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內斯托·蘭多諾 陳春利
對于那些為美國軍隊或者西方公司擔任翻譯的伊拉克人來說,摘下臉上的面具就意味著死亡。
他們戴著防彈頭盔,臉上蒙著黑色面紗,或者戴著寬邊墨鏡,用一頂巴拉克拉法帽把整個頭蓋得嚴嚴實實。他們不是恐怖分子、反美武裝人員,也不是政府通緝的罪犯,而是為美國軍隊或者西方公司擔任翻譯的伊拉克人。
2008年11月,美國軍方發出禁令,禁止為美軍做翻譯的伊拉克人戴面具來掩飾自己。“巴格達的安全局勢已大有好轉。”一位美軍官員說。
要么離職要么被殺
在伊拉克,為駐伊美軍服務的伊拉克翻譯被不少同胞指責為“間諜”或者“叛徒”。過去5年里,將近300名伊拉克翻譯由于為駐伊聯軍服務,而遭到綁架、拷打甚至謀殺。面具禁令出臺后,立即有翻譯辭職。沒有離職的翻譯則不得不摘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這些人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害怕自己和家人被極端分子暗殺。
現年23歲的馬吉德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他原來很樂意為駐伊聯軍當翻譯,一度還引以為榮。然而,伊拉克出現反美武裝后。人們開始痛恨駐扎在伊拉克的軍隊。伊拉克翻譯的處境也開始變得危險。
“實施面具禁令幾個月之前,就有一個在辛格勒營部工作的翻譯被人綁架。在遭到一系列慘無人道的蹂躪后,他被殺害。”駐伊美軍某部連長愛德華說,“雖然在這幾個月時間里,一些極端組織的勢力大幅減弱,但是仍會有人盯著那些開始不戴面具的翻譯。”
杰克(化名)現年24歲,他在巴格達東部的美軍基地工作。“當我被告知再也不能戴面具時,真的非常絕望。”杰克說。因為沒戴面具工作被認出。他的家人差點被殺害。禁令下達后,杰克第一次外出巡邏就“中招”被“壞人”認出。“我剛回到家,我媽媽就一臉驚恐地告訴我,有人在房子附近向屋里開槍。”杰克至今還心有余悸,“我媽媽差點中彈。”美國軍隊剛入駐伊拉克時,他的父母曾經驕傲地告訴親友,他們的兒子是美軍的一名翻譯。
翻譯不好當
現年36歲的聯軍翻譯A.J.已經斷斷續續為聯軍工作了5年。他坦言并不想放棄這份工作,不過也會為保障自身安全采取一些措施。因此,在實行面具禁令以后,他和其他尚在崗位的翻譯一樣開始留胡子,并戴上滑雪防護鏡。“其實駐扎在這里的軍隊非常需要伊拉克翻譯,這里的翻譯人數甚至比美國人還多。”A.J.告訴記者。他本人因擅長速記而經常被“委以重任”。
“伊拉克人給美軍當翻譯是要有勇氣的。”前美國國際發展署駐伊官員說。
自2003年以來,伊拉克翻譯在公路交通、政治歷史方面給美軍提供了巨大幫助。他們也在促進和解、遏制極端分子的勢力以及保障社會安全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每年仍然有很多人被徒步狙擊手殺害、在街邊爆炸中身體被炸成碎片、被極端分子侮辱為叛徒。
很多翻譯過著雙重生活,即使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他們也不敢說出自己真正的工作。在伊拉克,一個由反美什葉派教士領導的組織會收集并散發翻譯們的照片。“一旦有人拍到或是拿到翻譯的照片,他們就會把照片散發到別的地區。如果不戴面具的話,我們真不能工作了。他們認出我的話,還會殺了我的家人。”一名翻譯說。
美軍不管死活?
很多翻譯認為,讓那些為美軍服務的翻譯們摘下面具,是美軍高官對巴格達局勢非現實的幻想。而事實卻是,巴格達依然是個危險重重的城市。在巴格達南部一個居民區工作的杰瑞米·辛格勒說:“這對伊拉克翻譯來說可是生與死的事。我認為他們戴著面具沒什么不好,為什么要拿為我們工作的人的生命開玩笑呢?”
美軍發言人施蒂夫·史道爾在一封郵件中說:“我們是專業化的軍隊、正規的機構,不用通過戴面具的形式來掩蓋身份。”他對伊拉克翻譯做出的貢獻和犧牲表示感謝,并認為對新規定不滿的人可以去尋找別的工作。“我不知道禁令發布后,有多少被辭了。有多少人辭職了。”史道爾說,“即使這樣,找到足夠的筆譯或日譯還是沒問題的。”
有美國媒體報道稱,面對越來越多離職翻譯提出的避難申請,美國國務院迫于國會的壓力,于今年推出一系列新的移民簽證項目,試圖為伊拉克翻譯“多做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