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黨中央發出全民合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后,喜歡趕風潮的老媽專門召集一家老小開了個會,她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她要率先踐行“兩型”,制定了采購、開燈、用水等方面的“十不準”,同時頒布了與鄰居交往和參加公益活動的“八項準則”。老媽雖有管理家務才能,但條條框框太多,把隨便慣了的我們弄得很別扭。
首先是節水。她買回來3只大塑料桶,一溜兒擺在本不寬敞的衛生間里。這樣做是為了實現洗臉或洗菜、拖地的水沖馬桶。她還把廚房和衛生間的水龍頭設置到最佳,既讓水涓涓滴出,又讓水表紋絲不動。老爸看不慣了,說她盡占國家的便宜。老媽卻振振有詞地說,聚小流成江河,總比你們大手大腳地用水好,最關鍵的是能在家里產生“示范效應”。
去年夏天,社區開始推廣節能燈管。由于有政府財政補助,價格比外面便宜近半,老媽更是積極響應,一口氣買了10套,要我找人在家里都安上。這下,破壞了已裝修好的墻體,原來花花綠綠的裝飾燈被棄之不用,單調的光源與室內擺設顯得不協調。我們開玩笑說,這樣既破壞現有“環境”,還造成有效資源的閑置。老媽充耳不聞。每月電費單到后,她煞有介事地說,電費比以前下降了哦!集腋成裘,安節能燈省下的電量可以成大數。
家里資源節約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她又開始大力抓“環境友好型”。老媽既不是市長,也不是居委會主任,她所理解的“環境友好”就是向物業管理提合理化的建議,讓小車和自行車停放有序,保護花草和樹木,保持樓道整潔,以及我們與鄰居間打交道的文明禮儀。
在她的倡議下,社區設立了“夕陽紅健康角”,由老爸牽頭當“會長”,逢雙休日邀請退休老專家免費作健身用藥等方面的咨詢和講解,備受老人歡迎。她還主動請纓,讓我這個“秀才”承包了小區的黑板報,及時宣傳國家大政,表揚身邊的好人好事。一系列善舉,使得老媽在社區里迅速躥紅。去年底,社區組織評比,我們家被選為“‘兩型社會’的明星之家”。
大會上,組織者讓老媽發表獲獎感言。她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即興說道:“孩子戲稱我為‘兩型老媽’,這樣叫既時尚也挺受用。其實我有愛討便宜的小毛病,在此不便說,今后注意改。只要每個家庭在小處節約資源,共同創造文明和諧環境,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p>
老媽的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此時,老媽如沐春風。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