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統
上海解放那天,早晨下著小雨。市民們在槍聲平息后打開蒙門,驚奇地發現馬路兩邊潮濕的水泥地上,睡滿了解放軍戰士。49年4月,解放軍渡過長江,進入富庶的江南地區。習慣在農村行軍打仗的戰士進了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對繁華的樓房大街感覺非常新鮮。好奇之下,也鬧了不少笑話。有些戰士不會使用電燈,對著燈泡點煙。住進豪華公館里不會用抽水馬桶,甚至有人用抽水馬桶的水洗碗。還有的把騾馬拴在洋房里拉屎撒尿。站崗的哨兵站在馬路中央,看到汽車經過就阻攔詢問,妨礙了交通。
陳毅和鄧小平到南京后,住在蔣介石的“總統府”里。早晨兩人在花園散步,發現地上漫水,走廊上的地毯也泡在水里。一問才知道是戰士不會用自來水的水龍頭,把它扳壞了,到處流水,好容易才堵住。陳毅很生氣,命令住在這里的警衛部隊馬上打掃干凈,除站崗值勤人員外全部撤出“總統府”。
看來,入城紀律是個大問題。部隊進城不熟悉城市生活方式,很容易把城市搞亂。既不利于接管,更有損解放軍的聲譽。所以,在準備奪取上海之前,第三野戰軍先對部隊進行入城紀律的教育。
陳毅在丹陽一座大廟里,對幾百名接管干部作報告。一開口就批評違犯紀律的事:“我到街上散步,走到戲院門口,有幾個穿軍服的同志,沒票硬要進去。老百姓拿著票反而進不去了。逼得我不得不親自干涉,他們才走了。如果沒有我們去干涉,那天戲院一定要被打爛。為什么無票非要進去看戲々是不是老子革命幾十年,進戲院還沒有資格?這就是違犯紀律!”
陳毅從這件小事,談到接管上海的大事。他說:“上海很復雜,我們都不大懂。我們不能自大、吹牛。我們管理不好上海,就無法向老百姓說話。上海是最現代化的城市,進入上海是中國革命的最后一個難關,是一個偉大的考驗。上海搞得好不好,全中國全世界都很關心。”
上海解放那天,早晨下著小雨。市民們在槍聲平息后打開家門,驚奇地發現馬路兩邊潮濕的水泥地上,睡滿了解放軍戰士。打了勝仗的軍隊在城市中露宿,誰都是生平第一次見到。進駐市區的部隊從軍長帶頭,官兵一致,全都露宿街頭。最少的露宿30個小時,有的長達幾天。
嚴格的城市紀律,使解放軍在上海最初的生活比在農村還要艱苦。部隊報告說:“前三天吃冷飯,沒有開水喝,睡馬路邊。以后也是吃‘戰斗飯,用子彈箱盛飯,鋼盔打菜,炮彈殼做飯碗,甚至用痰盂打面條。每天早晨天沒亮,連長帶著全連跑步到黃浦江邊去大便。因為找不到廁所,路遠,有的戰士半路上就拉在了褲子里。”
因為解放區的貨幣與國統區不一致,部隊規定不許在市場上買東西。干部戰士有好幾天沒吃過菜,沒抽上煙。
解放軍進上海,就送給人民一份“見面禮”:真正做到了不入民房,不在市場上買東西,不入公共場所。鐵的紀律使市民看到了人民軍隊的風范,個個欽佩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