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波

今年的清明節,是范仲淹誕辰1020年,建德市西塢村古色古香的明代修建的范氏家廟顯得分外莊嚴肅穆,祭桌上擺著供品,中堂上懸掛著文正公、忠宣公、正路公以及始遷祖范初一供像。長號聲起,主祭的是一位中等身材、濃眉大眼的中年人,他叫范國良。
這樣的祭祖儀式年年都辦,連“文革”期間也未中斷。
范國良小時候常聽當過村支書的爺爺說起,他們的祖上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在朝廷,他忠心耿耿地報效國家;在地方,他為民辦實事、好事;在邊疆,他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政策,深得少數民族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全中國有許多許多他當官過的地方都有紀念他的祠堂、牌坊、碑刻、陳列室。這就是他們的先祖范仲淹。
范仲淹在范國良小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加,他才知道,范仲淹原來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北宋景祐元年正月,任右司諫的范仲淹46歲,被謫貶為睦州知州。在短短的幾個月的任內,修建了嚴子陵祠堂,建置學舍,設立講堂,疏浚西湖。在嚴先生祠堂里,他寫下了千古留名的《岳陽樓記》的姊妹篇《嚴先生祠堂記》。至今梅城鎮仍有思范亭、思范牌坊等十余處遺跡。西塢村的范氏是從蘭溪龍門村遷來的。明天順年間,蘭溪龍門村范仲淹的第十七代孫范初一見西塢環境幽雅,宜于生息,便入贅于西塢村稍外的徐家,生子三人,后人丁興旺,便又移居徐家西面的山塢中,故名西塢。據蘭溪龍門村的《龍門范氏宗譜》記載,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范仲淹之孫范正路游學浙東,尋芳居于龍門村,被該村的鮑大宣看中有“不凡之氣”,將女兒嫁與范正路,遂成為始遷祖。這一門的范氏,最榮耀的莫過于南宋嘉定年間中進士的范鐘,官至左丞相、樞密院使,封東陽公。宋理宗御筆親賜“龍門”兩字。
從范仲淹到范初一是17代,范初一到范國良恰好也是第17代,范國良是范仲淹的第33代孫。
范國良從小將范仲淹引以為自豪、驕傲,立志要學習祖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做范仲淹那樣道德高尚的人。
西塢坐落在建德東南部一條青幽幽的峽谷的底座上,古樸的徽派建筑,錯落有致,有范氏后裔421人。婆娑綠影中,流出一條清悠悠的汩汩山泉,穿村而過,綠蔭中露出一角瓦舍來。更有村前一株幾人合抱的大樟樹,遮天蔽日。村后山崖崢嶸,到處是懸崖峭壁,茂林修竹,幾叢山花,爛漫其間,流溢出濃濃的氤氳之氣。鳥鳴聲聲,泉流清清,回聲悠悠,寧靜得連落葉聲和鳥兒撲楞聲也可以聽到。因為山谷深,地處偏僻,所以原始、古樸、自然,但也帶來個“窮”字。
范國良不怕窮,艱苦創業,幾經磨難、闖蕩,終于買了貨車,跑起了運輸,在梅城鎮安了個家,把西塢的老屋讓給兄弟。他為了發揚先祖的“先憂后樂”的精神,傳承祖德,先后六次到蘇州的天平山祭祖尋根。2007年10月28日,他帶領本村范氏后裔51人到天平山范仲淹紀念館尋根祭祖,參觀學習。范建軍(世界范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特地從南京趕往天平山參加他們的祭祖活動。范國良返回后,為了宣傳范仲淹“先憂后樂”的思想,制作展板十六塊,復印資料80余份,供后裔學習。2009年3月29日,他又率龍門范氏后裔51人宗親團來到范仲淹高祖范隋的墓地,參拜高祖,并種翠柏六棵,還到范仲淹創辦的義莊(今為景范中學),學習先祖的精神和品德。在范仲淹史跡陳列館里,面對先祖的煌煌業績,范國良飽含熱淚,心情無比激動。祭祖結束,他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帶回了先祖地的土和水,放在西塢的范氏家廟中,以讓后裔們牢記先祖的教導,讓后裔們只能為先祖增光,不能給先祖抹黑。
進西塢的道路彎彎曲曲、坑坑洼洼,連拖拉機也開不進去,村里沒有錢,國家一時也照顧不到,村民的生活改善不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啊!這事攪得范國良幾夜睡不好覺,他知道,事情并不簡單,道路拓寬,每一寸土地,都牽涉到方方面面,家家戶戶。費神費錢費時不說,弄不好還出力不討好,遭人誤解。可他想到了先祖范仲淹,他每次貶官,心受委屈,卻毫不奪志,就下定決心,要盡一分范氏后裔的力,發揮和團結大家的力量。于是他以先祖的精神品德來號召、感動大家,帶頭集資,帶頭義務投工,終于修通了一條能通中型汽車的公路,還在村口修了個停車場。
范國良不住在西塢,可他時時關心著西塢。一次,他回西塢時看到那條清澈的山澗里流出的水有些發渾發臭,漂著紅、綠、白、黑、黃色的塑料袋。他覺得作為先祖后裔的聚集地,環境衛生一定要搞好,不能辱沒先祖的美名。于是他帶頭清潔村坊,并宣傳、組織、發動群眾,增強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他的行動恰好與建德市的“清潔鄉村大行動”不謀而合,大洋鎮政府獎勵他兩萬元錢。他用這錢在村里造了一個生態公廁和垃圾房。
他的妻子認為他貼了錢,誤了工,花了力氣與精神,不值得。每當妻子埋怨他時,他總是耐心解釋,說自己是范仲淹的后代,做每一件事,總要對得起先祖,不求名,不求利,只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不可能當范公,但能做好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這就符合范公的本意了。他的妻子姓嚴,他說當年范仲淹仰慕先賢嚴子陵,修建嚴先生祠堂,寫下千古名篇《嚴先生祠堂記》,“我們范嚴一家親啊!”說得他妻子也笑了。
西塢,這個藏在深閨的范仲淹后裔聚集地,如今漸漸地以她俏麗的身姿,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江蘇、河南、范氏后裔們也接納了這一血脈分支。河南省范仲淹研究會負責人及《范學研究》編委一行6人還專程來西塢考察,國內許多報刊對西塢的范氏后裔也作了報道。今年10月左右,中國范仲淹研究會將在梅城舉行第三次范仲淹國際研討會。屆時,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范氏杰出后裔及研究范仲淹的專家學者們將聚集梅城。西塢——這位俏麗的深閨少女,必將走進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