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
2009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在青島舉行2009年(第23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會,揭曉了2009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其中華為、海爾和聯想分列前三。
統計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年營業收入1227億元位居榜首,海爾集團公司以1220億元位列第二,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1152億元排在第三。位于第四到第十名的企業分別是:海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據工信部統計,本屆百強企業合計營業收入11194億元,占全行業總量的18%。其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的企業有23家,其中華為、海爾、聯想三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國家工信部總經濟師、財務司司長周子學在發言中透露,本屆百強企業的門檻為18.5億元,比上屆提高了1.1億元。
另據統計,本屆百強企業共實現利潤394億元,占全行業總量的22%;營業利潤率達3.5%,比全行業平均水平高了近1個百分點,其中營業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有41家,超過10%的企業有10家。
數字與短信
韓國推出國產操作系統可兼容WindOWS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TmaxSoft軟件公司近日發布了“Tmax Window”操作系統,并表示將于今年11月推向市場。
TmaxSoff介紹說,歷時4年開發成功的Tmax Window可與微軟Windows兼容。同時還支持UNIX和LINUX系統,容量小于微軟操作系統,速度更快。
在TmaxSoft操作系統下可使用微軟Office辦公軟件和網絡資源管理器等,內置自主研發的應用程序瀏覽器、媒體播放器、游戲、壓縮程序等。
TmaxWindow是韓國自主開發的軟件,同時也是1993年推出K-DOS后,時隔16年問世的韓國國產計算機操作系統。因此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韓國媒體稱,如果Tmax操作系統產品成功進入市場,將挑戰微軟Windows壟斷韓國市場的局面。
英特爾處理器大降價新四核9月上市
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給即將上市的新四核處理器Lynnfield鋪路,英特爾近日調低了部分四核臺式機處理器的價格。
今年晚些時候,英特爾將推出新四核處理器Lvnnfield,該款處理器基于最新的Nehalem架構,最早有望于9月上市。英特爾表示,Lynnfield于今年下半年量產,但并未透露具體的出貨時間。
去年年底,英特爾已經推出了基于Nehalem架構的高端臺式機處理器Core i7,但這些處理器主要面向工作站和游戲愛好者。在發布Lynnfield臺式機處理器的同時。英特爾還將推出代號為Clarksfield的新型四核筆記本處理器。
經過此次降價,酷睿2四核Q9400和Q9300從213美元降至183美元,降幅為14%。此外,Q8400和Q8300的降幅為11%,低能耗版本的Q9400和Q8400降幅分別為12%和13%。
降幅最大的是雙核賽揚E5100處理器。從53美元降至43美元。降幅達到了19%。而酷睿2雙核E7500從133美元降至113美元,降幅為15%。
中移動TD數據卡將融合CMMB功能
知情人士透露,為增強TD數據卡的吸引力,中國移動鼓勵廠商將TD數據卡融合CMMB功能,這樣,在電腦上將既能使用TD服務,也能用CMMB流暢看電視。
5月初,中國移動與國家廣電總局旗下中廣移正式簽署了CMMB與TD-SCDMA的項目業務合作,中國移動副總裁魯向東也曾表示,CMMB未來將只能與TD終端進行捆綁銷售,不能攜手其它3G制式。
知情人士透露,之前,主要是在部分TD手機中加載了CMMB模塊,但最近上市的一些新款TD數據卡都已加載CMMB技術,中興通訊、大唐等廠商的TD數據卡均已實現這點。對于廠商來說,該項技術并不難,主要是增加一個CMMB模塊。
目前中國移動還未要求TD上網本要與CMMB融合。
上海電信計劃2們2年80%用戶實現100M帶寬
根據上海電信近日公布的上海“城市光網”計劃,到2012年。上海將有300萬戶寬帶用戶可實現100M帶寬,將大大加速家庭用戶的上網速度,提升數十倍。
據悉,根據上海電信“城市光網”計劃,到2009年,上海市將有75萬戶新建小區和商務樓宇實現“百兆到戶、千兆到樓”,爭取2010年覆蓋達150萬戶,2011年覆蓋達300萬戶以上。
目前上海市大概有360萬電信寬帶用戶,也就是說,到2012年,上海市將有80%的寬帶用戶可實現百兆帶寬,但具體到每個家庭實際可使用速率則不詳。
上海電信正在大力實施光纖到戶。采用PON技術,此前愛立信曾宣布將為上海等9個省市的電信公司部署GPON光纖技術,不過,業內預計,上海電信更多地采用EPON技術。
上海電信計劃在兩年內為上海“城市光網”投資60億元,并提出用3年時間達到“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出口”的網絡覆蓋能力。
預計上海電信此舉將對其它省市的光纖到戶進程起巨大促進作用,推動整個中國的家庭寬帶上網速度大大提升。
英法官裁定谷歌無需為誹謗內容承擔法律責任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高等法院法官大衛·伊迪(David Eady)近日裁定,谷歌無需為其搜索結果中誹謗性內容承擔法律責任。律師稱,鑒于英國有“誹謗索賠者天堂”之稱,這一裁定具有重要意義。
英國Metropolitan Internationel Schools公司(以下簡稱“MIS”)欲因一家科技新聞網站讀者的負面評論起訴谷歌。這些負面評論出現在與MIS相關的谷歌搜索結果中。MIS通過互聯網提供培訓服務。
伊迪裁定,MiS不能起訴谷歌,因為谷歌并非這些內容的發行方,“谷歌僅僅傳播了這些內容”。
律師稱。這一裁定與其他幾個歐洲國家法院裁定相符。在美國,搜索引擎無需為出現在搜索結果中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數個歐洲國家也是如此。律師還指出,由于英國有關誹謗罪的法律條款不夠明確,這一裁定意義非常重大。英國法院一直被認為同情誹謗案原告。在英國,Web托管服務需要為托管網站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
倫敦Pinsent Masons律師事務所科技律師斯圖恩·羅伯遜(Struan Robertson)說,“這一裁定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它符合人們的期望。如果法官做出相反的裁定。搜索引擎將面臨滅頂之災。”
谷歌表示,這一裁定“強化了搜索引擎無需為第三方網站內容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伊迪法官的裁定明確表明。如果認為遭到網站內容的誹謗,當事人應當與內容作者和發行方,而不是與搜索引擎理論,搜索引擎只提供互聯網上內容的索引。”
六省網絡癱瘓事件犯罪嫌疑人被檢方批捕
受到全國普遍關注的“5·19”網絡癱瘓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近日被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檢察院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批準逮捕。
2009年5月19日21時50分始,江蘇、安徽、廣西、海南、甘肅、浙江六省(區)用戶訪問網站速度變慢或干脆斷網。直到20日1時20分,受影響地區的互聯網服務才基本恢復正常。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表通報。初步解釋此次事故的原因:由于暴風影音(影音播放軟件)網站的域名解析系統受到網絡攻擊,導致電信DNS服務器訪問量突增,網絡處理性能下降。
公安機關接報后,立即組織江蘇、浙江等地公安機關開展調查。由于此次用于攻擊的“私服”設在江蘇常州,公安部將此案交由常州市警方辦理。
常州市警方通過網絡技術監控發現,在廣東佛山一臺服務器有異常情況,經布控,將這臺服務器主人抓獲,并一舉控制其他3名同伙。
美博客報紙《印刷博客》無限期停刊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缺乏運營資金,美國博客報紙《印刷博客》(The Printed Blog)宣布無限期停刊。
《印刷博客》今年1月正式成立,在此期間共計花費1.5萬美元,印刷了8萬份共16期報紙。所有文章均取自互聯網的博客文章,主要以低廉的廣告費吸引商家,據稱《印刷博客》的目標是實現出版過程自動化,讓讀者來決定下一期將出版哪些博客文章。
但其創始人約書亞·卡普(Joshua Karp)近日通過電子郵件表示,由于無法找到進一步的投資來支持這一項目,因而不得不選擇無限期停刊。
在停刊前,《印刷博客》已經實現在芝加哥、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四大美國主要城市免費派送。
焦點
歐盟加緊評估谷歌圖書協議版權影響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加緊了對谷歌圖書掃描項目的評估,意在分析這一項目可能會對歐盟27國的作者和出版商的版權造成怎樣影響。
去年谷歌和美國出版商達成了一項價值1.25億美元的和解協議,歐盟委員會正在從出版商、作者和其他版權持有人那里了解關于這項和解協議的信息。以幫助評估這項協議對歐盟27國的影響。今年5月,德國要求歐洲監管機構評估這項協議對歐盟版權問題的影響,稱在沒有得到版權持有者事先同意的情況下掃描圖書的行為是無法接受的。
歐盟委員會已經發出邀請,將在今年9月召開相關聽證會。歐盟委員會表示,其正在搜尋有關該和解協議確切范圍的具體情況,以及可能會影響到多少歐洲著作或出版物。
去年10月,谷歌同意向圖書作者和出版社支付賠償,就兩起有關其圖書掃描項目的版權訴訟達成和解。通過圖書掃描服務,谷歌可能會成為數百萬本版權過期圖書的主要提供商。美國司法部近期就這一和解方案展開了反壟斷調查。
谷歌也在歐洲遭到了投訴。投訴者認為谷歌在沒有得到圖書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免費在網上提供掃描圖書是違反了版權法。歐盟電信及信息產業委員維維安·雷丁(Viviane Reding)表示,歐盟需要制定更多統一規定,為谷歌基于網絡的圖書服務的替代服務商鋪平道路。
消費者受益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賴恩·考恩(Charlie McCreevy)的發言人奧利弗·德魯斯(Oliver Drewes)說,“我們正邀請歐洲出版商和圖書作者參加這場聽證會,以便從他們那里搜集信息,了解怎樣才能最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歐盟委員會表示,其還在尋求了解谷歌計劃基于該和解協議推出的這一服務將可能給歐洲消費者帶來哪些好處。歐盟委員會說,看到新業務模式正在發展。可能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帶來更多內容。這是件好事。
福布斯:甲骨文與SU13交易改變企業軟件市場
Sun股東批準了公司被甲骨文收購的計劃,企業首席信息官(以下簡稱“CIO”)采購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方式將發生重大改變。
收購Sun將使甲骨文首次擁有自己的服務器平臺。甲骨文收購Sun的一個原因是IT業價值的遷移,包括服務器在內的硬件已經成為“廉價貨”,這也是Sun身價暴跌的原因。真正促使甲骨文收購Sun的原因是。企業軟件也在逐漸成為“廉價貨”,甲骨文必須有所作為。
這一交易也表明,甲骨文對在企業應用軟件市場上的份額相當滿意。甘愿冒與主要服務器廠商競爭的風險。過去,甲骨文需要戴爾、惠普、Sun和IBM等公司的支持,才能順利開展業務。自收購Siebel、仁科和BEA,并在Salesforce.corn投資以來,甲骨文的競爭對手已經屈指可數了。
在企業應用軟件領域,甲骨文頭號競爭對手是SAP;IBM是甲骨文在數據庫領域的頭號競爭對手。微軟在這兩個市場上都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但微軟和SAP都不生產服務器。IBM在捆綁銷售硬件和軟件方面不會有大動作,因為其1956年曾因捆綁銷售被、美國司法部起訴。甲骨文所在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不會受到反壟斷機關的“關照”。
甲骨文收購Sun對CIO意味著什么?它至少意味著計算機系統價格更低、性能更高。甲骨文一貫通過捆綁方式銷售產品。在企業市場上,甲骨文是捆綁銷售在廉價硬件上運行的軟件的先驅,并通過與硬件合作伙伴合作,針對特定硬件產品優化軟件性能。與惠普合作開發的數據庫服務器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快的服務器。
甲骨文部分軟件可以聯合運行。充分利用多核處理器的處理能力。這意味著甲骨文能夠設計出高效能比的軟、硬件組合。收購Sun將使甲骨文能同時對硬件和軟件進行優化——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提高系統性能和效能比。例如,如果運行不完全相同的任務。多核服務器上的所有內核無須完全相同或在相同的電壓下運行。這也是英特爾收購軟件公司Wind River的原因。
甲骨文可以讓軟、硬件業務相互補充。贏得更多客戶。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廠商將如何應對甲骨文收購Sun的交易,企業軟件市場上的價格戰會有多么慘烈。
谷歌宣布明年推出PC操作系統
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近日在官方博客中宣布,將基于Chrome網絡瀏覽器開發PC操作系統,直接與微軟展開競爭。該操作系統初期將主要針對上網本市場。
由于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在PC領域占據壓倒性份額,所以此舉將進一步加劇谷歌與微軟之間競爭。
谷歌在官方博客中表示,這款名為Chrome OS的操作系統將于明年下半年面市,首先針對上網本推出。這類體積小巧、售價低廉的電腦已經成為PC行業的新寵。
谷歌在博客中寫道:“速度、簡潔和安全是谷歌Chrome OS的關鍵所在。我們希望將這款操作系統設計成快速、簡潔的產品,用戶只需幾秒鐘即可啟動系統并進入網絡。”
谷歌已經開發了一款名為Android的手機操作系統,幾家上網本廠商也開始陸續使用這款軟件。
谷歌一直以來都在推廣這樣一個概念:通過網絡傳輸應用的方式將取代桌面軟件,逐漸成為主流。在這種模式下,應用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運行。無需安裝在操作系統之中。而在傳統模式中。
PC的大多數功能必須通過操作系統來實現。
去年,谷歌發布了Chrome,瀏覽器。該瀏覽器可以方便用戶與Gmail和谷歌Doos及其他公司的網絡應用進行互動。自那以后,谷歌已經為Chrome添加了許多功能,比如,即使用戶沒有接入互聯網,依然可以運行應用。
目前還不清楚谷歌需要多久才能將Chrome打造成完整的操作系統,但是瀏覽器先鋒、網景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hrome已經很好地發展了這一思路。他說:“Chrome從本質上講就是一款現代化的操作系統。”此外,谷歌內部早就開始使用定制版的Linux操作系統。
上網本的興起使得微軟在PC軟件領域的霸主地位面臨挑戰。最初的上網本都采用了開源Linux操作系統,而且惠普和戴爾等PC巨頭也都已經開始支持Linux。更為出人意料的是,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爾也已經開始開發基于Linux的操作系統Moblin。英特爾將Moblin的目標定位于上網本和智能手機,以期借此吸引人們購買基于凌動(Atom)處理器的移動設備。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微軟開始以低價針對上網本推銷舊版Windows XP操作系統。除此之外,即將于今年秋天上市的微軟Windows 7也將能夠在上網本上流暢運行。
在全球經濟下滑的背景下,上網本已經成為PC市場最大的亮點。盡管PC銷量總體在下滑,但上網本卻依舊保持增長。
三大運營商開始執行短信限發令打擊垃圾短信
近日,我國已完成“移動終端垃圾短消息過濾技術要求”標準的起草工作,即將上報工信部等待審批發布,這是我國第三項垃圾短消息行業標準。該標準的制定將有助于用戶通過移動終端來管理接收到的短消息,并根據實際需求判定和過濾垃圾短消息。
目前,我國手機用戶超過6億,平均每天的短信發送量高達8億條,每人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大約8條。
按照工信部要求,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于6月中旬上線運行網間垃圾短信聯動處理平臺,聯手進行垃圾信息自主屏蔽,并將對每日發送短信數量超過一定標準的用戶發送行為進行攔截處理。
該舉措主要針對“點對點”短信群發,即每號碼在非節假日期間每小時不得超過200條,每天總量不得超過1000條;節假日每小時不超過500條,每天總量不得超過2000條。中國聯通產品中心部副總經理何華杰稱,公司已完成3個“垃圾短信攔截客戶端”軟件的開發,將在全國范圍內部署“短信防火墻”。
盡管我國相關部門和運營商正大力整治垃圾短信,但在一些網站上看到,類似“200元可以發1萬條”的廣告短信群發業務仍比比皆是。
不少手機用戶質疑:三大運營商本身就是垃圾短信的受益者,不可能真正嚴打垃圾短信,比如垃圾短信一般都是通過從某地運營商流出的打折卡發送的。一些行內專家建議:應該把相關限發的選擇權交到作為消費者的用戶手中。
對此,工信部也下發通知要求,運營商應該提供相關過濾軟件,供用戶自己過濾垃圾短信。也有運營商人士說。運用技術手段過濾仍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很多垃圾短信群發者對短信內容進行替換,隱藏或修改發送方號碼,以躲避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