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高血壓鼻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60例高血壓鼻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包括心理舒適護理,鼻腔、體位、飲食等生理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對護士服務態度滿意度,以及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記錄鼻腔填塞期的舒適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士的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填塞期不適程度顯著小于照組(P<0.01)。結論 對高血壓鼻出血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減輕鼻腔填塞期的不適程度,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護理度滿意度,是有效的護理措施。
[關鍵詞]舒適護理;鼻出血;高血壓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4-0430-02
中圖分類號:R 473.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28
舒適護理是一個整體的、個體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心靈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的護理方法[1]。高血壓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見急癥之一, 因高血壓導致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壁缺乏彈性, 構成易出血不易止血的特點, 一旦出血, 量大且易反復, 重者可危及生命,鼻腔填塞壓迫法是高血壓鼻出血患者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但會給患者造成呼吸、體位、鼻腔腫脹疼痛等強烈不適。2008年3月~2009年4月我們對30例高血壓鼻出血的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抽取2008年3月~2009年4月高血壓性
鼻出血的患者30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2~72歲。抽取2008年3月以前高血壓鼻出血治愈出院的患者3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5~69歲。對照組患者采用電話回訪方式。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具體如下:
(1)心理舒適護理干預 心理舒適是指心理感覺,如滿意度、安全感、尊重感等。老年鼻出血患者由于同時伴有基礎疾病,鼻出血量為中或大量,易反復發作,通常采用鼻部前、后鼻孔填塞止血[3]。鼻腔填塞后的不適及病情復雜多變,期間病人患者和焦慮情緒嚴重,自理能力和接受能力差。針對患者緊張、焦慮的負性情緒,護士對觀察組以情緒調解模式為理論依據,就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減輕負性情緒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提高舒適度。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準確評估。護士輕聲細語,安撫患者情緒以取得信任。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護支持,加強社會安全感。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治療和鼻腔填塞的目的、方法、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舒適度。
(2)生理舒適護理干預 ①鼻腔舒適護理:鼻腔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再加上鼻腔黏膜水腫及填塞物對局部神經的壓迫,病人常有較明顯的局部疼痛及反射性頭痛。病人取半臥位,可減輕頭部充血,有利于分泌物引流,減輕水腫。再配合鼻額部持續冷敷能夠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組織腫脹,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可有效減輕疼痛。觀察填塞引起疼痛的程度,嚴重者給予止痛鎮靜藥,以幫助睡眠。②體位舒適護理:保持體位舒適,協助患者取半臥位,使頭部、背部與雙下肢都有依靠的支撐點,處于放松狀態,增加舒適感。③飲食舒適護理:鼻腔填塞后不但引起患者疼痛不適,還影響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了食欲,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溫涼流質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加強營養攝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進餐時協助擺至舒適體位,把食物放在方便取用的位置,食物溫度適宜,必要時協助進餐,進餐前避免各項治療護理,防止不良刺激。④口腔舒適護理:鼻腔填塞后患者經口呼吸,容易出現口腔及咽部干燥,應增加室內空氣濕度,口部蓋以濕紗布,鼓勵病人少量多次飲水或以無菌棉簽擦拭濕潤口唇黏膜。加強口腔護理,進餐前后使用含漱液體以保持口腔清潔、舒適。
3.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士服務態度滿意度(按“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劃分),以及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記錄鼻腔填塞期的不適程度(0~10)即線性視覺模似評分方法,輕度不舒適1~4分,中度不舒適5~7分,重度不舒適8~10分[2]。
4.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患者對護士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士服務滿意度的比較(例,%)
組別例數滿意例數%
較滿意 例數%
不滿意 例數%
觀察組302790.00 26.67 13.33
對照組301860.00 620.00 620.00
注:滿意度比較,χ2 =7.20 ,P<0.01
2.兩組鼻腔填塞期的舒適程度比較 觀察組填塞期的不適程度顯著小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鼻腔填塞期的舒適程度比較(例)
組別例數輕中重
觀察組306159
對照組302721
注:重度比較,χ2 =9.60 ,P<0. 01。
討論
舒適護理模式又稱“蕭式雙C護理模式,為臺灣華杏機構總裁蕭豐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4],強調護理人員除目前的護理活動外,應加強舒適護理研究,使護理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受。高血壓鼻出血的病人需通過鼻腔填塞壓迫止血,給病人造成了鼻部腫脹疼痛以及呼吸、睡眠改變強烈不適。本組病例通過實施舒適護理,使患者治療期間不適感明顯減輕,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痛苦,讓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更好的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在高血壓鼻出血患者的舒適護理實踐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了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改變了以往只重視治療疾病,不重視患者感受的單一護理模式,使患者在環境溫馨、心理放松、體位舒適、備受關懷的氛圍中接受治療,有效緩解了患者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增強了治療的信心,為患者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高高血壓鼻出血患者的護理質量。舒適護理在臨床的實施,充分證實了護理工作在醫療康復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自身價值,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順應了護理學科發展的需要,拓展了護理專業的實踐范圍,有力地促進了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陳夢慈,陳曉莉,陳 懷,等.前列腺患者中藥熏蒸的舒適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5,20(7):47.[2]劉俊杰,趙 俊.現代麻醉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1997,14-31.
[3]王 芳.老年性鼻出血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體會[J].華夏醫學,2006,19(5):901-902.[4]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第6版.臺灣: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9.
(收稿日期:2009-05-21 修回日期:2009-08-04)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