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明
據中國黃金協會測算,2008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300噸,從而超過南非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
中國黃金產量持續增長,與一些傳統的產金大國產量持續下降,形成鮮明對比。據中國黃金協會的統計,1949年中國黃金產量僅為4.5噸,1995年達到100噸,2003年首次突破200噸,達到200.6噸,2007年進一步提高到270.49噸。由此計算,自1949年以來,中國黃金產量年均增長7.3%。然而近年來一些傳統產金大國,例如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黃金產量不斷下降,即使最近幾年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持續攀升,也沒有改變產量下滑的勢頭。
1905年以來,南非黃金產量一直占據世界首位,曾一度年產黃金超過600噸,近年來產量連年下降,2002年還在400噸左右,2006年下降到291.8噸,去年進一步下降到272噸,僅比中國多產約1.5噸。多年來穩居世界產量第二的美國,1998年為366噸,到2006年下滑到251.8噸,年均負增長4.57%。
黃金是一種重要金屬材料,是工業生產特別是電子產品生產所需要的一種重要原材料。但是中國的儲量并不高,并且多為小型低品位難處理金礦。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截至2006年,中國探明的黃金儲量僅位居世界第八位,儲量1200噸,而居于第一和第二的南非和澳大利亞則分別達到6000噸和5000噸。中國金礦規模相對較小,其中75%以上為小型礦,且品位較低,相當一部分是難處理的黃金資源。據中國礦產金產量最大的企業紫金礦業反映,其核心礦紫金山金銅礦平均地質品位僅為0.51克/噸。由此可見,中國成為黃金產量第一大國要付出植被破壞、水資源污染等巨大的環境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