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明 田俊才
遵循鄧小平“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指示,根據“五五”普法規劃和建立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青少年法制教育網絡的要求,周口市川匯區司法局緊密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利用本系統的人力、物力資源,切實加強青少年校外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努力推進法律知識教育和法治實踐教育相結合,探索出了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機制、新途徑。
一、全力推進法律進校園工作,營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政法單位聯動機制
周口市川匯區司法局在“五五”普法規劃實施之初就面向未來,堅持以提高學校法制化管理水平為目標,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質為重點,啟動了法律進校園系統工程。先是協同區政法委從區直政法單位精選89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法制教育的公、檢、法、司干警,擔任全區104所中小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然后組織全區百名兼職法制副校長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兼職法制副校長的法律水平,使全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為了使學校法制教育緊貼法制教育綱要。組織法制副校長針對目前校園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識誤區進行調研,然后認真編寫法制講稿。依法治區辦公室統一對法理邏輯嚴緊、生動活潑、以案說法的講稿收集整理,然后打印成冊,分發給法制副校長講課使用,做到了法制教學的規范性、針對性。法制校長根據法制教育綱要要求,結合全區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活動,適時對青少年學生開展法制教育,使廣大師生掌握并了解開展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的重要意義,積極檢舉揭發犯罪線索。為了給學校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法制副校長在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每月到學校了解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發現問題及時與有關部門協調處理,有效預防和遏制不法事件的發生,教育師生樹立依法維權意識,推進了學校依法治理工作的開展。
據統計,一年來,全區政法干警在中小學作法制報告258場次,受教育師生達13余萬人次。為學校解決周邊治安問題拆除黑網吧6處,搗毀黃色錄像廳2處,治安處罰破壞學校教學秩序4例,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6例,有效保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政法聯動教育機制。
二、切實加強社區“五個一”工程,推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區與學校互動機制
社區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尤為重要。為此,川匯區司法局以服務社區建設,規范社區管理,參與社區服務,保障社區穩定為目的,以提高街道社區居民法律素質為核心,以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為重點,全力構建社區法制教育“五個一”工程。一是在每個社區街頭顯著位置設置一個法制宣傳欄,將與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定期載入專欄,結合具體事例以案說法,讓社區居民、放學回家的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明法知理。二是在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律圖書室,配置一定法律書籍,免費向居民和青少年學生開放,使社區居民養成遇事問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習慣。三是在每個社區公示一部法律服務聯系電話,為社區居民提供預約法律服務,社區居民一旦發生涉法涉訴問題,由街道法律服務工作者及時登門解決。四是建立一套學法制度。定期上法制課。在每個社區中開辦社區居民法制學校,或在社區學校開辦家長法制學校,開設家長法制教育課堂。由兼職法制副校長利用學校假日定期組織學生家長或社區居民上法制課或由家長學校組織學生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的方法,促進社區、學校、家長互動,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目前永光社區在周口七中開辦的家長學校已取得積極的效果,深受社區居民好評。五是在每個社區建立一支法制教育志愿者隊伍,以人民調解委員會,組成社區普法網絡,通過發放法制宣傳頁、法律服務卡、公布法律服務電話、服務聯系方式等方法途徑,向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民間糾紛調解等便捷及時的法律服務,并在寒暑假期間組織青少年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通過“五個一”工程的構建,建立起川匯區“社區、學校、家長”互動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機制。
三、聚合司法行政工作資源,打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司法系統滾動機制
為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落到實處,川匯區司法局積極聚合本系統人力物力資源,依托鄉辦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社區民調會、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組織,多措并舉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一是組織鄉、辦司法所依據鄉、辦法制教育規劃,定期到社區、學校督導青少年法制教育綱要的落實情況,督促社區各學校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材、計劃、課時”三落實。二是定期組織律師、街道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利用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六一兒童節、法制宣傳月深入社區進行集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定期在社區開辦青少年法制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家長與青少年學生共同學法,通過以案說法,提高未成年學生的學法興趣。三是依托社區人民調解員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當社區居民鄰里之間因宅基地、贍養、勞務發生糾紛、人民調解員組織調解時,可以讓糾紛雙方家庭的學生參加,讓學生在明法析理,案情勸勉中既充當角色調處矛盾又受到法制教育。如陳州社區在調處一宗婆姐弟媳爭房產案時,中學生孟娜參與調解,做母親的思想工作。使爭斗在親情中平息的情況就很耐人尋味。四是依托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組織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鄉辦兩勞幫教組織將社區兩勞回歸人員因何走向犯罪,如何改造自新,重返社會的經歷整理成以案說法的小冊子,在社區法制學校內向青少年學生和學生家長講述,或者讓回頭浪子以身說法,讓青少年學生從最直接,最現實的身邊違法犯罪的事例中直接受到警示教育。通過以上整合司法資源,整體滾動實施的全方位法制教育的措施,置身打造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司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