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瑞典一家研究機構27日公布了2004—2008年最新武器統計報告。報告稱,最近5年來世界武器貿易增加了21%,中東地區的武器供應顯著增加。報告還稱,美國仍是世界武器和軍事裝備最大供應國,中國雖然仍是全球進口常規武器最多的國家,但在2007年和2008年,中國進口的常規武器數量明顯下降。報告還稱,此外,中國最近5年出口武器的世界排名降至第12位。
報告稱,作為世界武器和軍事裝備最大供應國,美國占據了世界武器貿易31%的份額。俄羅斯武器出口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份額的14%,基本維持在原有水平上。德國武器出口則增加了70%,份額由此從7%提高到10%,列全球第三。
報告稱,中東地區的武器供應最近5年來增幅高達38%,再次成為世界常規武器最大進口地區,但其總數仍遠遠低于上世紀80年代初水平。德國《南德意志報》28日援引該所研究員韋澤曼的話說,中東武器供應的發展趨勢,成為該地區潛在沖突的根源,特別是在中東地區各國政府之間相互信任和軍事透明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另一位研究員霍爾頓則表示,除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日益緊張的伊朗核問題刺激該地區國家擴充軍備外,金融因素也是原因,一些地區國家從高油價中受益較大,有能力大量采購先進武器。此外,伊拉克也開始成為地區武器采購大國。報告結果還表明,2004—2008年間世界熱點地區武器裝備供應明顯增加,其中包括阿富汗、格魯吉亞、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
環球時報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