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10日文章,原題:《東方紅》對中國新一代的吸引力 共產主義頌歌曾經無處不在。文革期間,每天清晨和黃昏,全中國的城鎮和鄉村喇叭里都會播放。而贊美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的歌曲《東方紅》極富象征含義。因此,當中國于1970年成功發射人造衛星進入軌道時,向地面傳回的正是這首歌。
當代中國經歷了經濟和社會轉型,但政治改革尚未起步,對毛主席時代的懷念令這首歌重新流行起來。
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工作的一部分,中國若干家主要網站進行了一項因特網調查,引發了愛國主義回應。一名參與網上投票的人士表示:“我們需要銘記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所做的付出。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要讓這些革命歌曲傳承下去!”
盡管犯了錯誤,但“偉大舵手”在中國大眾當中仍有可觀的影響力,他仍是把中國從帝國主義的恥辱枷鎖中解放出來的魅力領袖。人們認為他是一位敢于挑戰世界的農民政治家,希望中國對外政策更有所作為的當代民族主義者則奉毛為偶像。
30年來的市場經濟改革帶來的許多問題導致人們對毛主席時代的懷舊情緒上升。調查網站上的留言也反映了中國城市中產階層所面臨的一些困難。一名參與調查的北京網友戲謔地說:“我真的很愛國,但我連房子也買不起。你說我該怎么辦?”這凸顯了中產階層對中國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的不滿。
當前金融危機似乎反映了西方市場資本主義的失敗,這進一步加強了左翼經濟理論家的影響。他們認為中國應當走更具“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發展道路。有人認為,人們對毛時代的懷舊情緒上升與經濟壓力和國家謹慎的宣傳引導是分不開的。▲(作者彼得·福斯特,甄翔譯)
環球時報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