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峰
美國總統大選日那天,愿意投票的美國人將把選票投給自己喜歡的總統候選人,這一投票過程稱為普選。在當今年代,投票結束后很快就能知道是誰在普選中獲勝。然而,實際上在選舉日那天投出的選票,沒有一張是直接算到某個候選人頭上的,甚至會出現這種可能:某位候選人在普選中獲勝,但卻把總統的位置輸給了對手。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美國總統大選制度有點特別,最后決定大選勝負的不是選民票而是選舉人票。美國各州選舉人票的數量,與該州國會席位數相等。某位總統候選人在哪個州贏得多數選民票,即贏得這個州的全部選舉人票。這種制度的一個可能結果,就是贏得少數選民票的總統候選人反而取得最后的勝利。
例如,甲、乙兩人競選總統,假設只有大小兩個州,大州有100張選民票,10張選舉人票;小州有10張選民票,1張選舉人票。兩位候選人贏得選民票的情況如下:
甲在大州得51張,在小州得0張,共51張;
乙在大州得49張,在小州得10張,共59張。
顯然,乙贏得的選民票比甲多。
再看選舉人票。由于甲在大州贏得多數選民票,因此他贏得大州的全部選舉人票,即甲得10張選舉人票;而乙贏得小州的全部選民票,即乙得1張選舉人票。甲贏得的選舉人票比乙多。最后結果是甲贏得大選。
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