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詡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2000年因泛藍分裂撿個便宜進而變為臺灣炙手可熱領導人,2004年本無機會連任的他卻因莫名其妙的「319槍擊疑案」,再次獲得連任。在他從政的十多年間,可說是臺灣最精于計算的政治人物,但是最后卻「馬失前蹄」,因「失算」把自己算成階下囚。從精算到失算,陳水扁算錯了幾次﹖又算錯了什么﹖
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在臺灣政壇上一度是個呼風喚雨的政治人物,靠著能言善辯的口才、巧妙的離間策略、具有蠱惑性的煽動族群的選舉手法,贏得了幾次重要選舉。1994年在國民黨分裂的背景下,當選首位民進黨籍的臺北市長;2000年,也是由于泛藍陣營的分裂,陳水扁成為臺灣第一位實現政黨輪替的民進黨領導人;2004年大選,陳水扁在完全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卻因為「319槍擊疑案」,以不到百分之一的些微得票率,險勝選前民意調查支持率遙遙領先的「連宋配」,獲得連任。

精算師也有失算時
陳水扁踏上臺灣政壇權力最高峰的從政之路,每一步都顯示出他是個精于計算、謀略十足的政治人物。直至2006年,被爆出連串家族弊案,包括女婿趙建銘涉及臺灣土地開發公司的內線交易案;夫人吳淑珍被指收受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禮券及炒股案,陳水扁不只聲望大跌,也接連失算,下臺后更被揭發涉嫌貪污、洗黑錢、恐嚇和勒索等重罪,2008年11月12日被法院裁定收押禁見,成為臺灣歷史上首位遭收押的卸任領導人。
從精算到失算,陳水扁算錯了幾次,又算錯了什么﹖《臺商》雜志歸納出陳水扁的幾次失算,是導致他由權力最高峰淪為階下囚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失算沒能借紅衫軍倒扁時順勢下臺,導致后半生歷史重寫。
2006年陳水扁被爆出連串家族弊案后,民心盡失,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人發起百萬紅衫軍倒扁運動世間,要求陳水扁下臺。陳水扁當時不但拒絕承認自己及其家人的貪污受賄行為,而且還一再抹黑紅衫軍。
今天再回過頭來看陳水扁當時處理紅衫軍的手法,簡直是愚蠢到了極點,如果當時他能借勢下臺,讓呂秀蓮接位,他不僅可以順利出境到外國享受榮華富貴,繼續他的所謂「臺獨」事業,而且能繼續占據家族所得的數十億元不義之財,因為接任他的呂秀蓮絕對不會清算他。可是,陳水扁卻沒有這么做,這次失算,是導致陳水扁繼而成為階下囚的根本原因。
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征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這個推測相當合理,因為2006年紅衫軍倒扁的時候,只是質疑陳水扁的公務機要費案,其他的弊案還沒有浮出水面。如果只是公務機要費案,陳水扁下了臺,由呂秀蓮接位的話,呂秀蓮一定不會再去追查陳水扁的其他家族弊案,紅衫軍只要貪腐的陳水扁下了臺,訴求也就達成了。

張麟征說,如果當時陳水扁下臺,到海外尋求政治庇護或者居留,對他以及家人都是比較好的結果。但是中國人喜歡談因果觀,也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事實上對陳水扁來說,他2004年的大選做得太不漂亮,利用319槍擊案來險勝,這是一個很惡劣的開始,雖然在法律上還沒有追查出槍擊案的真相,但是張麟征認為,社會的「心證」覺得這件案件很蹊蹺,與陳水扁脫不了關系。
時任紅衫軍副總指揮的林正杰認為,紅衫軍起來討伐陳水扁貪污時,并不清楚陳水扁到底貪污多少,如果陳水扁當時能借勢而為,絕不會有后來這些事發生,只是太過算計的陳水扁「人算不如天算」。
陳水扁以為瞞天過海,可以繼續弄權。沒料到2006年,一宗普通人的離婚案,經過抽絲剝繭查出了公務機要費貪污案,陳水扁面對這宗世紀大丑聞時,一如既往的狡辯,企圖愚弄百姓,張麟征認為,陳水扁就是因為種下了319槍擊案的惡因,才有公務機要費的惡果出現,導致下臺后隨即被關。
第二次失算認為下臺后可順利出境,沒想到下臺一小時后即列為貪污被告。
對在臺上呼風喚雨的陳水扁來說,從第一次失算就不難看出,他太過自信,太過相信自己的政治盤算能力,完全是對自己的一種膨脹。原本陳水扁的如意算盤是計算到,2008年5月20日交接給馬英九后,隨即辦理護照與家人離開臺灣,逍遙海外(最近公布的一些證據已能證明這一點)。沒想到下臺后,陳水扁失去了領導人的「刑事豁免權」光環,一小時后立刻被列為公務機要費案的貪污被告,成為臺灣有史以來第一位下臺后隨即被刑事起訴的領導人。
臺灣特偵組認為陳水扁有逃亡之虞,罕見地采取「出境通知」的方式,要求所有出入境機關在陳水扁申請出境時,必須實時通知特偵組,以決定是否準許出境。換言之,陳水扁在下臺后一小時,隨即失去出境自由。
前陳水扁辦公室秘書陳心怡2009年6月24日出庭作證時曝出驚人內幕,指稱陳水扁下臺后,2008年7月指示她以「最速件」趕辦護照,以應外國人士邀請出境訪問。陳水扁如愿取得護照,卻因需要向特偵組「出境通知」無法出境,并隨即在2008年8月1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做了法律不容許的事,承認妻子吳淑珍將鉅款匯到海外。

盡管陳水扁辦公室不愿響應陳水扁急辦護照是否有潛逃動機,不過,這一點卻成為法庭將他三度延押看守所的理由之一,法庭認為陳水扁下臺后急辦護照,就是有逃亡之虞。
陳水扁的支持者認為,特偵組這樣迅雷不及掩耳的起訴陳水扁,是對他下臺后的政治清算,張麟征對此并不認同。她說,這可以說是陳水扁咎由自取。在下臺前,陳水扁為了阻撓公務機要費案的審查,毫不避嫌的行使機密特權,將本案相關筆錄、發票等證據,都列為「絕對機密」全部查封。
以現在的事證推陳水扁當時的作為,其實是經過政治算計的,陳水扁認為,把什么都列為「絕對機密」全部查封的主要作用,可以拖延時間,避免下臺后立刻被起訴。不過,張麟征指出,2006年吳淑珍被檢察官以貪污罪名起訴時,陳水扁同時被列為共犯,所以在他下臺后隨即被特偵組起訴,并非任何政治清算,只是純粹的司法案件。
由此可見,陳水扁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在下臺前就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做了精密算計。
第三次失算在獄中禁食、出書,企圖用政治干預司法。
2008年11月11日下午,因貪污罪被羈押的陳水扁,不但毫無懺悔和認錯之意,而且還面對鏡頭高舉被扣上手銬的雙手,離開特偵組,盡管這時他心里大概已經料到自己逃不過坐牢的命運,但是仍不放過任何一個算計的機會,試圖用「秉然正義」舉動,引導民眾對案件的判斷。可是,不到24小時后,2008年11月12日清晨7時05分,陳水扁終因種種貪污、洗錢罪,被起訴并收押禁見,這是臺灣司法史上重要的時刻,也在陳水扁的政壇「浮沉錄」中,寫下了重要一頁。
陳水扁依然以他充滿煽情的肢體語言,企圖向支持者塑造自己「臺獨英雄」、「司法受害者」的角色,但是無論他再怎么裝扮,也逃不過成為臺灣歷史上首位被起訴、收押的領導人這一蒙羞的角色。
由權力最高峰的「臺灣之子」,一下子淪為階下囚的「臺灣之恥」,才下臺半年,就有如此「天堂到地獄」的大轉折,任陳水扁如何精于政治計算,也只能嘆一句「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陳水扁在收押前后都使出他從政以來所有混身解數,企圖愚弄百姓,一方面以自保,另一方面保留自己入獄后仍能占領民進黨內的制高點。在被收押前,陳水扁不斷高喊審訊他是「政治迫害」,是「大陸與國民黨連手打壓」,是「抓他抓給大陸高層看」,把自己塑造成臺獨受難英雄。
這一連串看似鬧劇的舉動,卻仍然牽動著一些綠營支持者的心,2008年民進黨舉行的「1025大游行」,其主題也由原來的「嗆馬、反親大陸」,被拉到「挺扁」的方向,這也許是民進黨高層不樂見的,可惜好沖撞、纏斗、懂得操弄人性弱點及社會矛盾的陳水扁,巧妙地將這些負面因素轉化成個人政治資產,不但凝聚了部分綠營支持者,還一直挾持著民進黨。
這一連串精心計算,仍然讓陳水扁難逃牢獄之災。進到看守所的陳水扁沒有乖乖就范、坦蕩交代貪污受賄的所有問題,而是繼續不斷使出「政治受害者」招數,隨即以禁食「控訴」收押他是「冤獄」,并營造身體虛弱,取得保外就醫的機會。后來被臺灣媒體「踢爆」他禁食其間偷吃東西,保外就醫的計謀也因而失敗。后來多次絕食打「悲情牌」,效果也不大。
一招不行后,陳水扁就再使一招,繼而使出「獄中書」這一招,以「爆料」的方式,把多位元老級綠營政治人物都拖下水,包括曾經親如「父子」的李登輝。陳水扁在書中寫給李登輝的信中抱怨,同樣做過領導人的人,很多歷史共業,要他獨受歷史懲罰,是否公平?甚至說李登輝也有貪污,為何馬英九政府不偵辦。
陳水扁的這些言論除了企圖干預司法外,更主要還是政治算計,試圖把他個人的貪污案件引發到民進黨多位高層身上,試圖把他一個人的貪污案件,牽連到李登輝身上。倘若臺灣特偵組中陳水扁的計,偵查李登輝或者民進黨其他高層人物,立刻就會被陳水扁說成是「外省人政權鎮壓本省人」、「馬英九領導的外省人政府清算臺灣人」,倘若這樣,陳水扁的貪污案件很可能就會被他再次撥弄的「族群問題」所掩蓋。好在歷經陳水扁八年「亂政」鍛煉的臺灣司法單位,早已心知肚明陳水扁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張麟征教授指出,陳水扁寫的「獄中書」,內容大部分不符事實,只是讓支持者覺得「挺扁」多了一些理由,但是臺灣社會普遍的「心證」,不用等司法判決,都認為陳水扁有貪污,「獄中書」也許為挺扁民眾起到遮羞布的作用,但是在臺灣社會沒有引起太大回響。
第四次失算用死不認賬對抗司法,心腹和家人最后被個個攻破。
59歲的陳水扁出身臺南縣「三級貧戶(最窮人家)」,由社會最底層,爬上權力最高峰,他的抗壓性與好勝心之強可想而知。到了家族弊案一宗接一宗證據確鑿的在法庭上被指控,妻子、兒女、心腹愛將,一個接一個受不住壓力,或者各懷鬼胎相繼認罪后,陳水扁卻能堅持死不認賬。據說連妻子吳淑珍都罵他「一心只顧自己做烈士,連累家人。」
陳水扁的確是打著當烈士的如意算盤,從進入看守所的第一天起,他就是以「臺獨英雄」、「司法受害者」的姿態,企圖說服支持者他是被「冤枉」,如果他認罪,就成為了「貪污領導人」,名副其實的「臺灣之恥」。
張麟征也認為,其實陳水扁認不認罪,對于家人的處境也沒有太大影響。可能吳淑珍認為,兒子、媳婦、女婿等家人都認罪,在量刑上可以減輕一些。但是陳水扁現在被起訴的很多重罪,包括海外洗錢、偽證罪等,不會因為認罪而減輕量刑,「其實陳水扁的邏輯很簡單,認罪也是死、不認罪也是死,認罪與否家人都好不到哪里。」
第五次失算再次使用悲情牌 為女兒向馬英九寫求情信,可惜已不靈光。
本來陳水扁女兒陳幸妤是扁家唯一沒有被起訴的「幸存者」,但是幸運之神最終也離她而去。2009年6月3日,陳幸妤被列為偽證罪被告,同時被限制出境。原本陳幸妤打算帶著兒子到美國留學,因為家族弊案,陳幸妤留學夢碎,情緒低落。
一向投機取巧、善打悲情牌搏取社會同情的陳水扁,2009年6月底,為女兒向馬英九寫了求情信,稱陳幸妤赴美留學夢碎,可能會想不開,帶同三個兒子自殺,「可能會出四條人命」,希望馬英九網開一面,讓女兒帶著兒子到美國。
不過,馬英九對陳水扁看起來「愛女心切」的求情信,只是透過發言人簡單響應,稱可以體諒陳水扁為人父的心情,但是馬英九也無權介入司法個案,實在愛莫能助。
陳水扁已經一再以家人的狀況,向臺灣社會大打悲情牌,尤其妻子吳淑珍因車禍半身不遂后,陳水扁多次在競選場合中,從輪椅上抱起吳淑珍,一方面展示夫妻同心、愛妻心切,另一方面也在控訴吳淑珍被車撞倒,是所謂的「政治迫害」。
張麟征說,陳水扁的悲情牌大部分都是謊言,臺灣社會已經不再接受,加上這次的求情信說,女兒陳幸妤出不了境會自殺,「就是在威脅嘛﹗馬英九能干擾司法嗎﹖」如果其他罪犯家長也說,因犯罪出不了境子女就要自殺,豈不社會大亂?還要不要社會道德標準?
其實從2006年公務機要費案爆發以來,扁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從吳淑珍以身體狀況不適為由,18次請假拒不出庭,到陳水扁誣稱被法警毆傷,接著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看守所絕食、裝病,企圖保外就醫,還拿女兒和三個小孩的生命大做文章,這樣花招百出的無賴作風,實在讓臺灣社會大開眼界。
聰明反被聰明誤
陳水扁家族弊案仍然在法庭審理中,2009年7月13日,臺北地方法院合議庭裁定第三度延押他,從2008年11月12日至今,陳水扁已經被押200多天。據了解,臺灣檢察機關還有其他弊案要陸續起訴陳水扁,就算他還沒有正式被定罪,想要走出看守所可能還遙遙無期。
觀乎陳水扁的精算與失算,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寫照。可惜,不甘寂寞的他,硬要拉著一批愚忠的綠營支持者,陪他與司法角力。如果有一天這些支持者終于想明白了,看清他的真面目,離他而去,讓司法歸司法、政治歸政治,被陳水扁踐踏八年的臺灣司法才有機會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