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從英國訂購巡洋艦
1879年11月,清末重臣李鴻章為籌建北洋海軍,聽從擔(dān)任大清總稅務(wù)司的英國人赫德的建議,向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公司訂購兩艘新式巡洋艦。這兩艘巡洋艦是近代中國海軍采購的首批巡洋艦。訂購這兩艘軍艦之前,李鴻章曾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公司采購過一批炮艇。這些炮艇在英國制造完畢之后,都是由大清海關(guān)駐英辦事處的英國人金登干雇傭英國海軍官兵駕駛、懸掛英國國旗開回中國的。李鴻章希望新從英國訂購的這兩艘軍艦?zāi)軌蛴芍袊\婑{駛回國,不僅可以省下大批雇傭英國技術(shù)人員的費用,還可以使中國官兵在遠洋航行中進行鍛煉,獲得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
但是,無論是赫德還是金登干,對李鴻章此議都以“中國海軍官兵尚不具備遠洋航行能力,無法將軍艦安全駕駛回國”為由,一再反對。情急之下,李鴻章不惜向英國人拍了桌子,要求派遣中國軍官隨軍艦一起回國,“如果他們不能充當(dāng)軍官,那么就必須作為乘客(隨船)回國。他們可以不懂就問,還可以用他們的眼睛看嘛!”他告訴英國人,此事關(guān)乎國家尊嚴(yán)和榮譽,不可不爭,若“沿途掛用英旗,實非國體所宜”。
中國水兵到達英國引起轟動
1880年9月,山東登榮水師的450名官兵乘坐9艘艦只,集結(jié)到天津大沽口。經(jīng)過一番挑選,最終選出軍官4人、水兵306名,由李鴻章的親信、淮軍將領(lǐng)丁汝昌和英國教官葛雷森上校進行訓(xùn)練。12月,最終挑選的200多名水師官兵由丁汝昌和葛雷森率領(lǐng),乘船到達上海,與同樣負責(zé)接艦任務(wù)的北洋海軍軍官林泰曾、鄧世昌,英國人章斯頓等人匯合,在吳淞進行下一步的接艦訓(xùn)練。此后,李鴻章安排丁汝昌與葛雷森先行前往英國,進行軍艦的驗收工作,并將兩艘軍艦正式命名為“超勇”號和“揚威”號。
1881年2月27日上午9時,由264名水師官兵組成的接艦隊伍,乘坐“海琛”號輪船,從吳淞口出發(fā)前往英國,迎接中國海軍的第一批巡洋艦。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漫長航行,“海琛”號抵達英國港口紐卡斯?fàn)枺c早已在此等待多時的丁汝昌等人會合。中國海軍的到來,給海邊小城紐卡斯?fàn)枎砹瞬恍〉霓Z動。在岸邊觀看中國船只或登船參觀的當(dāng)?shù)匕傩战j(luò)繹不絕,多時竟達千人。每當(dāng)中國水兵放假上岸,沿途都擠滿了當(dāng)?shù)匕傩眨€有當(dāng)?shù)孛铨g女郎向英俊的中國水兵贈送照片。紐卡斯?fàn)柺虚L還專門邀請中國官兵登岸觀賞馬戲。雖然經(jīng)過了長途遠航,但接艦官兵們的士氣依然高漲。只是由于旅途遙遠,有幾名水兵勞累成疾,還有人染上了嚴(yán)重的肺結(jié)核。抵英一月之后,水手顧世忠、袁培福先后病故,長眠異國。
由于英國持續(xù)大雪,再加上造船廠工人大罷工,導(dǎo)致“超勇”、“揚威”二艦的交貨時間一再拖延。8月2日,英國方面將兩條船正式移交中方。8月9日下午16時30分,“超勇”、“揚威”兩艦從紐卡斯?fàn)柧庩犉鸷健?7日,兩船離開英國港口普利茅斯,駛向祖國。
軍艦遠涉重洋回到中國
“超勇”和“揚威”兩艦由普利茅斯出發(fā),第一站駛向蘇伊士運河河口重鎮(zhèn)塞德港。丁汝昌與葛雷森坐鎮(zhèn)“超勇”號,由林泰曾擔(dān)任“超勇”號管駕官。英國教習(xí)章斯敦擔(dān)任“揚威”號管駕官,鄧世昌擔(dān)任副管駕官。由于沒有制訂嚴(yán)格的航行計劃,兩艦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8月20日,“超勇”號與“揚威”號在西班牙外海失去聯(lián)絡(luò)。為等待意外走失的“揚威”號,“超勇”號只得一路向過往外國船只詢問,是否見過中國軍艦。8月23日,“超勇”號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26日,在與“超勇”號失散了近一周后,“揚威”號終于趕了上來。9月9日兩艦進入蘇伊士運河。第二天,“超勇”號駛出運河,隨即接到電報:由英國教習(xí)章斯敦指揮的“揚威”號螺旋槳在運河中被撞壞。“超勇”號只得返回運河施以救援。次日,“揚威”號被拖進船塢修理,三天后才完成。有了前幾番的經(jīng)驗,兩艦出蘇伊士運河之后,始終結(jié)伴而行,并不時以燈光信號和旗語問答聯(lián)絡(luò)。
10月8日,兩艦通過馬六甲海峽,抵達新加坡。當(dāng)日,新加坡天降大雨,中國駐新加坡領(lǐng)事左子興冒著大雨登艦參觀,并于當(dāng)晚設(shè)宴款待清軍官兵。離開新加坡海域后,“超勇”、“揚威”兩艦進入南中國海,沿途還救助了十名在海上遇險的香港和廣東漁民。10月16日,兩艦順利抵達香港,并于當(dāng)天下午前往廣州。由于沒有趕上潮水,“揚威”號第三度遇險,于次日凌晨擱淺于珠江之中,直到晚上漲潮之后,才得以脫身。由于“揚威”號一路險情不斷,章斯敦的指揮才能引起了官兵的強烈不滿。此次遇險之后,章斯敦被解雇,由鄧世昌擔(dān)任“揚威”號的代理艦長。第二天,兩艦離開廣州,再次抵達香港。此時,停泊在香港港口之內(nèi)的英國軍艦升起黃龍旗,鳴放禮炮向中國艦隊致敬。
11月18日,一路風(fēng)塵的“超勇”號和“揚威”號最終到達天津。22日李鴻章率領(lǐng)合班部屬趕到大沽口,登艦視察,并乘“超勇”號出海試航,前往旅順口。當(dāng)日,適逢渤海冬季罕見的颶風(fēng),一時間,“東北風(fēng)狂吼,雪雹并集,巨浪顛簸”。李鴻章及隨行人員在艦上坐立不安,許多人嘔吐暈船。但訓(xùn)練有素的水兵們絲毫沒有驚恐之色,操作如常,給李鴻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回天津之后,李鴻章奏請清廷,為接艦有功人員請功。“超勇”、“揚威”兩艦遠涉重洋,自此之后,“歐洲諸國始知中國亦有水師,群起而尊敬之”。▲
環(huán)球時報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