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54個對稻曲病抗感程度不同的3種穗型粳稻品種(系)為材料,對田間稻曲病自然發病情況進行調查。計算發病率、嚴重度和損失率。分析稻曲病與株高、劍葉長、劍葉角等株型性狀及穗長、頸穗彎曲度、著粒密度等穗部性狀的關系。結果表明,稻曲病的發生存在著顯著的品種間差異,直立穗型品種的發病率最高,并且顯著高于彎曲穗型和半直立穗型,彎曲穗型品種的發病率略高于半直立穗型,但二者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稻曲病的發生與株型特點并無必然的聯系,而與穗部性狀有較密切的關系,相關性大小為每穗粒數>二次枝梗粒數>二次枝梗數>著粒密度>二次粒率。同時還與單位面積穗數有一定聯系。每穗粒數較多,尤其是二次枝梗上粒數較多是稻曲病發病率高的根本原因,穗型的直彎并不是影響稻曲病發病率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水稻;稻曲病;株型性狀;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S511;S3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09)01—0042—05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