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基斯坦、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杜秉文 紀雙城 青木 ●本報記者 胡笳 王娜
中印等多個亞洲國家26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力挺斯里蘭卡,否決了西方國家要求斯里蘭卡政府全面調查戰爭罪行的提議。法新社稱,此事彰顯亞歐國家在斯里蘭卡問題上的分歧。最近一段時間,西方再次提高了與亞洲國家人權沖突的級別。除斯里蘭卡外,巴基斯坦政府被要求取消對塔利班控制區的宵禁,緬甸政府被要求釋放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這一輪西方打頭陣的又是歐洲。由于這些被盯上的國家或分布在中國周邊,或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對這些國家的人權批評有時就會拖上中國,要求中國向這些國家施壓不時成為西方輿論的訴求。這也使得西方與中國的人權糾葛逐漸沖出中國邊界,變得愈加復雜和難以理清。
歐洲人權大棒砸向亞洲
CNN網站26日首頁刊登的新聞幾乎出成了亞洲專版,頭條新聞是朝鮮核問題,另外前三條新聞一度是“斯里蘭卡要叛軍支持者投降”、“數萬巴基斯坦難民生活比地獄還糟”,昂山素季在緬甸出庭。這三條新聞的主題大同小異,都是人權。
在斯里蘭卡政府19日宣布徹底擊垮“猛虎”組織后,歐盟迅速呼吁對內戰中殺害平民事件進行戰爭罪行調查,雖然歐盟內部也有人否定“猛虎”組織,但更多矛頭還是指向斯里蘭卡政府。法新社26日報道說,瑞士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提議,要求斯里蘭卡政府對內戰中的戰爭罪行展開全面調查,斯政府對難民潮的處置及水資源提供等問題也要受到調查。法新社稱,這一提案得到30多個西方國家支持,卻遭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及斯里蘭卡等國反對,這些亞洲國家在他們提出的另一份提案中稱贊斯政府處理難民得當,該提案還呼吁聯合國機構繼續與斯政府合作。法新社說,亞歐兩陣營正努力就兩個文本達成共識,如最終未能達成妥協,斯里蘭卡一方提出的決議草案就將呈交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討論,因為這一草案比瑞士提交得早。
26日,巴基斯坦政府軍與盤踞在斯瓦特河谷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的決戰仍在繼續,在巴國內,有反對黨認為政府發動這場圍剿僅僅是為了順從美國的意思。然而由于這場沖突引發了百萬難民潮,巴基斯坦反而成了西方指責的對象。雙方交火20天來,逃避戰火的難民一直是西方媒體密集關注的人群。由于人數太多,巴政府無力集中足夠資源提供他們所需的帳篷、食物、水和藥品。西方媒體突出報道難民的悲慘境遇和怨氣,巴基斯坦政府因此陷入意想不到的被動中。“人權觀察”組織26日要求巴政府必須解除對斯瓦特河谷的宵禁,否則將引發更大難民危機。
在緬甸,正在受審的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26日首次出庭。多年來,緬甸政府因關押這位反對派領導人飽受西方詬病。2007年9月爆發的十萬緬甸僧侶大游行也曾引起緬甸軍政府與西方的對抗。在26日閉幕的亞歐外長會議上,昂山素季的命運成了一個焦點。據瑞典媒體報道,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外長會前便表示要向東盟國家施壓,以敦促緬甸政府無罪釋放昂山素季。法新社報道說,與會亞歐各國外長26日已就此達成一致,將發表聲明呼吁緬甸政府放人。
中國難免被卷入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對上述幾個亞洲國家問題的關注往往有時會扯上中國。25日,德國《新德意志報》稱斯里蘭卡是“中國項鏈上的一顆珍珠”,中國的支持對斯里蘭卡政府軍戰勝“猛虎”起了決定性作用。這種論調最近在英國《泰晤士報》等多家西方媒體上時常看到,印度媒體也借此渲染中國勢力侵入南亞,與西方媒體遙相呼應。
巴基斯坦難民潮西方暫未扯上中國,昂山素季的問題與中國掛鉤的也不多。但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巴、緬都是中國的友好國家,加上中國在這一地區影響力最大,一旦這些事情再鬧大,中國被卷入將難以避免。2007年緬甸發生僧侶大游行時,西方輿論大量要求中國向緬甸施壓。德國《圖片報》26日題為“美國影響力下降,關鍵在中國”的文章稱,除朝鮮問題需要中國解決外,中國在緬甸問題上也起到決定性作用。該報稱,上周中歐峰會沒有發表共同聲明就是因為在緬甸問題上中歐雙方有分歧。
然而面對西方壓力,亞洲國家都很抵制。在巴基斯坦國內,西方在難民問題上對巴基斯坦的責難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巴政府領導人一再強調,軍事行動將一直到取得勝利為止,也就是說這些流離失所者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有可能重返家園。在緬甸,對昂山素季的審問也沒有因西方壓力而終止。在斯里蘭卡,軍方25日表示要增招10萬兵力。美聯社援引斯軍方官員的話說,此舉意在堅決防止泰米爾猛虎組織卷土重來。美聯社稱,斯里蘭卡軍方擁有大約20萬兵力,之所以要擴軍50%,主要就是擔心該組織殘余分子在海外選出新領導人,有朝一日有可能會卷土重來。
中國需應對亞洲“多事之秋”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方媒體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目光盯在本國面臨的危機上,但斯里蘭卡內戰、巴基斯坦難民潮以及朝鮮突然進行核試驗等事件使亞洲進入“多事之秋”,西方也隨即加大了對亞洲的關注。一名中國亞太問題專家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南亞難民潮的出現是事實,但它并非南亞問題最核心的內容,而是消除亞洲地區不安全過程中的一些副產品。西方在發出批評時必須看到事情的主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王振華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炒作人權問題是歐洲一貫的態度,但很多亞洲國家存在的矛盾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復雜的背景,不單單是扣上人權問題的帽子就能解決的。中國對待這些矛盾沖突的態度,通常是站在維護地區穩定的前提下,主張勸和與談判,不加以指責或干涉內政。但歐美方面卻總是習慣于站在人權道德高點,將一方作為靶子來進行指責,有時就是利用矛盾來制造麻煩,從而導致問題越來越復雜。
王振華認為,當前歐美集中炒作亞洲難民和人權問題,不排除是轉移注意力的一步棋。西方希望轉移人們對受金融危機沖擊的歐美經濟和社會的關注,從而將輿論焦點引向亞洲國家。
事實上,西方對亞洲國家的干預往往與當地民意所違背。就在英國外交大臣米里班德呼吁對斯里蘭卡政府進行戰爭罪調查翌日,斯里蘭卡民眾向英國在當地的外交駐地投擲雞蛋和石塊,表達不滿。一名示威者稱:“英國一直偽裝成斯里蘭卡的盟友,但卻一直支持猛虎組織的暴力行為,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只有中俄是斯里蘭卡的真正盟友,斯里蘭卡再也不愿意相信西方國家。”▲
環球時報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