。
早年泥瓦匠因工作既臟又累且工資偏低,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普遍偏低,包括他們自己在內(nèi),對泥瓦匠職業(yè)評價都不高,時常自我嘲笑,一遇機會,必然義無反顧地跳槽轉行。而從去年開始重建以來,泥瓦匠的供求關系大變,需求量大于供給量,價格上漲是市場規(guī)律使然,技工從50元一天一路上漲至1毛錢砌一塊磚。手快的一天砌兩三千塊磚不在話下,稀松平常就能掙來兩三百元錢,而雜工也從20元漲到100元,還有價無市。以至于一些請不到工人的人懷疑報紙上天天說金融危機失業(yè)率上升之類的話是在騙人。
最好玩的是我一位親戚所在公司的保安,他們每天穿著整齊的制服,白色的手套,陶瓷娃娃一樣干凈整齊地排隊值班換班,不曬太陽不淋雨,一個月旱澇保收好幾百元錢,以往不憑關系是進不去的。他們看見對門工地的泥瓦工們一個個滿身滿頭都是灰塵地蹲在樓影里吃盒飯,忍不住有一種優(yōu)越感。但當他們和對方閑聊,發(fā)現(xiàn)這些灰嘴土臉的人砍3天磚的收入相當于自己一個月工資時,頓時立馬倒戈求人托關系加入到對方行列中。
那家公司十個保安有八個轉行當了泥瓦工,脫了制服,白生生地雜在泥瓦匠中,很有些晃眼。
《成都晚報》記者曾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