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G大做衍生品生意,失手后損失慘重。到2009年6月,僅僅為了救AIG,美國政府花費了約1800億美元。金融危機的罪魁之一衍生品確實了得,到今年中,交易面值已達6000萬億美元,而10年前是880萬億。5月13日,美國政府公布一項計劃,對場外交易的衍生品實施監管,衍生品要由統一的機構來結算。
所謂衍生品就是重疊賭博。購買證券是賭第一次:支付現款賭未來的回報。購買衍生品是再賭一次:就下注證券的勝負再賭一次。華爾街的大佬自然是愛煞衍生品:業務量大啊!最美妙的是,衍生品可以在場外進行,躲過監管機構的視線。當然,華爾街對外不會說自己開發的是賭博產品,非說自己開發的是衍生品,烹調衍生品的過程叫資產證券化,買賣則是在進行對沖。
在衍生品的問題上,華爾街之所以能夠“青山著意化為橋”,就是政府內有人接應。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現任主席根斯勒由奧巴馬任命,此兄就是華爾街在美國政府中的代理人,在高盛工作過18年。克林頓為總統時,根斯勒任財政部長助理,與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財政部長薩默斯一同發力,推出了2000年的《商品期貨現代化法》,該法取消了聯邦政府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
在華爾街的強烈要求之下,美國政府只要求衍生品在結算公司集中交易,而且還留下一個很大的空檔。根據財長蓋特納的改革計劃,金融衍生品分 “定制”和“不定制”。前者可以私下交易,無須集中交易,后者須集中交易。蓋特納的方案留下了無窮漏洞,給金融機構以可乘之機。為什么定制衍生品就可以私下交易?華爾街的理由是,定制品是為客戶量身定做的,所以沒必要集中交易。這個理由似乎不太讓人信服。如果真是好東西,為什么怕見陽光。丑媳婦怕見公婆,漂亮媳婦為何也怕見公婆?其實,真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集中交易就是公開交易,而到了明處華爾街很多戲法就不太好變,很難漫天要價。
還有,如何集中交易也有很大的區別。應華爾街的要求,蓋特納提出在結算公司交易。這樣固然可以增加透明度,但遠沒有在交易所交易透明。衍生品監管的要害恰恰就是公開透明度。
衍生品是華爾街爭奪的戰略高地,反復沖殺,死守不退。2008年11月,衍生品市場的9大公司包括高盛、JP摩根組成一個CDS交易商聯合會,聘用律師羅森出馬向國會游說。短短4個月,聯合會便付給羅森43萬美元。何其慷慨也?在此之前,9家公司中的5家已接受了政府的巨額救助資金。這些公司是一邊拿政府的錢,一邊繼續游說政府。華爾街的能量確實了得。
華爾街之所以死守不退,是因為衍生品的烹制和交易已成為其收入的重要來源。JP摩根是衍生品柜臺交易(私下交易)的最大交易商,其去年從衍生品交易中獲得50億美元的收入。
經過布什和奧巴馬當局的輸血打氣,華爾街的各大銀行已經穩住陣腳,正在伺機反撲。美國政府要想嚴格監管衍生品,難度很大。武人就喜歡武器,有了刀劍就不愿赤手空拳地戰斗,有了槍炮就不愿再使用冷兵器,而原子彈問世之后再想全面銷毀幾乎是不可能的——裁了半個多世紀也沒有裁掉,而且公開擁有核武器或暗中有核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同樣,金融原子彈也不是好限制的。如果把衍生品比作金融原子彈,那么也可以把衍生品市場比作華爾街銀行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原則問題上華爾街是不會讓步的,針鋒相對,寸土必爭。要退也是奧巴馬退。奧巴馬的改革方案也為衍生品留下了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