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u總



2010年馬上就要來了,09年尾的賀歲檔電影們也都跟著來了,但是今年的賀歲檔陡然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馮小剛缺席了,二是國產片都提前上映了。
2010賀歲檔的不請自來
光一個12月就有超過八部電影上映,趕早班在11月上的更是數不勝數。照理說這賀歲檔是搶錢的檔兒啊,可惜了這些大導們都卯足了勁要搶先機,1月份之前,國產賀歲片基本上都排完了,更有些還沒跨年就下線了,再想看啊只能去找碟子了。這情況一出,觀眾們就必須得面對這樣一個情況:終于快過年了要放假了,想放松放松看看電影,卻發現國產片賀歲檔已經離自己遠去了。
原來賀歲檔的車輪戰早就打響了,而且看這陣勢,國產片是打算自相殘殺啊。
從09年11月開始,國產片就開始陸續上映,《隋唐來客》、《火星沒事》、《熊貓大俠》,《戀愛前規則》、《我的唐朝兄弟》就開始扎堆兒,一股腦地上映,讓去電影院的觀眾們一下子都不知道該買誰的票,又不能天天泡在電影院,著實費神。再看12月,備受關注的《三槍拍案驚奇》也要上映了,《花木蘭》、《刺陵》、《風云2》、《十月圍城》也都結伴而來,真真地像趕電影廟會。結果呢,就是過了12月,國產電影鬧開了饑荒,除了屈指可數的幾部港片和建國六十周年重點培養對象《孔子》之外,幾乎再沒有什么叫得上名號的國產片了。
接下來的一二月份完全為引進片敞開了大門,以《阿凡達》為首的引進片門敲鑼打鼓地就占領了幾乎空白的一二月份。之前的《第九區》和《豚鼠特工隊》已經在國產片大潮中分了一杯羹,之后的《禁閉島》、《阿凡達》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把式,加上國產片的集體稍息,此次外片來中國一游必定是滿堂彩。
賀歲檔姓馮
在《甲方乙方》之前,誰知道有個東西叫賀歲片?沒有。在《甲方乙方》之后,誰一直把賀歲片堅持做了下來?馮小剛。這賀歲檔,你要是不跟著馮小剛混,吃虧摔跟頭那是遲早的事兒。
自從《甲方乙方》之后,每逢過年都看一部馮小剛的喜劇電影就好像我們中國人春節晚上看春晚一樣,自然而然就變成了習慣,上至年逾半百的老人,下到牙牙學語的孩童,就算不知道馮小剛這個名字也都能念上兩句馮氏電影里的臺詞,到了現在,這個幕后的導演甚至比臺前的大明星還紅火。于是這個旗幟般的馮導就成了中國賀歲電影之父,中國票房至尊。要哪個演員不小心做了票房毒藥,不怕,去找馮導,隨便一個角色都讓你起死回生,這般妙手回春的醫術可不是吹的。不信?不信你看范冰冰,要不是《手機》她現在還演丫鬟呢;不信你看李冰冰,要不是《天下無賊》的點撥,影后哪有她的份兒。所以說這里勸誡諸多想紅但是還沒紅的女演員們,有的時候,不在乎片,在乎導演。
于是中國近十年就出現了一種現象,每到年關,馮小剛都要做一個賀歲領跑。其他導演倒是也都不介意,反正媒體和觀眾們都眼睜睜盯著馮小剛,他成了就成了,不成了被罵的也是馮小剛不會是自己,有個出頭鳥替自己挨打總歸比自己強出頭保險得多。何況這么多導演還不如馮導家大業大,要是哪個不小新把名聲壞了,這上有老下有小又正逢年關的,日子可怎么過啊!
看過爭一哥一姐兒的,沒看過爭一導的,估計導演們也都深諳中庸之道,有銀子進賬才是正經事實在事,其他都是虛的。陪跑就陪跑吧,混口飯吃誰都不易,如果哪天馮導翻船了,這些個躲在馮導大翅膀下面的小雞們說不定還要站出來給說兩句好話呢,當然了,第一句肯定是,“感謝馮導十多年來的賀歲檔領跑”。
今年情況特殊了,因為《唐山大地震》跟那個啥數字院線掛上了鉤,又加上制作和拍攝時間,馮導跟今年的賀歲檔無緣,觀眾們可惜,殊不知眾導演們更可惜,這下怎么辦?出頭鳥沒了,這槍指不定打誰頭上呢。導演跟導演也有區別,馮小剛要是航空母艦,那勢必有些導演充其量是個小帆船,一個子彈吃下去,航空母艦沒事兒一樣,小帆船可頂不住。媒體們正擦亮了眼睛揪一個人來領跑賀歲檔,這下導演們都膽兒縮了,不是提前上映就是無限延后。幸運的是,怎么說今年也還有個張藝謀,“幾年不出山,出山賺幾年”在張藝謀身上也不是神話,無奈老謀子也選在了12月就把二人轉給上映了,好不容易有個擋箭牌也撐不了多久。雖然賀歲檔的錢好賺,但是賺起也不是沒風險,為了保證明年還能跟上馮導的隊伍慢跑,所以今年就先忍了吧,11、12月能上的全都上了,時間緊實在排不上的最晚也擠進一月中旬,免得被媒體逮個正著,小陰溝里翻了船。
外片兇猛
中國什么都有中國特色,包括引進電影都不例外。從1987年起,我們開始大量買進國外生產的影片,其中很大一部分屬于“買斷全部版權”,也就是說一旦被買了,影片何時放映、在哪里放映,都由我們自由決定,完全不用受片商限制。當然了,那個時代引進的數量十分有限,而且首先要符合我國國情,要適合我國國民觀看才具備被引進的基本條件。2003年開始,每年引進外片的數量達到二十部,也有很多影片的全球首映把中國算在內,不得不說中國電影跟國際接了親密之軌。但是人都這樣,有了一想要二,有了二想要三,就跟那個朝三暮四的成語一樣,于是二十部也滿足不了國人的胃口了,畢竟特效還是要看Made in 好萊塢。再加上09年底幾部出色的外片被引進數量的限制擋在了門外進不來,國內的外片迷們只能干瞪眼,終于過了12月,明年外片的引進數量增加到五十部,而且09年底沒能進來的外片也終于能邁進過門了,可給外片迷們解渴了。
1月份便不遠萬里趕來中國的《阿凡達》簡直可以說是一部天外來客,資源的不足和向外擴張掠奪、新的物種的產生和互相之間的同化,最后則是潘多拉星球和地球的宣戰,讓科幻大片迷們過足了癮,再加上3D立體效果,把《阿凡達》推上了2010年絕對不可錯過的外片之首。
其他幾部在一二月份引進的外片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禁閉島》走懸疑驚悚的路線,在一個專門收治精神疾病罪犯的孤島上,一個殺人兇手突然失蹤了,而看似平靜的醫院,在外表的掩飾下似乎隱藏著很多秘密,主角們開始了自己向真相邁進的旅途。改編自小說的這部懸疑電影在它還是書的時候就網羅了一眾粉絲,搬上銀幕更是眾望所歸。
缺了馮小剛,國產電影慫了
說過年,就說到了賀歲;說賀歲,就不能不提賀歲電影,這要是一說賀歲電影,馮小剛要是說自己第二,那圈子里可就沒人敢說自己第一了。年復一年的賀歲檔票房第一,馮小剛的牛逼不是吹的,你喜歡也好你不欣賞也罷,總還是有那么多人買票,總還是能把票房堆過億,就算他真的家庭破裂婚姻亮燈,他每年還就是能賺個盆滿缽滿,氣不來又學不來,咱就跟著馮導的節奏樂呵著。
但是今年,馮導缺席了。本來早就知道了,《唐山大地震》今年拍不出來,但是誰都沒在意,結果一直就耗到了09年的年關,“賀歲檔”這三個字一出,大伙兒突然就想起馮導了。今年沒有馮導的電影了呀,那咱還有的看么?本來說中國只有馮導一個人叫導演,這話也忒過分了,那么多金像獎最佳導演那么多國際大導,怎么能說抹就給抹了呢?看了看上映單,別說,賀歲檔電影數量也挺多的,但是都跟趕時間割麥子一樣,趁著沒到賀歲的時候全都上完了。等到真正往年搶灘登陸的時候,導演們卻端著茶杯各自回家了。
09年所謂的賀歲檔電影都陸陸續續地在上了,還有幾部排在了12月下旬1月上旬的,時間馬上也都到了,等這撥國產片退潮了之后,外片就陸陸續續地來了,而以往外片和國產片搶時間搶票房搶觀眾的對峙局勢今年大有改觀,年初涌進國內的外片們真要好好感謝中國導演,感謝馮小剛,如果不是馮導今年缺席,從而導致一眾國產片導演集體犯慫不敢挑大梁,恐怕這些外片在國內難以稱王稱霸。
解鈴還需系鈴人,這位當初把賀歲檔帶進中國的領袖,聽到我們的呼喚了么?馮導,你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