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酵床養豬+牧草種植
投資規模:10萬元。建造面積為120平方米的發酵床。牧草種植面積為1334平方米(2畝)。飼養規模為每批豬80頭,全年飼養3批,共240頭。年效益3萬~5萬元。
實施計劃:建造一個全新的、面積為120平方米的發酵床豬場需要投資約1.6萬元(如果是對舊房或舊欄舍進行改造,成本將減少一半以上),按使用年限8年計算(房子可使用10年左右,墊料至少可使用4年以上),年平均支出建造成本費用2000元。每批80頭豬飼養到100公斤需要仔豬、飼料等成本約88000元(1100元/頭×80頭=88000元)(飼料一般是可以賒賬的,可以先付一半的貨款)。育肥豬收購價格按13元/公斤計算,每頭豬可以獲利200元左右(如果結合糟渣發酵、農家飼料、自繁自養,則利潤更高),扣除疾病、死亡損失和牧草種植成本,保守估計,年利潤3萬元以上沒有問題。如不采用發酵床,則管理費用、成本、疾病和死亡率將增加,利潤會減少一半(傳統水泥池規模飼養每頭豬的利潤一般只有100元左右)。
此養殖模式比傳統養殖模式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適宜種植的牧草品種很多。直接鮮喂黑麥草、紅薯藤等菜葉,或將新型皇竹草、臺灣甜象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下或切碎加入飼料中飼喂。牧草可以占到飼料總量的15%。
2.發酵床養雞+牧草種植
以200平方米發酵床為例,發酵床的建造成本約1萬元,可以使用6年左右,飼養4個月出欄的土雞,每批可以飼養1000~1300只雞,年飼養3批。雞苗和飼料成本18元/只左右,資金少或初次創業僅需投資20000~25000元。發酵床養雞效益要好于傳統規模化養雞,每只雞的養殖利潤一般在5元以上,最低年利潤可達15000~20000元,扣除1年1650元的折舊費(按建造成本1萬元、使用6年均攤計算),如果結合使用廉價的發酵飼料、優質牧草、農家飼料,則利潤更可觀。
如果飼養閹雞,200平方米發酵床可以養殖1000只左右,年出欄兩批,綜合成本為27元/只左右,每只利潤10元左右,如果結合低成本養殖,則效益更加可觀。
如果實行半放養模式,則可以適當增加飼養數量。
雞不適合飼喂紅薯藤,飼喂黑麥草最好,其次是臺灣甜象草,兩個牧草品種可以錯開種植,保持四季牧草供應。牧草可以占到飼料總量的20%。黑麥草直接飼喂,甜象草直接飼喂或切碎拌料飼喂均可。
3.發酵床養鴨[以養殖北京鴨(櫻桃谷鴨)為例]+魚塘+牧草
鴨子養殖周期短、見效快,可以根據場地和資金情況快速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在低價或淡季時暫停養殖也非常簡單。
200平方米的發酵床養鴨大棚的建造成本約為1萬元(包含人工費。如果是自己建造或舊欄改造,則成本更低),一批可以養殖北京鴨600只(麻鴨1000只)左右,投資1.3萬元即可進行養殖生產,45~50天出欄一批(也就是說,從開始購買鴨苗飼養到體重3.5公斤出欄時只需要45~50天),料肉比約為2.2∶1(麻鴨約為2.8∶1),需要飼料約15元,鴨苗價格1.3元,綜合養殖成本19元左右,肉鴨市場批發價在每公斤6.6~7.0元,每只肉鴨的銷售收入在23元左右,利潤約為4.5元,扣除1~1.5元的死亡等因素損失,每只鴨子平均利潤約為3元。
養殖一批(600只)鴨子,利潤為2000元左右,一年至少可以養殖6批,一個200平方米的發酵床養鴨,年利潤可以達到10000元(扣除了2000元發酵床建造折舊費)。
如果建造2000平方米發酵床養鴨,年利潤就是10萬元。
牧草需要切碎飼喂,并可以占到飼料總量的30%。
計算利潤前,可以自己到當地農貿市場了解一下行情。
除了上述三種模式,其實還有其他養殖模式可操作,如發酵床養蛋雞+牧草+蠅蛆、養鵝+牧草、豚鼠+牧草+蚯蚓、特種水產(蛙、甲魚等肉食性水產動物)+蠅蛆+蚯蚓+牧草(飼喂草魚)……實施項目是多種多樣的,投資者可以到當地的農貿市場進行充分了解后再實施。
如果條件(場地、資金、市場)允許,建議實施多個項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吊死在一棵樹上”。比如,可以同時養豬和養鴨,其中養豬周期長、投入大,而養鴨投入少、見效快(不到兩個月),這樣不僅在短期內有收益來源,最關鍵的是萬一其中一個項目遇到天災人禍(爆發性疾病需要捕殺、特殊疾病、市場低迷、中毒等)而造成嚴重虧損,還有另外的項目有收益,不會導致馬上沒有了任何的收入來源。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成功的企業基本都是多種經營、多個項目的原因。(廣西 蔣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