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雷
其實基-TYukon平臺的筆記本電腦早在年初的CES 2009上就已經亮相,它就是惠普公司推出的Pavillon DV2(以下簡稱DV2)。前不久,DV2終于在國內正式發布了,《微型計算機》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基于AMD新平臺的樣品。對于Yukon平臺的具體表現到底如何,想必讀者跟我們一樣急于了解。而AMD宣傳的“整合3A平臺優勢,將超輕薄筆記本電腦拉下高價神壇”的Yukon是否名副其實,都將在我們的逐步深入評測——為大家揭示。
當然,面對一款新平臺的筆記本電腦現世,其最吸引人的自然就是性能表現。我們也馬不停蹄地從系統整體性能,處理器性能以及圖形圖像性能等幾個方面對AMD的Yuken平臺進行了深入的測試。
整體性能分析
作為整體性能的測試基準,PCMark首先是當仁不讓的評測工具第一選擇。為了更全面地測試Yukon這個3A平臺,我們選擇了最新的PCMarkVantage。測試結果既在我們預料之中,又略略有些讓人意外。
在整體性能上,1556分的PCMarkVantage測試成績算是中規中矩,其性能已經遠強過目前最火的超便攜電腦平臺Atom。尤其是在圖形性能一項上,得益于AMD特別為Yukon平臺打造的Radeon HD 3410獨立顯卡,得到了1213分的不錯成績,這個成績已經接近一般主流八門級顯卡的水準。對于定位在超輕薄平臺的Yukon來說,我們認為這個成績是讓人滿意的,
在windows Vista自帶的性能體驗索引中,DV2的表現也比較搶眼。相比大多數13.3英寸超輕薄平臺的集成顯卡性能,我們手上這款基于Radeon HD3410獨顯的Yukon平臺機型表現出了不俗的性能,尤其是在顯卡性能上,3.9的圖形得分與4.1的游戲圖形得分確實已經勝過我們之前評測過的大多數超輕薄筆記本電腦。
從測試結果來看,作為資源整合的3A平臺,Yukon能以整體較為實惠的價格達到甚至超過之前萬元以上超輕薄筆記本的性能,毫無疑問,其出色的性價比確實讓人稱道。對于那些不滿足于超便攜電腦的孱弱性能,而又追求輕薄極致與便攜的用戶來說,Yukon表現出來的整體性能無疑會讓他們在當前萬元以上價格的主流超輕薄電腦之外又多了一種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處理器性能
本次測試樣機采用的是高端的Athlon Neo MV-40處理器,主頻達到1.6GHz,不過由于擁有512KB的L2Cache,使其性能相比N270有了不小的提升。
從cinebench R10還是wPrime的測試來看,Athlon 64 Neo 1.6GHz的性能都遠強于Atom N270處理器。為了測試的全面性,我們還加入了Super PI評測。在Super PI的測試中,DV2完成1M測試耗時55.648秒,該成績相比AtomN270也有極大的提升。
整體來看這顆處理器在性能上并不遜色,而且遠勝Atom N系列處理器。結合其3A整體平臺的優勢和極高的性價比而言,我們認為它在超輕薄市場上應該有一番作為。
顯卡性能測試
注:我們本次評測中未能拿到集成Radeon X1250顯卡的Yukon集顯平臺,因此對其集顯的性能表現尚未有進一步的深度測試,在后續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補上。
惠普DV2配置了ATI MobilityRadeon HD 3410顯卡,作為在超輕薄平臺上并不多見的獨顯配置,我們也對它的性能充滿期待——它能不能突破超輕薄平臺上一貫的顯卡性能偏弱的缺陷呢?
游戲測試
我們首先使用了兩款主流的網絡游戲《永恒之塔》和《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進行了測試,在低畫質設置下,兩款游戲無論是在主城還是在野外戰斗場景中均能保持25fps以上的游戲流暢度。當將畫質設置為中等時,《永恒之塔》仍能保持20fps~25fps的游戲幀率,能較為正常地進行游戲。不過在《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中,游戲幀率在中等畫質設置下下降到20fps以下,對游戲性有所影響。在隨后進行的《PES2009》測試中,在中高畫質設置下,游戲始終能保持30fps以上的流暢度,完全不影響游戲的操控性。
即使Yukon搭載ATI M0bilityRadeon HD 3410獨立顯卡,但是它畢竟不是專為高性能平臺打造,作為AMD推出的第二套3A移動平臺,Yukon與PuMA的定位是不同的,對于主打超輕薄平臺的Yukon來說,有這樣的游戲性能已經讓人比較滿意了。
3DMark測試
在3DMark Vantage的測試中,ATIMobilitv Radeon HD 3410得到了1426分(Entry模式)的成績,橫向對比得分不到100的Intel GMA950集成顯卡和迅馳2平臺的集成顯卡GMA X4500HD
規劃,高低端Yukon平臺的應用
按照AMD的規劃,Yukon平臺將由高端,中端和低端三個主要平臺組成。其中高端平臺為Athlon Neo MV-40處理器搭配ATI Mobilitv Radeon HD 3410顯卡,實現AMD宣稱的“在移動中體驗真正的高清娛樂”的概念。而中低端市場上則分別是Sempron 210U/200U處理器搭配ATI Radeon x1250集成顯卡,實現“在移動中滿足日常應用”,即一般辦公與高清播放以及一般游戲等應用,很顯然,高端的定位是追求3D性能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填補這一空白,而700--900的得分,Radeon HD 3410的顯卡性能強勁表露無遺,在顯示性能上占有絕對優勢,性能直逼入門級顯卡NVID~A GeForce 9300M GS。
視頻播放性能
在視頻播放測試中,我們選擇了三段不同封裝格式的高清視頻片段,分別是1080p/H 264編碼的《銀河系漫游指南》,1080p/VC-1編碼的《變形金剛》和1080D/MPEG-2 Ts編碼的《金剛》。在關閉ATI Avivo硬件解碼時,DV2也基本能播放這三段視頻,--不過處理器占用率基本達到了90%以上,偶爾會出現停頓的現象。而在開啟硬件解碼之后,處理器占用率下降到30%以下,視頻播放非常流暢,這
A是目前主流的超便攜電腦所無法企及的。
從整個顯卡性能測試的過程來看,ATI Mobility Radeon lid 3410的性-能基本達到了目前入門級獨顯的性能,以我們的評測經驗判斷,其1生能大致強T-Radeon HD 3200,與Radeon HE)3450相比略有差距,與Radeon HD 3470相比
中低端平臺則作為入門級超輕薄平臺,面向無高性能需求的用戶。
AMD Yukon腚位與市場機會
按照AMD的產品規劃計劃認為,傳統的主流筆記本電腦的主要應用是辦公,多媒體以及游戲與影音娛樂,但是相對較為笨重,主流價位在4000—8000元之間。而以前的高端超則大約-~20%-30%的差距。
AMD此舉的意圖也非常明顯——在超輕薄的平臺上實現全高清,并目在游戲性能上努力向主流筆記本電腦平臺的入門級獨顯靠攏,打造一個聳功能“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平臺。無疑,從顯卡性能而言,它是成功的。
測試小結
在完整地測試了Dv2之后,我們很容易能歸納出AMD有信心讓Yukon>中擊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平臺的理由:
填補傳統超便攜電腦與主流超輕薄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空白地帶,彌補超便攜電腦屏幕小,性能差和不支持高清視頻與3D游戲的固有缺陷,在便攜性與全Pc功能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
打破傳統高端超輕薄筆記本電腦“高價低能”的局面,讓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實現近似主流筆記本電腦的1生能,以性價比拉低超輕薄筆記本電腦的價位。
從整個平臺的測試成績來看,Yukon的表現基本讓人滿意,尤其是Radeon HD 3410獨顯的表珊^£它在超輕薄與超便攜陣營中頗有些。鶴立雞群”的味道。對于那些追求極致便攜性與全功能Pc體驗的用戶來說,Yukon這種獨特定位恰恰切中了他們的需求要害:Yukon筆記本在性能上遠勝超便攜電腦,在輕薄便攜性方面比普通筆記本要有優勢,而帶來同樣的全Pc功能體驗,再加上遠低于傳統超輕薄筆記本的價格定位,Yukon平臺確實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
不過對于超輕薄平臺來說,Yukon平臺在功耗控制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如目前高端的Athlon NeoMV-40的TDP達到了1 5W。在我們針對DV2的測試中也發現,在持續使用1小時后,鍵盤左側區域和腕托左側的溫度接近了42攝氏度,底部處理器處的溫度接近46攝氏度。雖然對于一款配置了獨立顯卡的12英寸超輕薄筆記本電腦來說,這個成績實屬不易,但我們認為,要更進一步提升Yukon平臺的競爭力,需要改進處理器的制程,以進一步降低Athlon Neo處理器的功耗并增強性能。
輕薄筆記本電腦主要應用則是辦公與照片處理等多媒體應用,便攜性佳,主流價位在萬元左右。對于超便攜電腦來說,它更像是一d-I具,用于簡單的上網,聊天與收發郵件等應用,主流價位在3000元左右。而Yukon的出現剛好能夠填補主流筆記本電腦與超便攜電腦之間的那段空白——在11~13英寸的區間內,構建一個3000--6000元價位區間的低價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市場,而且能帶給用戶“全功能PC”的體驗,讓用戶在極佳的便攜性基礎上獲得相對完美的性能。混亂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市場,誰爭主流?用混亂來形容當前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市場應該是比較中肯的,因為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個市場,在當前已經有些“一地雞毛”。
1IntelAtom
雖然Intel曾經限制Atom平臺不能用在除超便攜電腦之外的機型上(不能用于10英寸以上屏幕的機型),不過似乎Intel對此的堅持也有些虎頭蛇尾,執行力度并不太夠。一時間,市場上出現了不少11.12甚至13.3英寸的Atom平臺的筆記本電腦,而Intel對此似乎也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2Intel CULV
—直以來,低電壓版的移動處理器(ULV CPU)都是Intel決戰超輕薄平臺的秘密武器,從奔騰,賽揚到如今的酷睿處理器,無一例外。低電壓版處理器的好處就在于極其優秀的功耗控制,但是相對地,在性能上則進行了一些折扣。
3NVIDIA翼揚
坦白地說,翼揚(ION)并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平臺,畢竟NVIDIA不能像Intel那樣做到“All Intel Inside”,也無法如AMD般潛心研究自己的3A平臺,沒有自身處理器的支持是翼揚平臺的最大缺陷。
4AMD Yukon
3A平臺的整臺是Yukon最大的優勢,從芯片組到處理器的完全自身整合讓Yukon在硬件兼容性上得到了最好的保證。同時,ATI Mobillity Radeon HD 3410的顯卡性能也勝過Intel GMA 950和X4500HD。
總的來看,對于當前的超輕薄平臺來說,Intel的優勢在于功耗的控制和處理器的執行效率,但是偏高的價格和較弱的顯卡性能則成為它的短板;NVlDIA的翼揚平臺在圖形性能上取得了較大的突破,頗具創新意義,但是目前只支持Atom處理器的狀況使其在超輕薄領域的前途也不太明朗。我們認為,很大程度上,翼揚是否能占據一席之地還要看Intel對它的“支持”程度;最后說到Yukon,其優勢非常明顯——完整的3A平臺、不俗的顯卡性能和極具誘惑力的性價比,只要有下游OEM廠商的大力支持,Yukon在市場上獲得成功是理所當然之事。不過,還是那句話,AMD還需在功耗控制進一步下功夫,不斷改進Yukon平臺的性能,才能保證在超輕薄市場立于不敗之地。
MC點評我們認為,AMD的意圖并不在于要用Yukon去搶奪超便攜電腦市場,而是瞄準了ThinkpadX300以及VAIO Z/TT等所占據著的高端超輕薄市場。Yukon的目的。只是將目前處于高高在上的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往下拉。以主流的價位享受超輕薄的便攜性和主流筆記本電腦的性能,這就是Yu-kon想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從我們的全面測試結果來看,Yukon所表現出來的性能基本達到了其預設的目標。就這一市場而言,目前還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擺在AMD面前的機會是巨大的。而測試顯示Yukon也具備開發這一空白市場的能力,配合AMD一貫的追求性價比的路線,我們認為Yukon的市場機會不小。Yukon身負AMD開拓平價超輕薄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重任,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如何才能開拓出自己的空間?或許除了下游OEM廠商大力的支持與AMD自身的執行力外,自己產品的不斷完善和進化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
不過,我們還是非常欣喜地看到AMD能在一家獨大的局面下勇于作出自我創新與自我挑戰,而且我們完全相信Yukon抓準了市場,并且也有能力去沖擊這個市場,接下來的事情。就要看AMD的行動步伐與推廣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