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術;肺栓塞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4-0462-02
中圖分類號:R 814.4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49
肺栓塞(PE)是一種較為常見危害人類健康的血管性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壓,死亡率也僅次于腫瘤和心肌梗死,居臨床死亡原因的第3位。由于肺栓塞是肺動脈分支或主干被栓子阻塞后引起的相應肺組織供血障礙,來自深靜脈的栓子是發生肺栓塞的常見原因。其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常發生誤診或漏診。本文旨在對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確診為肺動脈栓塞的病人2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CT表現,并結合文獻探討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2005年9月~2008年12月間,臨床高度疑診PE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范圍在26~72歲,平均(52.1±8.2)歲,主要癥狀有呼吸困難、胸痛、焦慮、咳嗽、咯血、出汗、暈厥。
2.掃描方法 20例病例均做螺旋CT平掃和增強掃描。CT檢查前訓練好病人呼吸,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LighSpeed型多層螺旋CT對肺部先行常規平掃,層厚10mm,層距10mm,螺距1.0。增強掃描時掃描參數:層厚3~5mm,層距3~5mm,標準算法重建,矩陣512×512,120kV,160~200mAs。掃描范圍自膈面上2cm至主動脈弓,由足側向頭側掃描,掃描延遲時25s,總掃描時間15~20s,保證在患者的單次屏氣完成掃描。
3.造影劑應用 增強掃描采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注入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300mg/ml)100ml,流率30~40ml/s,壓力200~250Pa,掃描延遲時間20~25s。
結果
通過多層螺旋CT肺血管造影得以確診為肺動脈栓塞的20例病人,清楚地顯示了肺動脈各分枝及部分亞段肺動脈分枝的栓塞情況,其中右肺動脈栓塞8例,左肺動脈栓塞7例;右肺葉動脈栓塞12例,左肺葉動脈栓塞10例;右肺段及段以下動脈栓塞5例,左肺段及段以下動脈栓塞6例。20例病人中具有單支動脈栓塞者4例,同時具有2支動脈栓塞者3例,多支動脈栓塞者11例。螺旋CT肺血管造影所見的直接征象是肺動脈內的低密度充盈缺損,從形態上可分為三種情況:完全阻塞,即管腔完全被栓子閉塞致血管突然中斷而形成的“枯枝征”(如圖1~2);中心型充盈缺損,即栓子位于血管中央而對比劑環繞周圍形成的“軌道征”;偏心型充盈缺損,即栓子偏于血管腔的一側(如圖3~4)。間接征象肺動脈高壓2例,胸腔積液6例,肺紋理稀少3例,肺野斑片狀模糊影4例。
圖1 示右肺動脈主干栓塞:右肺動脈干遠端充盈缺損。
圖2 為(圖1)MSCTPA的MPR重建圖像:充盈缺損顯示更為清晰,右肺動脈干遠端及其分支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
圖3 示左下肺動脈主干栓塞:左下肺動脈干偏側性充盈缺損。 圖4 為圖3的矢狀位圖像:左下肺動脈干偏側性多發充盈缺損更為清晰,遠側段動脈造影劑充盈少而顯示細小且不規則,并左側胸腔積液。
討論
肺動脈栓塞(PE)簡稱肺栓塞,是指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環障礙的綜合征,其中發生肺出血或壞死者稱為肺梗死。PE臨床表現多樣,臨床上常發生誤診或漏診。
動脈造影檢查曾被認為是PE診斷的金標準,但此種方法為有創性檢查,并發癥高,血管重疊使外周肺動脈分支內栓子顯示受到了限制,急重患者不能進行該項檢查,僅在MSCT不能發現栓子,而臨床又高度懷疑或需要介入治療取栓時進行。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MSCTA)是診斷PE的快速、有效、無創傷的診斷方法,尤其是對亞段PE是一種先進的方法,可以代替肺動脈造影,已經在許多有多層螺旋CT設備的醫院得到普遍開展,成為診斷PE的首選方法。張林等[1]報道,MSCTA是診斷急性PE 安全、迅速、有效、無創傷的方法,較其他非創傷方法更準確的診斷PE,對判斷病程,選擇治療方法,判定療效均有重要價值。李明山等[2]報道,多螺旋CT機可清楚地診斷干、葉、段級別的PE,較好地顯示亞段( 級)及其以下的級別,直徑在2mm以上的肺動脈的栓塞顯示,提高了對周圍型PE的檢出率,與本組觀察結果基本一致。
肺動脈CTA為PE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豐富的形態學信息。PE的直接征象包括:①急性PE表現為肺動脈管腔內的大小不一的充盈缺損,由此形成了3種特征性CT表現,一是栓子所在部位近側管徑擴張遠側萎縮形成的“蘿卜根征”;二是管腔完全被栓子閉塞致血管突然中斷而形成的“枯枝征”;三是栓子位于血管中央而對比劑環繞周圍形成的“軌道征”。②慢性PE則表現為肺動脈管腔內偏心性和附壁性充盈缺損,可見血栓鈣化,管壁不規則增厚。PE的間接征象為:①局限性的支氣管血管分布疏密不均和肺內灌注不均勻形成的“馬賽克征”;②阻塞遠側肺梗死表現為以胸膜為基底的楔形肺實變,尖端與供血的肺動脈相連,周圍為磨玻璃樣滲出,其內偶見支氣管充氣征[3,4]。PE的其他表現如肺動脈高壓,本組2例;右心室增大、少至中量胸腔積液本組6例。肺動脈CTA掃描不僅可獲得PE的直接、間接征像,同時也能對其他胸肺疾病進行診斷。
由此可見,MSCTA是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是一種快捷、安全的檢查手段,敏感性及特異性較高,已成為肺栓塞的重要的檢查方法,并且有取代肺動脈造影的趨勢。對不能使用對比劑或因有非典型的肺癥狀的患者,放射性工作者要提高對PE的警惕性,要聯合應用各種無創性影像診斷方法,培養綜合應用和分析的能力,才能提高肺栓塞的診斷水平。
參考文獻
[1]張 林,田春梅,李振勇,等.MSCT血管造影診斷肺栓塞的臨床價值[J].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2006,5(5):409-410.
[2]李明山,張 勇,戴金漢,等.MSCT對肺栓塞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 雜志,2006,22(10):1194-1197.
[3]HasegawaI,BoisellePM,HatabuH.Bronchial artery dilatationon MSCD sca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comprison with chronic or recurrent pulmonary embolism[J].AJRAmJRo entgenol,2004,182(1):67-72.
[4]JonesSE,WittramC.Theinderterminate CT pulmonary avgiogram: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atient clinical outcome[J].Radiolo gy,2005,237(1):329-337. (收稿日期:2009-06-01 修回日期:2009-08-01)
(編輯:崔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