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虎
在上期的文章中,我們領略了“雪豹”10大誘人新功能中的5項(64位,GCD,OpenCL—新技術整裝待發、玩轉視頻——QuickTime x、隨心編輯——更強勁的PD支持、窗口縮放堆疊——改進的Expose以及更方便——增強的Stacks),本期文章中,我們將繼續去探索“雪豹”的誘人之處。
六、人性化的趣味——中文輸入法
Mac OS X是以單一版本支持多語言的方式發布,但其中文輸入法一直不太令人滿意,系統自帶的拼音輸入法功能簡陋,可供用戶額外安裝的第三方輸入法屈指可數,而且不是要收費就是已經停止更新,遠不如Windows平臺下的輸入法品種豐富。
“雪豹”中的中文輸入法得到了明顯的增強,以拼音輸入法為例,“雪豹”中的拼音輸入法不僅支持詞組輸入,還能實現一整句連續輸入,同時可以輸入的詞組也明顯更豐富。以前版本Mac OS X自帶的拼音輸入法可以說比同期Windows的拼音輸入法落后至少一代,“雪豹”自帶的拼音輸入法基本上已經可以和Windows上主流的拼音輸入法相媲美。但經過筆者試用發現,“雪豹”的拼音輸入法在不完整拼音輸入詞組時詞組顯得比較匱乏,例如我想打“微型計算機”,僅輸入“wxjsj”是不行的,必須輸入完整的拼寫“weixingisuanji”,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雪豹”的另一項新功能——“文本替換”來實現,在本文后面會提到這一功能。
雪豹的拼音輸入法還有—項稱為“結構性拼音”的有趣功能。“結構性拼音”又稱為“拆白”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用拼音來輸入不認識的“白字”,而方法就是將“白字”拆開來拼。例如我需要輸入“喆”字,但我不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我就可以輸入“jiji”(吉吉),然后按“Shift+空格鍵”,輸入法就會出現“喆”字。再比如我想輸入“覷”字卻不知道其發音,我就可以輸入“xujian”(即左右拆開為“虛”和“見”),然后按“Shilt+空格”即可。怎么樣,用這個功能來輸入生僻字是不是“zouzhao”“gongsui”啊!
“雪豹”還為蘋果筆記本電腦用戶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輸入方式——手寫輸入。這一功能讓MacBook的MultiTouch觸摸版變成手寫板,開啟手寫時屏幕上會打開新的輸入窗口,在觸摸版上用手指“寫字”來實現輸入,輸入框中央會顯示出手寫的筆劃,與該比劃近似的所有備選單字會顯示在輸入框的右側邊緣,在觸摸版上點擊對應的位置就實現選字。新的手寫功能充分利用了MacBook的多點觸摸版,無須額外購買“手寫板”即可免費實現手寫輸入,對于不熟悉鍵盤輸入法的用戶而言,還是相當有用的。筆者的父母就非常喜歡這一功能,他們上網時偶爾需要輸入一些漢字,在用后一致認為“雪豹”的手寫輸入的界面非常形象,易于使用識別率也令人滿意。
七、方便、高效——用“服務”獲得豐富的功能
Mac OS X上“服務”功能類似于Windows中的“右鍵快捷”方式,但又不盡相同。“服務”可以讓用戶在執行某一個應用程序時,可以使用另一個應用程序的功能,而調用這些功能的選項就是集中在“服務”菜單中。例如我在瀏覽器上查到一個餐廳的地址,我可以在“服務”菜單中選“在Google地圖中顯示地址”,就可以在Google地圖上察看該地址;也可以選“新建含所選文本的電子郵件”,Mac OS就會自動建立一個新郵件,我查到的餐廳地址已經在里面,填上郵件地址就可以發出去了,用“新建含所選文本的備忘錄”則可以建立一個包含該地址的備忘錄,類似這些“服務”可以讓操作方便不少無須再用“拷貝/粘貼”。
雪豹中的服務功能更加簡便實用,它只顯示和當前使用程序或瀏覽內容相關的服務項目,比如在瀏覽器中選中一段地址,在服務菜單中就會出現“在Google地圖中顯示地址”,如果我選中的是非地址的其它文本,不相關的Google地圖菜單就不會出現,只會出現建立備忘錄,建立郵件等“服務”選項。使用Automator還可以自定義“服務”菜單,更靈活的實現各種快捷操作,大家有興趣不妨試一試(圖3)。
Mac OS x的“服務”功能可能是被最多Mac用戶所忽略的一項功能,如果你以前也沒有注意到這一功能,到了“雪豹”時代,就趕快把這一方便且高效的功能用起來吧。
八、視頻聊天分享——高清iChat
iChat是蘋果打造的即使通訊工具,由于只有Mac OS版本,iChat成了蘋果用戶的專利,只有蘋果電腦用戶才能使用且無法用于和Windows用戶通訊,這極大的限制了iChat的流行,其普及程度遠不及MSN、QQ、SKYPE等工具。不過iChat也有其獨特的魅力,雪豹上的iChat升級到了5.0版,有不少明顯的功能增強。
網絡連接方面,很多影響連接的路由器不兼容的問題得到解決,帶寬要求進一步降低,只有以前的1/3,視頻聊天只要求3.00kbps的上行速度,低帶寬占用在多人視頻聊天時顯得尤其重要,在新版本中多人視頻聊天可以更加順暢了。
iChat Theater是iChat的一項獨特功能,可以邊聊天同時在聊天窗口中向好友分享你的視頻、照片和文檔,以往最高只能達到320×240分辨率,對方很難看輕你共享的文檔的具體內容,雪豹則把iChatTheater的分辨率提高到了640×480,是以前的四倍,無論是共享視頻,照片還是文檔,都可以獲得更清晰的效果,讓iChat Theater變得真正有了實用價值。強烈推薦雪豹用戶使用iChatTheater功能,和對方一起邊看邊討論,你絕對能體會到以往視頻聊天所沒有的樂趣。
自動時區也是雪豹的一項網絡增強功能,雪豹操作系統不用再手動設置時區,只要開啟“使用當前位置自動設置時區”功能,蘋果電腦就會采用Wi-Fi熱點定位到當前的位置,并自動設置時區。對于經常需要境外出差的用戶來說,無疑特別方便。
九、索取更豐富信息——Oplion鍵妙用
簡潔是蘋果產品一貫的風格,也深受用戶的追捧,和Windows相比,Mac oS也是顯得更為簡潔,不僅在風格上,Mac OS菜單中所包含的信息和可供用戶設置的選項也相對簡潔,不常用、煩瑣的設置選項通常不會出現在Mac OS的菜單中。選項盡量簡潔的好處是易用性更強,讓用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必要的功能上而不至于暈頭轉向,但如果過分簡潔又會讓用戶覺得不能充分掌控各種功能,有功能匱乏之虞。舉例來說,在Windows的節電選項中,有關于合上筆記本電腦的上蓋后,電腦是休眠還是繼續工作的選項,這一選項在多數時候用戶是不需要用到的,但似乎又不能完全去掉。在蘋果筆記本電腦我們通常就無法看到相關的選項,只有在連接了外接顯示器和外接
鍵鼠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不過在“雪豹”中,只要你善用Option鍵,就能獲得很多方便快捷的附加功能,并顯示額外的信息與功能提示。
十、快捷至上,創意無窮——符號和文本替換
符號和文本替換也是“雪豹”的一項全新功能,可以在“系統偏好設置”-“語言與文本”-“文本”中找到它,善加利用這一功能能有效的提高鍵盤輸入的效率和準確性。圖標和文本替換功能的原理是這樣,操作系統會自動將用戶輸入的特定的文本替換為另外的文本或符號,用戶可以自定義用于替換的“詞庫”來決定需要實現自己的替換需求。我們來看看以下的使用例子,相信你會有更多自己的巧妙用途和創意。
符號輸入:一些特殊的符號并不能用鍵盤直接輸入,每當要輸入這些符號,我們就要打開“字符顯示程序”(類似于Windows上的“字符映射表”)來輸入。如果頻繁用到某些符號,以前最佳的辦法是添加到“字符顯示程序”的“個人搜藏”中,也有人專門建一個文本文件,收藏自己常用的符號。用“雪豹”的符號和文本替換功能就非常簡單了,只要在庫中添加一條即可,例如我經常需要輸入特殊符號——◎,就可以把替換文本設置為在鍵盤上就可以輸入的字符(c),以后只要輸入(c)就會自動變成◎。
特定拼寫輸入:利用文本替換也可以簡化一些輸入任務,例如我常需要輸入MicroComputer Magazine,每次輸入需要敲鍵22次,外加按Shift鍵3次。如果在文本替換庫中自定義將“McM”替換為“MicroComputer Magazine”,以后每次輸入不僅快得多,還可以避免拼寫錯誤。
縮寫輸入:用于替換的文本不僅限于一個詞或一行,也可以是一大段文本,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可以用輸入縮寫來實現大量文本的快速輸入。比如我經常需要輸入這樣一段文字:
中國發行量第一的IT硬件類雜志
把握電腦新硬件新技術的首選雜志
我們只談硬件
我可以把這段文字設置為替換內容,將替換文本設置為MC,以后只要輸入MC,以上三句話就出來了。將常用的文本內容編輯到替換庫中,我們就有了比“拷貝/粘貼”更快速的輸入利器。
寫在最后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筆者仍然體會到的是初見“雪豹”時的感受——這不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換代的操作系統,而是一個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升級版操作系統。如果不能潛下心來細細體會“雪豹”諸多細節的變化,你一定不會感受到這些細微變化所帶來的操控性和易用性上的巨大變化,從而失去把玩“雪豹”而帶來的諸多樂趣。
當然,在我們的兩期文章中,筆者也只是就使用“雪豹”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感受最深和頗有心得的10個小技巧與分享,更多的實用、好玩的經驗技巧還需要大家在日常使用中去慢慢發掘。立足于細節,你才能發現那份改動的感動。也祝愿所有Mac OS X Snow Leopard的玩家都能玩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