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甲型H1N1流感的中國難題

2009-05-30 10:48:04賀莉丹
新民周刊 2009年18期
關鍵詞:疫情

賀莉丹

中國必須正視的現實,包括眾多的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城鄉不均衡的衛生醫療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擔憂的要素,因此,加強監控,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在最短的時間內,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指代當前在美國與墨西哥等多國肆虐的流感疫情,而使用“A(H1N1)型流感”,中國則將此次流感更名為“甲型H1N1流感”。

在一片風聲鶴唳中,甲型H1N1流感持續升級,流感疫情呈迅速蔓延之勢,隨著疫區人口的頻繁流動,宛如漣漪般的,開始向全球波及。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市民戴上口罩出行,呼吸科的醫生穿上防護服,口岸檢疫,體溫監測……中國的應急公共衛生機制刻不容緩地啟動。SARS留給在中國公眾的記憶依然盤桓不去,在甲型H1N1流感面前,中國嚴陣以待的規模,并不陌生。

而我們對于這個幽靈殺手了解多少?中國準備好了嗎?

不能證實豬是傳染源頭

最初人們發現,導致當前流感疫情爆發的病毒,包含有豬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基因片段,故稱之為“豬流感”。包括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度沿用這一稱呼。

但后來人們發現,這次新型流感與豬的關聯,其實并不明顯。而且,此次新型流感病毒基因也不完全來自于豬流感病毒,更像是一種新型的組合病毒。

WHO為當前疫情的更名,基于多方考量。這緣于“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而農業界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就此“表達關切”。

“豬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豬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幾種豬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種引起。發病率高死亡率低(1%-4%)。病毒在豬群中通過氣溶膠、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無癥狀攜帶病毒的豬也可傳播。在溫帶地區,豬間疫情全年均可發生,但秋冬季節發病較多”——這是WHO對于豬流感的一條清晰表述。

這種由豬流感病毒(SI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傳染性的群發性豬呼吸道疾病,一般為突然發病,很快感染全群,各個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易感。

豬流感病毒最常見的是H1N1亞型,但是也存在其他亞型,諸如,H1N2、H3N1、H3N2亞型。

“今次發現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毒株,應該可以稱之為‘北美流感。這次發生的流感最大的危害是,它兼具禽流感、人流感病毒的一些基因,以及亞洲豬流感、美洲豬流感病毒的一些基因,這是一個具有全新生物學特性的‘四合體病毒”,2009年4月28日,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崔尚金博士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將會如何變異。

4月3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所長、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童光志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也強調,對于此次流感,簡單稱之為“豬流感”是不合適的。

在童光志遠離上海中心城區的辦公室中,桌上鋪滿了連日來關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各式各樣的報紙。他提出一個疑問:既然此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也已經確定是由新型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引發的,但是,為什么這個新型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在豬群中并沒有被發現?

這位病毒科學家對疫情保持高度關切,他冷靜點出一個關鍵——

“即便在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發源地墨西哥,目前也尚未發現豬群發病的疫情,因此,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是由豬傳染了此次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童光志據此認為,將當前流感疫情統稱為“豬流感”、以為這次流感疫情就是由豬傳染到人的看法,其實是一個誤解。因此,所謂的“豬肉不能吃”、“聞豬色變”,也完全是一種過度反應與演繹。

科學家已經關注到,這次甲型H1N1流感中的發病死亡者,都鮮有與豬群接觸的歷史。

從這個角度而言,豬的確是被“冤枉”了。但是,豬又為何成為了此次甲型H1N1流感爆發的“嫌疑犯”呢?

童光志解釋,這是由于豬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同時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體,既是禽、豬、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也是流感病毒通過基因重組產生新流行毒株的“混合器”與古老流感病毒長期存在的“貯存器”,由此奠定了豬在流感病毒種間傳播鏈中重要的中間宿主地位;另外,豬流感病毒的H受體(血細胞凝集素)結合位點具有與禽、人兩種流感病毒受體相結合的特性,這也決定了豬流感病毒不僅可以感染豬,同時也具有感染禽類與人類的能力。

所謂H和N,指的是病毒表面的兩大類蛋白質。H是血細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有如病毒的鑰匙,用來打開及入侵人類或牲畜的細胞;N是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能水解紅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糖蛋白,促使病毒在宿主體內自由傳播。根據H和N的序列和結構,A型(甲型)病毒可由16種不同的H亞型和9種不同的N亞型排列組合而成(如H1N1,H3N2,H5N1 等)。

“如果是兩種不同亞型流感病毒感染豬體內同一個細胞的話,在病毒復制的時候,病毒的8個基因片斷可能發生一些交換,理論上就可以產生一個新病毒,有的新病毒不具有致病性,而有的新病毒致病性就比較強,一旦這種致病性強的新病毒再傳染給人,就很可能導致人的發病甚至死亡。”童光志分析,“流感病毒歷經多年的流行、重組,現在去分析豬、人流感病毒的8個基因片斷就會發現,大部分流感病毒都是基因重組或重排的病毒。這次的甲型H1N1流感也是多元重組的病毒。”

“但是,一般而言,在豬體內發生這些病毒基因片斷重組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在人、禽體內發生這種重組的可能性會比較小,這也是人們懷疑豬是傳染源的原因”,他說。

比禽流感更厲害的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的形成經過了20多年的發酵,并且在豬體內進行進化,現在人口多,人口流動頻繁,如果一旦發生一個流感事件,就可以在整個人類之間可以相互傳播,不分人種”,崔尚金指出,“今次甲型H1N1流感比禽流感病毒危害要大,因為這個病毒是人傳人的,而一般的禽流感病毒想傳到人是比較困難的”。

崔尚金解釋,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否引起大流行,是由多個條件決定的,包括:此次流感病毒毒力的強弱;人體內是否具備對病毒的抗體;此外,與氣候、自然條件以及環境污染程度、當地醫療條件,都有一定關聯。

至于此次新型病毒的毒力問題,“有可能病毒經過人體傳播,毒力越傳越強,就跟原來的SARS一樣,可能引起大爆發;但病毒也有可能越傳越弱,慢慢就沒有了”,崔尚金說。

4月29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宣布,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4級提高到5級。世衛組織的流感大流行警告共分為6個級別,第5級意味著同一類型流感病毒已經在同一地區至少兩個國家人際間傳播,并造成持續性疫情。

WHO的連續性動作,依然被部分科學家指責為是有所滯后的保守性操作。

在童光志看來,這次的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病毒比較可怕,因為它在短時間內,就產生了極高的人際傳播速度,即便2003年的SARS也沒有像這次的甲型H1N1流感這樣,“擁有這樣厲害的傳染速度”,并且,“豬流感人際傳播的危險性比禽流感要大得多”。

童光志指出,從2004年中國內地爆發禽流感以來,“禽—人”間的感染僅僅是非常個別的情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傳染到人是很困難的,而在這次的甲型H1N1流感中,病毒已經可以在人際間有效地傳染,具備強大的致病力,也遠非普通流感可以比擬。

“病毒很聰明,它總在變,我們不知道它將怎么變異,以前基本上每10年左右都有一次相對大的流感流行,這次也算是一個大流行”,在童光志看來,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情勢也說明,現在全球人口增多,全球一體化加強,國際間人流、物流頻繁,流感已經沒有國界了,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疾病問題,“有時候是防不勝防的,一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就會蔓延,造成世界性的公共衛生事件,風險也在大大增加”。

4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CDC)召開的會議上,對于當前疫情形勢的分析是:疫情蔓延迅速,毒株為重配病毒,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人群可能普遍對該病毒缺乏免疫力;由于這次甲型H1N1病毒與人群中流行的H1N1病毒在受體特異性和連接肽一樣,該病毒相對H5N1而言,更具有發生人感染和傳播的生物基礎。

但是,令中國CDC迄今難以講清楚的是:以前的這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沒有造成流行;并且,本次同一病毒在美國和墨西哥引起的病例臨床表現不同,原因仍然不清。

WHO無法給予完滿解釋,還包括: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輕型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可能難以被發現,該病在人類中感染的真實情況如何,尚不清楚;其次,豬流感不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報告的動物疫病,因此全球動物感染情況的分布,還不清楚;目前,根據WHO推薦生產的季節性流感疫苗中并未包括豬流感病毒,而現在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否能為美國和墨西哥正在發生的豬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交叉保護,也不清楚。

甲型H1N1流感治愈的

可能性很高

截至北京時間5月5日零時,全球甲型H1N1流感死亡人數依然為26人,其中,墨西哥25人,美國1人,確診增至1085例,現有21個國家和地區涉及。

“墨西哥死亡者較多,與當地氣候、衛生條件都有關,并不一定是病毒到了美國就變得溫和了,很可能是美國衛生條件好,治療及時,所以目前僅有1例死亡病例”,崔尚金說。

目前爆發于墨西哥城的甲型H1N1流感,對青壯年的威脅更大。為什么越是體質好、免疫功能旺盛的人,反而容易被甲型H1N1流感奪命?

“一個是因為這些青壯年沒有抗體;另外,通常活動量越大的人,肺活量就越大,免疫反應越強,容易促進病毒和集體的反應過程,增進病毒的繁殖量,而病毒感染肌體呼吸道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在體內進行繁殖”,崔尚金說。

“青壯年得病往往是因為其免疫力反應較強,使得肺部產生了炎性實變反應,出現呼吸衰竭等情況,從這個角度而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與致病機理,跟SARS、禽流感感染人的情況有些類似”,童光志分析。

但是,人類對于甲型H1N1流感并非束手無策。“今次甲型H1N1流感發生后,在48小時內是能夠用藥物控制的,因為它畢竟還是一種流感病毒,因此盡早用藥,是能夠將它殺滅的”,崔尚金信心十足。

童光志指出,人類史上的歷次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是在逐漸減少的,這緣于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以及人類對病毒認識的增強,“過去一個傳染病流行可能會死很多人,但現在整個衛生、防疫機制都比以前發達,情況只會越來越好。一個病毒,我們對它不了解,它肆虐起來很厲害;但現在我們對它有一定了解,并且全球的技術、人員都在投入防治工作,我想,甲型H1N1流感不會造成大面積的死亡”。

在他看來,面對甲型H1N1流感,公眾不必恐慌,“從目前情況看,這次甲型H1N1流感中畢竟是感染者較多、死亡者較少,它治愈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所以如果一旦發現有發燒等癥狀,就及時治療,還是能治好的。平時我們講的流感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出現流鼻涕、咳嗽癥狀等,但這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較強,病程可能長一些,嚴重的還會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甚至肺部感染”。

流感病毒在細胞之外是不能繁殖的,強酸、強堿以及消毒劑都能夠殺滅它,“像在上海現在20多攝氏度的氣溫下,這種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空氣中不會存活到48小時”,童光志說。

除了諄諄告誡公眾“豬流感病毒加熱至70攝氏度即被殺死,而豬肉和其他肉類的烹飪溫度一般都可以達到這個溫度”之外,WHO還公布了兩類抗季節性流感病毒藥物,用于有效預防與治療該流感,一類是烷胺類(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一類是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

達菲(Tamiflu),也被病毒學家和醫生們認為是有效地應對甲型H1N1流感的藥物。

在童光志看來,現在需要重視的是這次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之間的傳播,并且嚴密監控這種病毒,防止病毒進入中國,并且加強對中國豬群的豬流感監控。

SARS之后,中國得到諸多寶貴教訓。“2003年的SARS以后,我國各部門都已經制定好了應急預案,我國對傳染病的預報也比較透明;并且,當時SARS是在我們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爆發的,我們不清楚這種冠狀病毒。而這次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我們反應很及時,很快就啟動了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童光志說,這次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對于中國公共衛生應急機制也是一個挑戰,必要的藥物儲備也是必需的。

如果控制得力,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傳播的空間與范圍,但一些防控隱患依然存在。“我們現在采取的措施都是預防性的,而有些情況是不好預防的,比如,流感病毒一般具有1到3天的潛伏期,有時更長,現在這么多人口,流動頻繁,你不可能挨個去查,臨床癥狀即將出現之前也會排毒,這時就在不易覺察的情況下傳給別人”,童光志說。

值得欣慰的是,如果該甲型H1N1流感病毒爆發,科學家已經不難檢測出該病毒的基因組序列,這對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流感病毒變異得非常快,一定時間以后,病毒的變化就使得原來的流感疫苗失效。“就本次甲型H1N1流感而言,究竟是哪個地方發生變異,從而導致病毒的致病性增強?目前還沒有研究。但是禽流感疫苗研究對豬流感疫苗研究是有幫助的,因為疫苗研究方法差不多,我們可以利用禽流感疫苗研究的平臺”,童光志說。

他介紹,針對H1N1和H3N2的滅活疫苗已在研制中,但尚未申報新獸藥證書;所以,在此次流感疫苗尚未研制出來以前,“采取嚴格有效的監控和隔離措施”,應當是中國目前最為有效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策略。

中國會是薄弱一環嗎?

“這次的流感疫情當然比禽流感要嚴峻很多,并且疫情依然在不斷地蔓延、擴散中”,在童光志看來,中國必須正視的現實,包括眾多的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城鄉不均衡的衛生醫療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擔憂的要素,因此,加強監控,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2004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故事中一篇文章的標題很吸引人,《禽流感:中國會是全世界最弱的一環嗎?》(Bird Flu:Is China the Worlds Weak Link?)

中國值得擔憂的地方有很多。我們所在的這個古老國度,是全世界70%水禽遷徙時經過停留之地,擁有約140億只家禽,以及全球一半以上的豬,還有13億多的人口,以及并不甚完善的基礎衛生設施;此外,SARS留下的生命換回的應急公共衛生經驗,當然也留給民眾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禽流感可能觸發全球性流感大爆發的每一個環節,中國似乎全都具備。

雖然不能證實豬是此次流感的源頭,但是崔尚金指出,常規的豬流感病毒(H1N1, H3N2)在中國豬群中普遍存在,養豬的規模也參差不齊,有大、中、小型養豬場,也有大量的散養豬,因此,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上比較困難。童光志研究員表示,豬流感病毒(H1N1, H3N2)在中國豬群中普遍存在,而且H9N2 和H5N1禽流感病毒也感染了豬。

當這次甲型H1N1流感蓄勢在許多國家已經爆發時,這些風險與隱患,在中國依然存在。

1982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流感爆發中,就從飼養在雞舍下的豬群中分離出了H5N2亞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始終處于毫不懈怠的變異中,但是包含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傳統的飼養方式恰好為它的蛻變提供了溫床。“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國家有用雞糞喂豬養魚的習慣,這樣會促進禽流感病毒通過污染的飼料和水質向豬群傳播,因此,部分亞洲H3N2豬流感病毒基因就是來源于禽源的”,崔尚金表示。

1999年以來,農業部要求科研單位加強對哺乳動物感染禽流感的研究,并在全國開展了相關流行病學調查。2004年,中國部分地區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之后,農業部要求各地加強對豬的監測,同時要求有關科研單位繼續對禽流感病毒分離株的遺傳演變規律以及對哺乳動物感染機制加強研究。

其實,一直到目前為止,讓人們聞之色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尚是一種在病毒學家口中“致命但不太恐怖”的病毒。崔尚金說,雖然感染H5N1的人死亡率高達50%,但這些感染者幾乎無一例外,均是在密切接觸病禽之后感染的,而普通的公眾與禽類如此親密接觸的機會并不多。

但是,這一次的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人類卻沒有那么幸運。

“此次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危害,比H5N1禽流感病毒要大很多。鑒于禽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間的特殊種間關系,在農村,應該避免家禽和家畜,特別是豬混養,盡量控制家水禽遷徙,以預防和控制禽流感”,崔尚金一再強調,我們對于豬流感的監測工作需要進一步重視與加強。

尚未注射豬流感疫苗的中國豬群

豬容易感染禽類或人類的流感病毒,但是,禽類并不容易感染人類或豬的流感病毒,這也讓豬成為研究流感病毒的科學家嚴密監測的目標。

中國養豬的數量與規模,也是全球之最。豬流感與人流感、禽流感一樣,又是一種最常見的反復發作的病毒性傳染病,廣泛流行于豬群中。并且,豬群所表現的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與當時人群中流行的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倍受流行病科學家關注。

崔尚金列舉了豬流感的一系列危害:豬流感能直接引起患豬的死亡,并使患豬生產性能下降,肉料比降低,直接影響豬群健康狀態和質量,對養豬業危害很大;并且,豬流感病毒具有最大限度感染人的能力,直接影響到畜產品安全,對人類健康有潛在的威脅。

現在,這種憂慮正在被應驗。

追溯過往,由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引發的流感,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早在1918年,在美國就有關注這種H1N1亞型病毒流感的首次報道。當時,人群中正流行20世紀最具災難性的大流感,全球約20億人染病,當年,大約4000萬至5000萬人死于“西班牙流感”。20世紀人流感的3次大流行都與豬流感病毒密切相關。

而在1976年1月,美國新澤西州佛迪狄克斯5名新兵因感染豬源H1N1病毒、1人死于肺炎的事件,則是豬流感人畜共患病史上的里程碑;此后,至少有12人因感染豬流感病毒而死亡。

科學家的大量研究已經表明,豬在“禽-豬-人”的種間傳播鏈中,充當禽、人、豬流感病毒重組和復制的“混合器”,扮演著流感病毒“中間宿主”及“多重宿主”的作用。通過對豬群的病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可以監測流感病毒的變異及跨種間傳染的發生。

“很顯然, 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已在豬群中存在,但這次新型的H1N1病毒在豬群中是否存在尚屬未知(加拿大豬群中分離到的新型H1N1病毒證明是從患病人傳染的),這說明,我們對豬流感的監控力度還不夠。雖然此次疫情目前還沒有蔓延到中國國內,但為了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我們需要加強對中國豬群的豬流感監控,為人類流感大流行進行預警”,童光志說。

目前,對于豬流感比較重視的發達國家早已開展了對于疫苗的研究,豬流感全病毒滅活疫苗在歐美多個國家已實現商品化供應,“而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展豬流感的免疫”,崔尚金提醒。

“豬流感對養豬生產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危害,但是,即便是豬場的工作人員或獸醫,以往也常常不把豬流感當回事,這是因為豬流感往往表現為豬的發熱癥狀,并不嚴重,也許,過上三五天,豬看上去病又好了”,崔尚金告訴記者,鑒于豬可能成為人流感病毒與禽流感病毒雙向傳播的中介與“混合器”,更使得豬流感的防控在當下具備深遠的公共衛生意義。

在童光志看來,通常而言,豬流感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與季節性流感相似,“豬流感大多發生在天氣驟變的晚秋和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危害較輕,如果對豬群普遍注射疫苗,通常被認為,意義不是太大。雖然豬流感可以感染豬群,引發一些輕微的臨床癥狀,但很少引起豬的死亡,這也是中國國內尚未推廣豬流感疫苗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他緣由還包括,此前中國的豬群豬流感發病率并不高,所以迄今為止,中國尚未對豬群實行普遍接種豬流感疫苗。

童光志認為,鑒于豬流感疫苗重要的人類公共衛生學意義,研制并使用豬流感疫苗還是很有必要的,開展人用H1N1亞型豬流感疫苗的基礎研究,為阻止禽、豬流感向人群傳播提供了主動免疫的技術支撐。“豬流感病毒H1N1、H3N2亞型在我國豬群中普遍存在,而且H9N2 和H5N1禽流感病毒也曾感染過豬,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正視這一事實的存在,不盲目夸大,也不能置之不理”。

不過,中國也并非對豬流感疫苗沒有準備。一些科學家對此保持審慎的樂觀態度,他們認為,中國已經收集了多種豬流感病毒株,這就為疫苗生產做好了技術儲備。

中國國內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SIV)分離株,根據基因片段的起源可以劃分為古典、禽源和人源H1N1亞型。這個流感病毒的家族譜系,已經日漸清晰。

就中國而言,早在1991年,郭元吉等首次從我國豬體內分離到了20株古典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接下來其他學者也陸續分離到了古典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暗含了古典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在我國豬群中的廣泛存在。

1993年,管軼等首次從我國豬體內分離到了11株禽源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進化樹分析進一步表明,這些毒株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分支,并非起源于歐洲譜系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

2007年,在浙江省豬群中曾分離到了禽源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進化樹分析表明,這些毒株起源于歐洲譜系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另外,在我國豬群中也曾分離到了人源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豬流感的檢測與診斷,一直是中國豬流感防控的難題所在。在崔尚金看來,快速、準確的豬流感診斷方法,是防控豬流感疫情的重要前提與手段。

“目前的診斷技術雖然可以鑒定流感病毒的亞型,但費時較長,不能滿足大規模豬流感病毒監測的需求,缺乏特異性強、快速、準確、方便的診斷技術和產品”,崔尚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支持盡快開展豬流感快速診斷技術的研究,并在全國開展豬流感的監測工作,加快豬流感疫苗的開發和利用,以減少重大經濟損失的發生,并保障中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混合器”的豬與它的福利

目前依然存疑的是:如何確定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終來源?元兇究竟是誰?

“我個人認為,海鳥或野禽攜帶的流感病毒可能就會感染豬,海鳥可能攜帶的流感病毒具備各種基因,包括H1、H3、H5、H6型等,目前野禽發病的情況很多,豬則扮演了‘中間宿主的角色。但今次在北美、墨西哥首先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北美就已經發現了豬體內的流感病毒具備禽、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到現在,這些流感病毒在豬體內的混合、雜交,歷經近20年,出現了一個新型流感病毒,也很正常”,崔尚金解析。

歷史上的H1N1流感病毒傳播途徑或可為借鑒。1918年,美國的豬流感以及1980年歐洲的豬流感,其病毒株H1N1就來源于鴨,這證實了,禽流感病毒是可以感染豬的。

具體而言,1980年,歐洲爆發豬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遺傳學特性與傳統的豬流感病毒H1N1有明顯區別,卻類似于鴨體內的H1N1亞型病毒,這說明禽流感病毒已經傳染給豬。

科學家認為,在豬這種中介載體中,如果禽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結合并發生基因變異,產生一種可以在人群中傳播的新型流感病毒,危險性將非常大。

1968年香港的人流感病毒株H3N2,可以在豬體內分離到,這進一步說明:豬既能接受禽流感的感染,又能接受人流感的感染,豬是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

“因為豬可以作為人和禽流感病毒的儲存宿主,這些病毒在豬身上并不發病,也不表現臨床癥狀。因此豬作為病毒‘混合器引起人之間流行的幾率,要遠遠大于豬引起的流行”,崔尚金指出。

而近年來,科學家們對哺乳動物(人、豬等)源的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比較,發現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禽類流感病毒的血細胞凝集素(H)基因可以發生相互轉移,這證實了禽(鴨)源和豬源禽流感病毒可以相互傳播。

由于豬擔當著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混合器”角色,所以,對于豬流感與人流感的發生、流行、變異,一直是流感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所在。但是,由于A型人類流感長期以來只有H1、H2、H3型,所以通常認為豬中也只有上述三個H亞型,而沒有對豬源性的禽流感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

在崔尚金看來,預防新的人流感爆發的關鍵點可能在于豬群的控制,切斷流感病毒沿“禽—豬—人”這一鏈條循環傳播的路徑,做好人、豬、禽的相互隔離與豬群監測工作。

眾多標的指向了中國的豬群,目前,它們生存在怎樣的環境之下?

做豬群血清學調查時,崔尚金跑過中國不少大大小小的豬場。一個變化是:在過去,豬要養上四五年才能出欄,但現在,在這個集約化生長盛行的年代,一切基于成本考慮,不少豬場中的豬,在現代化的快速飼養方式下,往往生長期加速,也許僅僅6個月就出欄了。

“你見過一些豬場的小豬嗎?”這位病毒科學家詢問記者,“它們從生下來那天開始就擠在一起,就這么站著,一天到晚地吃飼料、長肉,就這么大一點的地方,晚上連躺下睡覺的空當都沒有,豬的生存條件惡劣,當然抵抗力就下降了!”他伸出雙手,比劃著書桌那么長的一段距離,神情懇切。

“如果人類要重視自身安全,就也要重視并提高動物的生物安全水平以及它們的福利,我們要給動物提供干凈的水與食物,我們要對它們要更關心一些。我相信的是,養重于防,防終于治,飼養是最重要的過程,比如,人的體質、心情好了,很少生病;豬的體質、生存環境好了,免疫力也增強了,患病的幾率也大大減少了”,崔尚金強調,抗擊豬流感主要還是在于“養”的水平,“這是比給豬群打疫苗更有效的方法,而加強對動物疾病的監管,最終受益的是人類”。

要真正阻擊可能的流感病毒大突變引發的人間慘劇,只能寄希望于科學家更早一步發掘出足以應對這種冷酷殺手的秘笈,并加強防范。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一些來自于自然界、動物界的災難并非空穴來風,也許正蘊涵了某種警示。除了防患于未然之外,我們人類,是否也應該在此刻,做出一些反省?■

猜你喜歡
疫情
疫情仍在 請勿放松
北京測繪(2022年5期)2022-11-22 06:57:43
戰疫情
疫情之下 年夜飯怎么吃?
今日農業(2021年3期)2021-03-19 08:38:00
疫情來襲 我們該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1期)2021-03-19 08:35:42
疫情常見詞知多少
抗疫情 顯擔當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
北極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4
戰疫情 迎七一
安徽醫學(2020年6期)2020-07-17 12:18:48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開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色综合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色亚洲成人| 另类欧美日韩| 婷婷六月色|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www亚洲天堂| 一本色道久久88|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88av在线看| 亚洲第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色综合成人|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www网站|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 欧美日本激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麻豆另类AV|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a在线视频| 天天激情综合| jizz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网址| 黄色福利在线|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国产第八页| 色综合成人| 性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 欧美伦理一区|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欧美一级色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91一级片| 亚洲欧美极品|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久久中文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