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療化療并發口腔潰瘍的效果。
方法 將62例惡性腫瘤化療并發口腔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2例,對照組30例。在其它治療護理方案相同條件下,觀察組患者用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液含漱,每日3次,每次10~20 ml,含漱時間5~10 min,對照組按傳統的口腔護理要求進行護理。7天后比較兩組患者口腔潰瘍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口腔潰瘍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療化療并發口腔潰瘍效果良好,尤其對減輕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腫瘤化療;口腔潰瘍;含漱液;口腔護理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4-0429-02
中圖分類號:R 730.530.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27
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是一種應用特殊化學藥物殺滅惡性腫瘤細胞或組織的治療方法,對中晚期腫瘤患者往往是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細胞特異性,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產生毒副作用,化療藥物對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對黏膜上皮細胞損傷均可導致潰瘍形成[1],有報道在接受常規化療過程中黏膜炎發生率為75%[2],并發口腔潰瘍,感染率達66%[3]。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睡眠等,不僅給患者增加痛苦,而且使營養不良進一步惡化,影響腫瘤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質量。2007年1月以來,我院采用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療化療并發口腔潰瘍,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婦科接受化療并發口腔潰瘍的患者62例,年齡15~75歲,平均52歲,其中卵巢惡性腫瘤14例、惡性滋養細胞腫瘤17例、子宮內膜癌9例、宮頸癌22例。口腔潰瘍按照WHO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分Ⅳ度[4]:Ⅰ度8例(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疼痛,不影響進食),Ⅱ度12例(口腔內出現紅斑明顯,疼痛加重,有散在潰瘍,能進食半流質),Ⅲ度23例(口腔黏膜潰瘍及疼痛比Ⅱ度明顯,只能進食流質)、Ⅳ度19例(疼痛劇烈,潰瘍融合成片,不能進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疾病性質,化療方案、口腔潰瘍的程度、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兩組患者于治療前評估記錄口腔潰瘍面積及疼痛程度,觀察組使用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液﹙0.2%甲硝唑100 ml+2%利多卡因10 ml)含漱,每日3次,每次10~20 ml,含漱時間5~10 min,7天為一個療程。對照組按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護理,每日2次。每次護理后詢問兩組患者感受、觀察記錄口腔潰瘍愈合、進食、睡眠情況,評估口腔疼痛程度。3.評價標準 治愈:口干、口腔異味、疼痛等癥狀消失,潰瘍完全愈合;好轉:口干、口腔異味等癥狀明顯減輕,疼痛不明顯,不影響進食,口腔潰瘍面愈合1/2以上;無效:口干、口腔異味等無明顯改善,疼痛,影響進食,潰瘍未愈合或愈合未達1/2。總有效率為:治愈+好轉。
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7天后進行療效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是96.88%和66.67%。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兩組均未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例)
組別例數治愈好轉無效總效率(﹪)
觀察組322110131(96.88)
對照組308121020(66.67)
注:總有效率的比較,χ2=9.68,P<0.01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疾病譜的變化,惡性腫瘤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腫瘤患者在放、化療過程中出現的口腔潰瘍對患者的影響是臨床護理工作中迫切解決的主要護理問題之一,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針對性不足,明顯滯后于日益發展的腫瘤放、化療技術,不能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痛苦,因此,探索更有效的口腔護理新方法有重要意義。
臨床實踐中發現,化療并發口腔潰瘍除常見的白色念珠菌、真菌感染以外,以厭氧菌感染居多。甲硝唑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在無氧環境中硝基被還原成一種細胞毒,從而作用于細菌的DNA代謝過程,促使細菌死亡,對部份真桿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均有較好的抗菌效果[5];含漱可使甲硝唑直接作用于口腔內的厭氧菌,改善組織內的缺氧狀態,抑制細菌生長,能有效的控制和預防口腔感染,減少潰瘍面的分泌物,改善口腔潰瘍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潰瘍愈合。疼痛是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口腔黏膜神經末梢豐富,潰瘍發生后疼痛明顯,尤其在進食物、水時加重,多發性疼痛給患者造成軀體和精神上多重痛苦;再者化療藥物副作用,患者食欲差,對進食有恐懼感,患者不主動進食或進食量很少,造成腸內營養攝入嚴重不足,影響綜合治療方案的實施。因此,緩解口腔潰瘍的疼痛成為首要解決的護理問題之一。利多卡因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局部麻醉藥,具有起效快,作用強而持久﹙作用時間為1.5~2.0 h),穿透力強及安全范圍大的特點[6]。利多卡因能穿透黏膜,阻斷末梢神經傳導,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達到鎮痛目的。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應用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液后,口干、口腔異味逐步消失,口腔疼痛明顯緩解,Ⅲ~Ⅳ度口腔潰瘍者治療第2~3天即能進半流質飲食,能間斷睡眠,舒適度明顯改善,是患者最滿意的描述,極大提高其配合治療的信心,解決了護理上的難題,是治療效果中最有效之處。治療7天后評估,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治療化療并發的口腔潰瘍效果確切,尤其對減輕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甲硝唑聯合利多卡因含漱液配制簡單,病區護士在治療室即可完成,無需特殊的設備和場所,價格低廉,輕微苦味,無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依從性好。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達到消炎、抑菌作用,同時具有鎮痛效果,減輕患者痛苦、加快黏膜修復的作用,從而有效的促進潰瘍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傳統口腔護理相比更有針對性,具有推廣應用價值。但本次研究病種比較單一,仍有待進一步展開研究。我們將在今后實踐中探索以預防化療口腔潰瘍的發生為主要目標,同時在不影響療效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含漱液的配方,使其口感更佳,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護理理念,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靜云,彭愛蓮,赫國玲,等.麥冬合劑治療化療后口腔潰瘍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5,20(20):76-77.
[2]黃芳艷,韋忠恒,黃秋環.草酸鉑經藥盒導管植入系統時辰化療治療消化道腫瘤肝轉移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2):3-5.
[3]劉英玲,石會玲.化療不良反應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58-859.
[4]梁秀風,涂勝玲,麥梨芳.大劑量化療后口腔潰瘍的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2):265.
[5]劉 紅,賀靜,張靜華,等.食管術后患者應用口泰漱口液含漱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01-502.
[6]武香玲,王衛紅.利多卡因熱敷在避免和緩解靜脈補鉀疼痛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4):965.
(收稿日期:2009-07-06 修回日期:2009-08-08)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