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春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3—121—01
競賽是教育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教學優勢和特長、增強學生參與意識的一種有效方法。把競賽引入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注意克服競賽與教學相脫離的傾向,使競賽緊緊圍繞教學來進行。在競賽時要盡量做到新穎、小型、靈活。在選擇競賽的具體方法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靈活多樣。
一、按競賽的主題劃分,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
1個人為主題的競賽。在每堂課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靈活多樣的題目類型。如看誰答得最快,看誰總結得言簡意賅,誰能用成語或俗語表達,誰能用小故事或身邊的例子說明,等等。對于參賽的同學,老師應給與評價,并以平時分的形式給予記載。
2以小維為主題的競賽。在教學的必要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以自然組為單位,或以男女的劃分為單位,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產生學生代表(討論時間大約控制在10~15分鐘),進行小組間的對抗賽。通過這種競賽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又能發揮優生的帶動和示范作用,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欲望。有利于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以班級為主題的競賽。思想品德課具有知識教育與品德教育的雙重功能,是科學性和時代性的統一。因此,應抓住社會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開展全年級或全校性的競賽活動,并配合學校政教處和團隊組織,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促進學生的上進心,激發其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二、按競賽的時空劃分,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
1課上操作法。就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是競賽穿插于教學之中。用競賽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并通過老師的評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為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
(1)搶答法。在做各種類型的競賽題時,教師可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比一比看誰做得快,先做完的同學可把自己的答案寫在黑板上,讓老師和同學進行評價。這種做法可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
(2)“多米諾法”。在進行此種方式競賽前,教師要先印發一份選擇題或判斷題試卷,在課堂上先由思想品德課代表叫出4位學生的學號,讓他們到黑板上寫出前5道題的答案,然后在這4位同學中選出一個答得最快最好的同學,讓他來叫出下一組4位同學的學號,到黑板上寫出下5道題的答案,這樣不斷循環下去,直到題目做完,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使學生和老師從沉重的考試和批卷中解脫出來。
2課下操作法。就是在課堂教學時間以外完成,把競賽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通過競賽活動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處理具體問題的實踐之中,并通過老師的引導和示范,使學生的特長和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具體方法如下:
(1)課前論談法。為了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我們開展了課前論談大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具體的做法是:由課代表安排兩個人發言。發言的同學,可以對某一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運用思想品德理論對社會某一事件進行分析,可以談自己學習理論的體會,題目不限,但力爭理論聯系實際。每個學生的發言時間大約在2—3分鐘。全班循環一輪后,進行總結評比,選出優勝者,給予表揚和獎勵。
(2)實踐模擬法。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可在不同年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模擬表演。如模擬法庭、模擬拍賣、模擬退貨等,使學生既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學到實踐中的經驗。
(3)撰寫論文法。為了給學生一個研究的機會,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每學期開展1~2次思想品德小論文競賽,并在評比的基礎上進行公開展覽,使學生的鉆研之風油然而生,寫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迅速提高。
(4)特長展示法。為了給每個學生以參與教育教學的機會,我們可開展黑板報、手抄報、剪報、辯論、演講、時事競賽等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這些活動在配合教育和教學的工作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