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銀
十七歲的冬季,青春明媚張揚,青春疼痛憂傷。沒有了暴風驟雨般的熱情與不羈,沒有了百花盛開般的絢麗與芬芳,沒有了夏日陽光般的燦爛與溫暖……
是誰在輕聲詠嘆青春的哀愁?是誰在高聲呼喊青春的迷茫?是我,在歲月的滄桑中嘆息,在日復一日的單純與失落中嘆息。
——題記
我自私,我放縱。十七歲,我站在青春的最高處,瞭望我走過的風雨。
自私與放縱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這樣的代價,我想我是永遠也負擔不起的。總會隨風而逝的是時間,總會不遇而安的是冷漠。別人的不信任或是我的不誠懇,在我心里,越想越逼真,越想越深情。簡單又復雜,羨慕又嫉妒的心情,卻始終低著頭,在某個角落悶悶不樂地看郭敬明寫的悲傷的小說。
傳說上帝造人的時候,為懲罰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便把一個人撕成了兩半,讓他們迷失在人群。只有找到另一半,他們才能合成真正意義上的一個人,才能獲取幸福,否則,只能痛苦終生。然而,茫茫人海,我們找到另一半的概率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但從世間許多不完滿的愛情來看,似乎很少有人能夠找到自己的那一半吧!
從繁華的街道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累得不成樣子。點燃一支名謂“黃果樹”的香煙。有種不遇而安的感覺,也像是在拼命的躲避。冷漠的煙在我嘴唇邊緣燃燒,消耗我失落的孤單。十七歲,能否隨夢而飛?模糊的雙眼,我站在煙霧后面,在暗黃的空氣里安靜地等待,等待我在水一方的伊人出現。
遠遠看去,你走在他的背后。你身穿牛仔,看見你還一樣可愛迷人的難掩的笑,自己的蒼白更清晰地被無限制放大,涌動著孤立的心靈。這個雨夜黃昏,如同逝去的某個冬天的夜晚。來了,走近了。你不敢多看我一眼,你已經有新的人選填補了你那失落的漏洞。你身上的熟悉的味道,觸及我最深情的心有靈犀。一樣的打扮,一樣的香味。關于我們的有過,或許會因光陰逝去而淡腿,彼此離開只會越來越遠。無論怎么看你,你決心已定地要離我遠去,走在他的身邊。我知道我沒有給過你最唯美的幸福,我沒有給過你最完滿的甜蜜。犯下的錯,彼此都不會原諒。手牽手,不回頭,消散在人群。
你不說我也知道,就算你說了我也懂,我只想讓你看見我在為你哭泣。關于過往,我只會懷舊不會守舊。在別人面前,相信你仍然還是難掩的笑容。所有的嘲笑當作沒有。雨中漫步,黃昏淚流,我們不會在傷悲……分開后,各自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另一半。看著你走,我不會再作一次最深情的挽留。你走之后,我會尋找你的替補。簡單又復雜,羨慕又嫉妒的心情,依然始終低著頭,在某個角落悶悶不樂地看郭敬明寫的悲傷的小說。靠小說來打發空虛的時間,被老師提醒無數次,可是沒用,因為我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還找不到心靈的歸宿。像是一條河流,洶涌奔騰的東流去。于是,整個冬季,沒有寒風,沒有冰雪,我愛上了郭敬明最悲傷的文字。我也是個孤獨的孩子,在小說里,我看到了你們女子夢寐以求的慰藉,我看到了我悲傷的影子。找到了和你相似的孩子,聽到了最美好的心聲,于是,我把這樣一個與你如此相似的女子當作我的另一半,我也一樣的找到心靈的慰藉。
借著夜里的走廊路燈,在這空虛無助的光陰里,我看完了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寫意的憂傷成了我每天冷漠與自私的玩笑,學小說里面的他們一樣生活著。所有關于青春的秘密,都被郭敬明那小子洞穿,而后他又一個一個將它們溫柔地撕碎。如此的懂我們的青春,如此地懂得釋懷。愛上了他的文字,迷失了自己,習慣了一種詩句的表達。眼淚像是一條河,而詩句的表達卻成了我治療所有創傷的妙藥。
不再是做夢的孩子。藏在冬季里的眼淚,被葬送在高山最深處,已漸漸被風干,它已經蛻變成了你的明媚與我的堅強。把青春推向高山,在那里,高處不勝寒,尋找我們的另一半,葬送在那里的青春也不勝寒。憂傷流失,逝去的青春,在寒風中不勝寒!
指導老師:邱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