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困境買一份“保險”
司機老王從縣城載一批乘客去山村,途中,汽車在海拔4800米的山上拋錨,老王笑著安慰乘客們:“大家不要著急,我可是買了保險的哦!”乘客們暗笑老王的迂腐。傍晚時分,一輛開往縣城的面包車經過此地,一位年輕司機走了出來,和老王打招呼,接著小聲地說了一通后開車走了。晚上12點,山上寒氣逼人,這時傍晚經過的那輛面包車回來了。原來,年輕司機到縣城帶了維修工具和配件趕了回來。車終于修好了,因為老王年紀大了,而前面的路況不好,所以由年輕司機來駕車。

路上,年輕司機告訴乘客們,他和老王認識才一年,但他們之間都會相互幫助,一年前就在這條路上,老王為年輕司機推了15公里路的車。老王跑了20年的運輸,幫助過的司機不計其數。聽到這里,旅客們紛紛想起老王之前所說的話:“我可是買了保險的哦!”原來,他就是靠平時樂于助人為自己未來的困境買了一份“保險”。
(作者:付交煌;推薦者:藍獻偉)
愛的玄機
爺爺和奶奶都80多歲了,有時神志不清,連兒孫也認不太分明,好幾次他們互相指對方發問:“這是誰呢,一直呆在我身邊?”過一會兒,似乎又清醒了,奶奶便翕動著干癟的嘴巴開了口:“你呀——老頭子,那一次你送我的羊皮,我用來做一件夾襖,穿了這么多年還沒見爛哩!”也不知爺爺到底聽清沒有,接過話茬就說:“還說呢,老婆子,那天你給我的兩個青杏,我吃到現在還酸牙!”
兩個老人每日都旁若無人地重復這幾句話,表情安然祥和,平靜得像是什么也沒發生過。歲月是無法消磨掉人們心中愛的記憶的,縱然是一點點,只要是真愛,便意味著地久天長。
(作者:佚名;推薦者:韓心)
三碗茶成就一代名將
日本歷史上的名將石田未
成名之前在觀音寺謀生。有一天,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熱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時,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溫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熱的茶,當豐臣秀吉要第三杯時,他卻奉上了一小碗熱茶。
豐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釋說:這第一杯大碗溫茶是為解渴的,所以溫度要適當,量也一定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熱茶,是因為已經喝了一大碗不會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溫度要稍熱,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則不為解渴,純粹是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熱茶。
豐臣秀吉被石田的體貼入微深深打動,于是將他招入自己的麾下,使得石田成為一代名將。
(作者:佚名;推薦者:任一)
賣 破 綻
不久前,王經理在旅游區新接手
了一家土特產店,主要以接待團隊游客為主,雖然全場九折優惠,但生意不好。
王經理有個朋友很有經營頭腦,他自告奮勇來幫王經理出主意,他先去店里轉了轉,不一會兒,那朋友回來了,說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空手的顧客在出口那兩排貨架前都不約而同地停下,拿起貨物不停地比較,然后幾乎都會拎一些來到收銀臺,不一會兒那兩排貨架就空了。那貨架上放的是“癟殼貨”,原來前幾天新進一批商品時,有幾箱貨在運輸途中受到碰撞擠壓,外包裝有了不同程度的皺褶或凹陷,只好將這些貨在九折基礎上再降價處理。
然后,那朋友讓王經理帶幾個人到倉庫,調出一批貨來,或擠,或壓,硬是把它們完好無缺的外包裝弄得皺褶不堪,忙完這一切,那朋友還鄭重地建議:專門指定一名銷售主管,要緊密跟蹤,隨時保證“癟殼貨”的供應,同時取消全場九折銷售方案,“癟殼貨”比正常貨優惠15元左右。
這一招果然比直接打折奏效,直接帶動了全場的銷售,王經理禁不住連聲夸贊那朋友,朋友說了這樣一句頗有哲理的話:“你以為開店就是賣貨啊?還要賣些破綻呢!”
(作者:陳穆)
(本欄插圖:安玉民梁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