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類放在宇宙間整個存在體系和地球生物圈中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思路和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充分意識到人性的復雜性,還可以避免對于人類提出過分的道德期待

這幾天放開其他書,看起動物學著作來。在《猴、猩猩的故事——靈長目動物如何謀求和平》中,德瓦爾充分研究了倭黑猩猩、大猩猩、金絲猴等靈長目動物的沖突與和解問題,最后將這些研究成果運用到同為靈長目動物的人類及其社會的研究上。作者認為,所有動物都有沖突的天性,但是同時也都本能地渴望用友好的方式化解沖突和仇恨。“在動物世界中,爭斗之后親密接觸的迅速增多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黑猩猩一般用接吻和擁抱尋求和解,倭黑猩猩最喜歡用性器官的接觸化解矛盾,同性之間也常常用此手段達到重歸于好的目的。
作者指出:“我們人類社會是由對抗和吸引相互交織而共同構建起來的。對抗的消失更多的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雖然它是迷人的。沒有人愿意生活在一個人們之間缺少差異的社會里。……個體是在同別人的斗爭中體現自己的社會地位的。我們不能同時有兩種方式:一方面每個個體都有它自己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個體之間不會因為利益產生沖突。”總之,我們必須正確理解“沖突是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社會生活”。
沒有哪個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像德瓦爾的研究視野這么開闊,所以,德瓦爾能夠真正高屋建瓴地觀察與理解人類行為模式和人類社會的沖突紛爭。他既不像馬克思那樣僅強調階級矛盾和斗爭,也不像克魯泡特金那樣單單強調人們之間的合作互助,而是將侵犯與和平、沖突與合作看作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社會現象。這樣理解人類和整個靈長目動物的社會生活可能是最準確的。
人以及他的靈長目兄弟都是極為復雜的生命,不可僅抓住其某一種精神傾向就匆忙做出全面判斷。正如一位神學家所言:“人有一種不正義的傾向,所以民主是必要的,人有一種正義的傾向,所以民主是可能的。”這句話啟示我們,人類是一個多面體甚至是一個矛盾體,如果我們僅僅看到人類的正義傾向,或者僅僅看到人類的不正義傾向,都會導致完全錯誤的研究結論。
將人類放在宇宙間整個存在體系和地球生物圈中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思路和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充分意識到人性的復雜性,還可以避免對于人類提出過分的道德期待。在物種意義上,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他只是靈長目家族中的一個成員。人類的所有特性,都應該放在靈長目種群的背景下予以理解,也就是說,必須把人類放在黑猩猩、大猩猩、狒狒、猢猴以及金絲猴等等猿猴的種群中進行觀察和研究。無論是就生物現象還是就精神現象而言,人類與這些猿猴家族都是密不可分的。
所謂道德期待,乃是出于道德建構的愿望,有意無意對于人類某種單一特性(比如正義傾向、神圣傾向等)的肯定和放大,而這種放大和肯定往往沒有顧及另一些相反的天性對于人性的制約和影響。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每一種人類文化幾乎都毫無例外地拔高人類的道德存在和神圣品質,而忘了人類其實還只是達爾文所描述的生物鏈條上千萬種動物中的一種。我看減少人類驕傲心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人類回到地球生物圈之中,回到靈長目動物體系之中。越是把人類放在人類認為低級的動物中一起觀察和研究,越是顯示了對人類的關愛和憐憫。人文學者應該從達爾文和德瓦爾的研究模式中得到重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