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裝備制造業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省十次黨代會明確的實現貴州經濟社會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性突破之一,任務光榮而艱巨。當前,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巨大的挑戰,世界經濟金融危機日趨嚴峻,國內經濟新格局正在逐步調整和形成,各地區、各行業都在加快調整和構建本地區本行業新的核心競爭力。貴航集團包括整個中航工業通用飛機公司都深切感受到。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迅速做強做大貴州裝備制造業,以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加快推進貴州工業化進程,是當前十分突出和緊要的問題。在這一進程中,貴航集團包括整個中航工業通用飛機公司都將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
貴航集團作為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戰略后方科研生產基地,是全省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當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貴航集團改革發展。省委、省政府已把貴航集團作為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整合貴州裝備制造資源,振興貴州裝備制造業;大力支持貴航集團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打造通用飛機研發制造基地;利用貴航集團軍工技術優勢。加大軍地融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我們將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努力融入貴州區域經濟發展圈,發揚“創新超越,亮劍圖強”的貴航精神,推進戰略轉型和跨越發展,為貴州經濟社會歷史性跨越作出更大的貢獻。
下面,我結合貴航集團實際,就如何發展貴州裝備制造業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振興裝備制造業是實現興黔富民的戰略舉措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關系整個國民經濟及綜合國-力的增長,其發展水平反映了國家在科學技術、設計、工藝、材料開發、加工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它同時具有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的性質。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分別提到,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從而進一步明確了裝備制造業的戰略地位。
從我省裝備制造業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航空、航天、礦山機械、農業機械、機床工具、運輸機械和通用基礎件等行業,它們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保持貴州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與國內比較發達的同行相比,貴州的裝備制造業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這也說明我省裝備制造業還具有很大的提升和發展空間。同時,省委省政府提出振興貴州裝備制造業的戰略,這是非常及時和正確的,通過振興裝備制造業使貴州省走上新型工業化的道路;通過調整貴州省的工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改變僅僅依賴礦業資源的現狀,降低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破壞,擴大對外開放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從貴航集團來看,在30年改革開放的帶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歷經40多年,不僅研制和生產了殲擊機、高級教練機、航空發動機以及無人機等重大軍事裝備,也開發了大客車、環衛車、采棉機、煙草機械、醫療器械和煤炭機械等民用裝備,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專業較為齊全、配套比較完整、軍民結合的裝備制造業企業集團和科研生產基地,在發展裝備制造業方面形成了比較優勢。從各業務發展來看,近五年來(2002-2007),年均增速達到27%。當前,非航空產品呈現出了越來越快的發展勢頭,一方面一些老產品板塊如工程機械、工量具及制冷機械、煙草機械、醫療器械正在擴大規模或升級換代,另一方面一些新產品板塊如農業機械、機床、煤礦機械等正在進行產業化發展。這都為發展貴州裝備制造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國內外產業向中西部省份梯度轉移以及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新環境和優惠政策的逐步出臺。為相對封閉的貴州承接產業轉移,發揮“后發優勢”,借助外力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二、發展貴州裝備制造業的主要構想
(一)堅定不移地發展通用飛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通用飛機在國外已成為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發展勢頭非常迅速,需求量逐年遞增,具相關機構預測:2008-2017年全球通用飛機的需求量將超過42000架,總價值約2144億美元,而在我國,2008-2017年需要通用飛機近5000架,其中,國內30座以下通用飛機市場需求近3000架。約占全球總需求量的12%,其中有21%是公務機(包括渦槳公務機和噴氣公務機),其余79%是通勤、作業、培訓和休閑運動等用途的飛機。從價值量看,未來十年國內通用飛機需求總價值將達155億美元。為此,貴航計劃依托貴州中航通用飛機公司,采用國際合作的方式,發展生產4座級、30座級飛機和軍民機維修領域、航空轉包和飛機營運、培訓等,力爭在2017年通用飛機領域能夠實現收入190億元。
省政府已經明確依托貴航集團的存量資源,在安順建設民用航空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要將貴航集團發展成為生產通用飛機的龍頭企業,參與國內和世界的競爭,促使貴州真正進入到一個歷史性的跨越階段。我們貴航集團將認真落實《貴州省政府與中國一航的戰略框架協議》,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定不移發展通用飛機產業,積極參與國內和世界的競爭,帶動貴州新材料和機械裝備制造產業以及旅游、綜合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使貴州相關資源優勢相互融合,互相促進。
安順民用航空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貴航園區規劃面積1萬畝,以現有雙陽飛機制造廠、龍飛航空附件有限公司為基礎,以增量帶動存量,逐步搬遷調整云馬飛機制造廠、風雷航空軍械有限責任公司、安吉航空精密鑄造有限責任公司,規劃發展航空主業為基礎的高級教練機、民用飛機研發、生產、試飛、檢測、服務一體化產業鏈;建設民用無人機總裝和試飛,飛行培訓,民航航空旅游和維修基地,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高級教練機、通用飛機、大型水上飛機、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制造基地。目前工程建設正積極推進,個別項目已竣工,后續項目陸續在啟動。
(二)實施專業化整合,振興貴州裝備制造業
通過對貴州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情況分析,我們認為,要振興貴州裝備制造業,應以行業和產品為對象,進行梳理分類,對相近產品和相關產業進行專業化整合,提高優勢產業的集中度和相關行業的關聯度。只有這樣整合,我省的裝備制造業才能形成合力,重拳出擊,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2007年我們在省經貿委的幫助下,成功收購了都勻東方機床廠、重組控股能發公司,這是貴航資本化運作的一次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但除了東方機床廠和能發公司外,貴州還有幾家從事裝備制造業的企業(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險峰機床廠、貴航的平水機械公司和西南工具公司)都是我省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杰出代表,在成套裝備領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和一定規模的制造能力。完全可由貴航集團牽頭,通過股份合作的形式整合,組建集研發、制造、售后服務于一體的貴州省裝備制造大型企業集團。
在機床行業,世界機床產值在2007年為709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19%。連續四年保持了15%左右的增長速度。我國機床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行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數控機床消費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我國機床全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866.13億元。為此,貴航集團提出“通用設備數控化、數控設備普及化”,并在2017年要成為千億企業,需要約3000臺設備更新,大約有10億。貴航東方機床有限公司計劃2008年2億,2010年計劃10億。
目前,貴航集團與大連機床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籌備聯合建立機床研究所,借助雙方與國內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的平臺,推動機床設備產品升級換代,充分利用航空企業優勢,滿足航空工業未來9年之內實現萬億目標對機床設備的巨大需求。因此,實施專業化整合,加快組建貴州省裝備制造大型企業集團顯得更加緊迫和必要。
(三)建設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基地,發揮產業聚集效應
在貴陽小河建設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基地,規劃面積1200畝,根據現有貴陽小河地區航空機載電器設備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基礎,利用省會城市貴陽的投資環境優勢,采取部分產業遷移聚集的布局方案,規劃建設航空機載板塊、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板塊、綜合研發中心等,使得相關產業研發力量得以聚集。新研產品技術水平有較大提升或跨越,使大客車及汽車零部件產品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產值實現大幅增長。從中遠期規劃看,通過上市公司融資整合,并注入優良資產,航空機載設備產業年產值將達20億。將形成國內最大的汽車及摩托車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年產值達到約50億,對區域經濟產生極大拉動作用。另外,隨著集團所屬永紅、西工、安大、紅林、華烽、汽零公司6大外貿企業聚集貴陽小河,將對貴陽市把小河建設成貴州外貿出口基地的戰略產生較大促進作用。目前,貴陽小河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已按規劃和有關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從進展情況看,受各種因素影響,推進略顯緩慢。
三、關于做強做大貴州裝備制造業的幾點建議
(一)思想的解放程度,決定行動的堅決程度。
貴州經濟社會3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思想不斷解放的歷史,今天,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深深感受到,我們思想的解放程度離貴州經濟社會歷史性跨越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與承擔的使命和責任也是不完全相符的,必須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高度重視貴州的后發優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避開發達省區走過的彎路,以現代的理念、資源、模式構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我們完全可以堅定信心,準確定位,高屋建瓴,聚集各方資源,謀求、實現富民興黔大業;二是準確全面把握市場經濟體制和裝備制造業特點,吸取金融危機教訓,加快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增強逐鹿市場競爭的能力,為迅速做強做大貴州裝備業助力加油;三是要堅持高起點,牢固樹立國際化眼光,堅定、穩妥的走“市場國際化”道路;四是在產業化發展上,按照貴航集團的實踐探索,更加自覺的貫徹“思想有多遠,我們才能走多遠”、“市場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戰略選擇:先謀勢,后謀利”、“速度是發展的生命”等思想,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二)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工作
做強做大貴州裝備制造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加強組織協調工作,建立政府部門與重點裝備制造企業的聯系工作制度,負責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組織協調工作,組織編制貴州省重大技術裝備發展規劃,協調解決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三)進一步加大裝備制造業的扶持力度
當前,各省市都在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并結合實際為發展裝備制造業出臺了許多的優惠政策。而且扶持力度都很大。我們貴州是一個基礎相對落后的省份,在裝備制造業發展方面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制定技術改造、土地使用、投融資、政府采購、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上,可針對不同的企業采取不同的對策,“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好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裝備制造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反之,如果說企業享受的相關政策和其它省市相比差距較大,將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實際上,我們云雀汽車的發展歷程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四)加快產業園區建設,盡快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目前,各地區、各行業都在加快調整和構建本地區本行業新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基礎不好,能力不高,速度慢了就會失去競爭優勢,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因此,我們必須加快安順、小河兩個產業園區的建設,大力改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引導裝備制造企業向園區集中,促進企業集聚,同時積極引入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來貴州投資建設裝備制造企業和發展工業園區,盡快形成產業集群發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