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寒
2009年,會有一批風險投資機構消失,但是存活下來的必然會成為勝者。
時至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對于金融海嘯的嚴峻性難以置信,畢竟華爾街用了20年的時間建造起所謂的金融創新。但這一事實已經波及了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包括VC。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新—輪的洗牌中,每一家VC都在緊鑼密鼓地備戰,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夠將主動權把握在手中。既要對抗危機,又要尋覓機遇,對于每一個弄潮兒都是能力與技術的雙重考驗。
《沉思錄》中有一句話:“請看那些所謂的偉大的人物,他們現在都到哪里去了?都煙消云散了。”曾經,美國也有多如牛毛的風險投資機構,然而,經歷了幾輪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存活下來的就是王者。
危機從來都是重新崛起的契機,弱者已經受沖擊而沉淪,強者必將應時而起。然則,弱者何以為弱?強者又何以為強?那些經歷過幾波大浪淘沙的勝利者.又有著何種共同的“基因”?
我們關注,2009年,戰戰兢兢和乘風破浪中,誰將成為這一波危機過后的“剩者”。
誰還有彈藥
“我認為VC行業已經從根本上出現故障。”The Funded創始人Adeo Ress說。
如今談及風險投資行業,得到更多的是負面消息。事實是,很多業內人士已經不再有耐心和毅力。觀察人士認為,2001年互聯網泡沫之后,整個風險投資行業之所以能夠迅速恢復元氣,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末創立的大量新公司,都將他們糟糕的表現歸咎于互聯網泡沫,而投資者對于這種辯解的認同導致風險投資機構獲得了更多的資金。
2008年中國經濟形勢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資本市場從過熱急劇轉冷,IPO活動停滯,風險投資基金退出渠道受阻。在這種情形下,風險投資的募資市場也出現了大幅的波動,總體呈現先揚后抑的態勢。
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募集完成的基金總共117支,募集總金額為199.17億美元。已經完成募集的基金中,基金數量從第二季度的52支下降至第四季度的8支,下跌幅度達84.6%。完成首輪募集基金和開始募集基金也表現出相似的趨勢,基金數量分別在第二和第三季度達頂峰后迅速回落。進入2009年1月之后,募集基金的規模持續大幅減少,僅有1支基金開始募集,目標募集總金額2.93億美元,同比下降高達95.1%。
即使經濟環境不好,風險投資人也并沒有停下尋找優質項目的腳步。目前他們的問題不是沒有好的項目.而是缺乏資金并且募資困難。即便在成熟市場中,也是如此。成立于1995年的Boulder Ventures曾經在2007年募集了6200萬美元,但是并沒有達到當初預計的8500萬美元至1億美元的目標。Vista Ventures自2000年之后沒有再進行募資,現在已經將希望寄托在政府支持上。而美國科羅拉多州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Centennial ventures自2002年完成了3.41億美元融資后,就再沒有任何動作,如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風險投資機構的未來都是如此黑暗嗎?也未必。即使是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已經破滅之時,德豐杰合伙人TimDraper也一直保持樂觀,他認為風險投資將維持強勁,甚至可能增長。這個觀點在此后幾年確實得到了證實。相應地,今天也不應該過于悲觀。
能夠存活的VC,自有其出眾的特質,最重要的就是彈藥充足。縱觀目前的風險投資市場,只要沒有停下投資步伐的,都是在近兩年成功募集到新基金的,彈盡糧絕的仗從來就不能勝利。紅杉中國連續兩支總金額高達7.5億美元的基金以及首支1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德同資本3.55億美元的二期基金、金沙江創投兩支共5.8億美元的基金、霸菱亞洲第四支15.2億美元的私募基金、麥頓投資3.2億美元的二期基金等,確實讓投資人們不必在寒冬中瑟瑟發抖。這些基金的合伙人們表示,截止到目前,大部分基金不過才投資了基金總數的15%,資金的充足解除了后顧之憂。
然后是管理人員的穩定。“德同資本第一支基金是在2000年募集的,然而9年之后的今天我再回頭望去,當年的人有90%都已經找不到了。”德同資本的主管合伙人田立新對記者表示,“這種幸運,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的投資回報非常好,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團隊非常穩定。”
人的因素是風險投資機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擁有一支長青的團隊,才能夠有長期的合作。德同資本的兩位創始人田立新和邵俊一起在美林證券共同從事投資銀行工作,還共同創立龍科創投,長期的合作培養出今天的默契。
基金年限也是非常重要的。紅杉資本合伙人周逵提示,“目前有一些基金。希望追逐短期利益,因此它們的基金年限也比較短,這在當下是很難抵御金融風暴的,堅持長線投資才是風險投資必須堅定的理念。”作為保守的方式,還要看住現金。
隧道里的人,看未來
盡管已經進入經濟下滑周期,但是資本市場還需要運作,資本還需要流動,風險投資人的腳步還需要繼續。資金的儲備、年限設定以及管理團隊的合作,對于目前的投資人來說只能算是先天條件。想要在衰退中生存下來,未來如何操作才是重頭戲。做投資,最大的籌碼是心態。北極光創始合伙人鄧鋒表示,“投資不是為了抄底,企業的運營效果與盈利模式才是我們更加看重的。”紅杉中國的周逵也有相同的觀點:“紅杉中國在今后還會保持一貫的投資步伐,不會因為市場的波動而改變,風險投資需要的是激情而不是激動,長線投資才能夠穩健。”
“我們都是在‘隧道里工作的人,只有等到車走出‘隧道才能見一下陽光,才可以笑一笑,但是接下來又會進入另外一條‘隧道,更多的時間我們需要在黑暗的‘隧道中度過。”麥頓投資董事合伙人邱立平笑談。
目標企業的選擇也在回歸到傳統。調查發現,2009年,更多的投資人愿意將目光放在教育、醫療、快速消費品等不容易受到經濟周期影響的領域。“紅杉中國一直都在關注教育領域,在最近的兩年已經投資了四家教育企業,做出這樣的戰略部署,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領域比較穩定,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如今市況下更需要修煉好內功。“外部的經濟大環境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我們也沒有辦法預估到下面會發生什么,所以做好內功是我們需要努力的。”田立新表示。
邱立平也認為.投資只是一方面。沒有退出的項目現在正需要投資人的幫助。“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投資的‘筐里都會有‘爛蘋果。那么現在首先就是要把‘爛蘋果全部清理出來,扔掉或者削掉爛掉的部分。再有就是要幫助我們投資的項目避免風險,躲過這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