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er
從最初簡單的文字顯示到現在絢爛多彩的3D畫面,作為PC中的重要部件——顯卡走過了幾十年的精彩之路。從本期開始我們將帶你進入這個奇妙而充滿樂趣的故事,首先我們從早期的圖形核心發展開始講起……
橫平豎直的2D時代——早期圖形核心發展
在70年代,計算機還是神秘物件,使用者也多為專家或者專業的計算機操作員。由于應用范圍狹窄(價格太高無法普及),因此在專家們的眼中,只要計算機具備更快的計算速度就行了;另一方面,那時計算機性能相當差,沒有多余的資源運行華麗的特效。夸張點說,類似Vista的“Aero”特效的計算,在那個時代差不多需要動用巨型機才能完成。人們對于顯示性能從無到有的需求催生了顯卡,而接下來對絢爛視界的更高要求也讓顯卡從系統中的雞肋產品,發展到現在成為計算機中必不可少的數據處理中心。用更為經典的解釋來說那就是用進廢退。
到了8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大公司的員工們開始接觸電腦,并進行諸如函數圖像的繪制、表格或者工程圖樣等工作,這都需要2D計算加速。再加上一些圖形化操作界面的出現,人們對計算機的顯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顯卡也就這樣走上了PC的舞臺。第一款顯卡是藍色巨人IBM在80年代發布的IBM 8514,這是第一款擁有2D加速功能的顯卡。
相比IBM 8514的曲高和寡,真正在市場上大賣、并具有代表性的2D顯卡則是S3 Graphics在1991年發布的S386C911(之所以取名911,是因為S3認為他們的顯卡和保時捷911一樣迅捷),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個人電腦顯卡,也是電腦顯卡普及的排頭兵。從此之后,顯卡終于成為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indows 3,X發布后,全新的圖形操作界面既給人們帶來方便,又對顯卡的2D繪圖能力提出了需求。不僅如此,為了方面顯卡制造廠商對WindOWS以及其支持的軟件作出更為出色的優化,微軟發布了基于WindOWS的公開、統一的圖形應用程序接口(API):GDI。統一的圖形應用程序接口的出現,為顯卡的兼容和發展鋪平了道路。
太極生兩儀,2D生3D——3D顯卡早期發展
說完了2D,那么3D顯卡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呢?
3D顯卡絕對是真正的“90后”,并且出生坎坷。由于3D計算比2D復雜多了'而當時的工程師們既要搶時間,又要保質量,因此第一批3D顯卡實際上只是在2D顯卡上加入一些簡單的3D功能。如此操作之下,2D時代最為著名的產品就這樣誕生了——S3 ViRGE顯卡,2D性能非常出眾,不過它的3D性能實在低下,難以令人滿意。
真!3D時1代——3dfx帶來的顯卡狂潮!
由于早期的3D顯卡都是2D擴展而來,性能差、功能少。因此人們很盼望一款強大的3D顯卡來改變這一切,究竟是誰呢?沒錯,正是3dfx 1 1996年11月,3dfx發布了Voodoo。以當時的標準來看,Vood00簡直就是天外來物——高達45M Pixels/s的像素填充率(目前頂級的GeForce GTX 295的像素填充率大概在16100M 10ixel/s左右)、支持如霧化處理、鏡面高光等一系列強悍的3D特效,成為顯卡發展史上的傳奇!
NVIDIA首發告捷!
Voodoo帶給人們的震撼是巨大的。在發布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盡管有ATI的3D Rage系列產品推出,但都沒有撼動Voodoo王朝的地位。但是在1997年8月一切都發生了改變,NVIDIA發布了Riva 128顯卡,人們開始注意到NVIDIA這一個充滿了創造力和挑戰精神的公司。
Riva 128一出世就押對了寶,它提供了對通用API——DirectX 5.0和OpenGL的良好支持。特別是它擁有原生128_bit顯存位寬核心和1條像素流水線,像素填充率提升到了lOOM Pixels/s,其基準性能遠遠將Voodoo和ATI3D Rage拋在身后。由于Riva 128在OpenGL上的出色表現,再加上當時一系列頗為流行的基于OpenGL的游戲,如《Quake》、《半條命》等,更令其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3dfx自然不會甘心,它很快發布了Voodoo 2來證明自己是最強的。實際上從性能表現來說,Voodoo 2非常出色,無論是游戲還是APl支持,Voodoo 2都體現了3dfx應有的水準。不過此時競爭已經展開,NVIDIA也不會善罷甘休,很快TNT、TNT2等芯片橫空出世,性能也大幅度提升。而此時的3dfx,還尚未解決回收板卡生產權利后的板卡產能問題,再加上3dfx拒絕開放自有API G1ide的源代碼,更將游戲開發商推人了DirectX的懷抱。最終,一代梟雄3dfx被NVIDIA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