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 勾勒上海肖像
拾玖

上海像什么?上海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在你心中,是否描繪過它的將來?
2010年世博園里的“魔方”——上海企業聯合館(Shanghai Corporate Pavilion),憑借“莊周夢蝶”的樸素哲學思想、“水霧魔方”的未來設計理念,以及先進的節能環保科技,詮釋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獨特魅力,并邀請大家一起升華城市夢想,為上海勾勒肖像。
“魔方”位于世博會企業館展區,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上海市國資委下屬30多家大中型國有企業聯合出資建造,上海國盛集團承建,是一個具有夢幻意境、智能技術和互動體驗的生態環保建筑。
“魔方”的設計靈感來自“天地人合一”的中國傳統道家和諧思想以及“莊周夢蝶”的浪漫典故。進入“魔方”后,參觀者將隨著一對爺爺和孫女之間的對話開始旅程。這里有兩代人對城市發展、生活環境和幸福價值觀的不同意見。在“魔方”蝴蝶教授引領下,參觀者將聆聽到他們對生活的不同困惑和對未來的不同憧憬。整個展示體驗分靜聆申音、走近浦江、上海之路和未來之旅4個區域。在這4個不同區域,參觀者將經歷近20分鐘的一體化互動式體驗。在充滿高科技、夢幻、視覺、音樂的沖擊力下,多種互動設計環節將讓參觀者置身于一個完全隔離于外界的世界,在獲得感官享受的同時,引起思想的共鳴。
隨著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建筑內部的基礎結構數量也在迅速增加。至2010年,“魔方”的整幢建筑將穿上會呼吸的“網格透視裝”:它的內部不再是被墻壁隔斷的靜態空間,而是以一系列自由、移動的形式,打造密集、立體、生態智能的結構網絡;此外,借助電腦程序,建筑結構內的LED燈與薄霧制作系統還可以不斷改變建筑的“魔方”式外觀,通過這些復雜的技術手段和建筑變形,從視覺上向人們傳達上海企業聯合館的精神,以及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夢想。
技術凝結著豐富的想象力,設計者希望通過技術探討日益嚴峻的能源和可持續問題。“魔方”利用全球最新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實現能源利用新突破。建筑屋頂上布置了2200㎡的太陽能集熱屏,收集太陽能生成的95°C熱水,通過超低溫發電新技術,輸出超過200千瓦以上的電功率,可供建筑展覽和日常用電。當建筑被LED燈照亮,層層疊疊的光點和畫面閃爍出現,支持能源則來自取之不盡的無限太空。
建材上,這座生態智能建筑采取環保材料,外圍立面材料采用聚碳酸酯透明塑料管,將各種技術設備管線容納其中,共同構成虛幻隱約的建筑外立面。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每年產生的廢舊光盤在3000萬張以上,卻只有25%得到回收與再利用。如果將這些光盤回收清洗,可以再造出新塑料聚碳酸酯顆粒。世博會結束后,這些塑料管很容易進入到再生循環體系之中,節省社會整體能耗。此外,“魔方”的設計還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水/霧資源:場地范圍內的雨水將得到回收,經沉淀、過濾和儲存等技術處理,可作館內日常用水,更可“噴霧”,不僅能降低局部環境溫度、凈化空氣,更能令建筑整體外觀呈現出飄逸的特點。
近日,上海企業聯合館還邀請了資深新聞傳媒專家、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獲得者劉香成、著名藝術策展人和評論家凱倫#8226;史密斯擔任策展人,邀請多位國際知名攝影家組成評委會,推出主題為“升華夢想——上海肖像”的視覺作品征集活動。

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10年10月世博會結束。期間,上海企業聯合館將在其官方網站開設專區,邀請普通大眾和攝影家一起拍攝“上海經典”、“綠動上海”、“新視角”、“過年過節”、“肖像”、“共建未來”、“90后”、“上海云霄”、“溝通”、“第三只眼”等主題的照片,獲選作品將被設計師融入到“魔方”內近20分鐘的體驗內容中去。最新揭曉的主題照片由特邀攝影師王身敦及策展人劉香成創作,靈感來自他們對于持續不斷的世博熱潮的體驗和感動。照片中,數百名學生、教師、公司職員及普通社區居民齊聚華燈初上的外灘,共同舉起相機拍攝“上海肖像”。
“我們希望這次活動能夠給包括上海市民在內的所有人通過自己的視角來詮釋‘城市,升華夢想’的機會,讓他們更直接地參與到創造‘魔方’展示內容的過程中來。”館長顧抒航女士說,“上海企業聯合館‘魔方’是一個代表上海企業精神,承載著所有對這座城市具有使命感、責任感的人對城市美好夢想的世博展館。我們的辦館理念之一是開門建館,讓所有對上海未來生活寄托著自己美好夢想的人都能夠參與其中。未來美好城市生活的構建,要靠社會各界和所有市民齊心協力努力才能實現。為此我們選擇了‘升華夢想——上海肖像’作為我們的活動主題,也作為公眾表達自己對創造上海美好城市生活愿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