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婚姻”是一個法律名詞,結婚雙方形成的是法律關系,而戀愛不是。即使戀愛雙方感情再好,在法律上他們依然沒有任何關系。法律并沒有規定戀愛雙方也有相互忠誠、相互扶助的義務。如果其中一方受到傷害,如墮胎或疾病,只要另一方不是故意或者過失侵權,他就沒有法律上的賠償責任。這時候,僅以道德義務來約束是很困難的事。
在本案中,法院認為:戀愛期間,男女雙方所承擔的更多是道義上的責任,屬于道德規范調整的范疇。原、被告屬自由戀愛,原告在戀愛同居期間懷孕,是原、被告的戀愛觀偏差所致,并非任何一方的單方責任。原、被告無合法夫妻身份,不具備我國計劃生育法規所要求的合法生育條件,原告依法終止妊娠,是其義務。但是,對原告終止妊娠所需費用和必要的營養費,被告應適當予以幫助和補償。故此,法院判決被告李勝賠償原告劉娟1000元人民幣。(文:王念一 圖: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