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徑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這詩怎么樣?應該是佳作。
實事求是地講,蘇味道不是因為寫詩進入官場的,而是通過參加正規的公務員考試,寫出漂亮的八股文章中了進士才混進干部隊伍的。不過他后來能夠進入高層領導行列,確實跟他能寫出一兩首好詩有直接關系。那個硬骨頭狄仁杰快接近人生終點的時候,女皇帝跑到病床邊探視慰問,順便問了一下他走后誰能夠接替他的位置。狄仁杰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文學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宜矣。”
真不知道一輩子較真的狄仁杰,為什么如此欣賞蘇味道。但狄閣老這么說,女皇帝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了。考慮的結果很簡單,蘇味道接了狄仁杰的班,當上了宰相。
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蘇味道的肚量比這還大,跑火車都沒問題,天底下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他生氣上火。他始終堅持明哲保身的做人原則,堅持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為官之道。他既不想天天跑到后宮給女皇帝端洗腳水,又不想擺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兇惡架勢,到處羅織罪名大搞整人游戲,更不愿冒充時代大英雄,把治理天下當成己任,裝出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的樣子。他給自己選擇了第四條道路,遇到任何事情都以和稀泥為主,不發表任何明確的意見。為此,他還總結出一句名言:“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持兩端可矣。”不由得你不佩服。人們為了頌揚他,給他取了個“蘇模棱”的綽號。
但是,蘇味道卻突然給了我們一個意外的驚喜,揮動了一下惡搞大旗。公元701年3月,首都長安突然下了一場大雪。蘇味道充分發揮詩人的想象力,認為這是祥瑞之兆,馬上率領百官進宮向武則天朝賀。三月正是陽春時節,萬物復蘇,突然而至的一場大雪把這一切都毀了,農民兄弟守著被毀掉的莊稼把眼淚都哭干了,而我們的蘇詩人卻在那里睜著眼睛說瞎話。
也許是朝賀上癮,一次有人向朝廷獻上一頭三條腿的牛,小孩子都知道那是頭畸形牛,原因是發生了基因突變,但蘇味道卻將其視為神物,亦領著一幫高干進宮向女皇帝朝賀。雖然他不像趙高那樣故意顛倒黑白,但他愚蠢到黑白不分,實在讓人懷疑他那首詩是不是花錢請槍手代寫的。如果狄仁杰還能活過來,不知道他會不會為自己當年的活羞憤得重新死一回。不過,我們可以原諒蘇詩人的另類表現,他這種荒唐愚昧的惡搞舉動,畢竟沒有惹出天大的禍端,只是偶爾讓人感覺像個小品演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