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 MMP9、COX2的表達水平,闡明其與膀胱癌的生物學行為的關系。
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法對4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標本和10例對照組標本中MMP9、COX2的表達量檢測并進行比較。結果 MMP9與COX2在正常黏膜與不同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中的陽性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MMP9和COX2的陽性率隨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的上升而顯著升高。MMP9和COX2表達有相關關系(P<0.01)。結論 MMP9和COX2的表達與BUC的生物學行為關系密切,為盡早了解膀胱癌侵襲、轉移提供幫助。
[關鍵詞] 膀胱尿路上皮癌;基質金屬蛋白酶9;環氧化酶2;表達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4-0410-02
中圖分類號:R 737.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16
膀胱癌(BC)是人類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發病率在國內居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一位,且發病率逐年增加,在歐美國家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BC男女之比5∶1,60歲以后發病率高,平均診斷年齡為71歲。BC中膀胱尿路上皮癌(BUC)占90%以上,超過70%的BUC在治療后復發,復發腫瘤中約30%出現惡性程度增加。淺表性BUC復發率為50%~70%,而且10%~15%復發BUC浸潤至肌層[1]。因此早期診斷是成功治療BUC的重要條件。筆者檢測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和環氧化酶2(COX2)的表達,研究其與膀胱癌的生物學行為的關系。
資料與方法
1.病例資料 來自本院病理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確診為BUC的外檢檔案43例,同時收集10例正常膀胱組織作為對照。參照WHO關于泌尿與生殖系統腫瘤分類標準[2],病理形態包括非侵襲性尿路上皮腫瘤和浸潤性尿路上皮癌兩大類。結合病理形態與生物學行為分為3級,臨床分期按UICCTNM分期標準分淺表性腫瘤(TisT1)和浸潤性腫瘤(T24)。病例分布具體如下:①I級:包括低度惡性潛能非侵襲性乳頭狀尿路上皮腫瘤(PUNLMP,Tis)1例;非侵襲性乳頭狀尿路上皮癌低級別(NIPUCLG,TisT1)3例;非侵襲性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高級別(NIPUCHG,T1)5例;尿路上皮原位癌(UCIS,T1)1例。②Ⅱ級:浸潤性尿路上皮癌低級別(IPUCHD,T2)22例。③Ⅲ級:浸潤性尿路上皮癌高級別(IPUCLD,T34)11例。
2.實驗試劑 鼠抗人MMP9抗體,COX2單克隆抗體,二抗采用生物素標記IgG,購自DAKO公司,由博士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鏈親和素-過氧化物酶(SP)試劑盒購自邁新公司。
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 組織石蠟包埋,4μm 厚切片,
常規處理后,微波爐抗原修復,依次加入稀釋的一抗(工作濃度均為1∶100) 、生物素標記二抗、SABC,DAB 顯色、蘇木素復染,用已知陽性片作陽性對照,PBS 代替一抗作空白對照。4.結果判讀標準 MMP9:染色陽性為胞漿內出現棕色和棕黃色。顯微鏡下組織被染成棕黃色的為陽性(+),其陽性細胞數<40%;成棕色為陽性(++),其陽性細胞數40%~80%;成深棕色(+++)其陽性細胞數>80%;組織沒有著色為陰性[3]。COX2:陽性表達定位于細胞漿,呈淺黃色至深棕色。陽性判定標準:依據陽性細胞數和陽性反應強度兩項指標:陽性著色細胞數>10%定為陽性表達; 陽性反應強度以淺黃色為弱陽性定為(+)、黃色或棕黃色為中等陽性定為(++)、棕色或者深棕色為強陽性定為(+++),無棕黃色或與背景著色一致為陰性[4]。
5.統計學處理 檢測結果采用SPSS軟件處理,組間比較行χ2檢驗,兩因素間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
1.MMP9和COX2表達與膀胱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關系 兩者的表達與BUC的關系密切。MMP9與COX2在正常黏膜與不同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中的陽性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MMP9和COX2的陽性率隨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的上升而顯著升高,見表1。
表1 MMP9和COX2在BUC病理分級、臨床分期中陽性表達 例(%)
類別nMMP9陽性COX2陽性
正常黏膜100(0.0)0(0.0)
Ⅰ級102(20.0)3(30.0)
Ⅱ級227(31.8)15(68.2)
Ⅲ級116(54.5)10(90.9)
χ2-8.125※28.641▲
注:※P<0.05,▲P<0.01
2.膀胱癌MMP9和COX2表達間的關系 在4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MP9和COX2二者共同陽性25例,二者共同陰性8例。二者表達經相關性檢驗表明有相關關系(rs=0.5621,P<0.01),見表2。
表2 MMP9和COX2在BUC中的表達關系
MMP9 COX2陰性陽性合計
陰性8614
陽性42529
合計123143
討論
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的生物學行為有多中心、易復發、浸潤性生長的特點。其侵襲轉移過程涉及細胞的黏附、細胞運動、降解基底膜和細胞外基質,以及血管形成的情況。完善的腫瘤細胞外基質和基底膜可以限制腫瘤細胞的浸潤和轉移。MMP9能夠降解基底膜糖蛋白以及幾乎細胞外基質的所有成分,在腫瘤浸潤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5]。本研究發現,MMP9陽性表達率隨BUC惡性度增加而升高,高分化和淺表性膀胱癌中MMP9陽性率明顯低于低分化、浸潤性的膀胱癌。MMP9的表達隨BUC的分級和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的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間,其表達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隨著近幾年對COX2研究的深入,發現COX2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國內外部分學者在膀胱腫瘤中的研究發現COX2呈現高表達,但就其與腫瘤的分期、分級、轉移等關系文獻報道存在分歧,多數學者研究報道示COX2表達的強度與腫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潤深度成正相關。COX2表達程度和腫瘤浸潤到肌層階段有關,并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的分級、分期和預后具有顯著相關性,在高級別、易復發的病例中其表達強度相對較高,提示COX2與膀胱癌的惡化程度有關[6]。本研究發現COX2在正常黏膜與不同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中的陽性率均有顯著性差異。COX2的陽性率隨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的上升而顯著升高,提示在膀胱腫瘤中COX2呈現高表達,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
本研究還發現相同的BUC分級和分期上,COX2的陽性表達率高于MMP9。筆者認為可能存在COX2對MMP9的表達調控,因為腫瘤轉移調控是一個復雜的機制過程,有待進一步研究。無論如何COX2和MMP9的表達都存在隨著BUC惡性程度加劇進一步升高的趨勢。
為準確地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盡早的了解膀胱癌侵襲、轉移以及血管生成情況,通過檢測膀胱組織中COX2和MMP9的表達是很有必要的。為治療膀胱尿路上皮癌,預防腫瘤的復法、轉移、提高生存期提供有效的幫助[7]。
參考文獻
[1]Pieras E.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of urothelial carcinoma superficial recurrence i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fter bladder preservation[J].Eur Urol,2003,44(2):222-225.
[2]EbleJ N,Sauter G,Epstein JI,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o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M].IARC,2004,32(5):90-123.
[3]杜春輝,廖洪利,田 剛,等.銀屑病皮損ICAM1,MMP9表達的研究[J].右江醫學,2007,35(6):631-632.
[4]孟慶澤,趙守元,高建光,等.膀胱移行細胞癌中COX2的表達及其預后價值[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20(3):171-173.
[5]范志強,姜佑三,徐 勇,等.PCNA、MMP9和Ecd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表達及意義[J].天津醫藥,2005,33(7):405-407.
[6]Kurt JS,Arieh AK,Bruce H,et al.Cyclooxygenase1 is up-regulated in cervical carcinomas: Autocrine/paracrine regul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prostagland in E receptors and angiogenic factors by cyclooxygenase1[J].CancerRes,2002,15(62): 424-432.
[7]趙 斌,黃云超.MMP9、CD34與膀胱癌的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08,16(7):1250-1253.
(收稿日期:2009-04-15 修回日期:2009-08-07)
(編輯:崔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