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鋒

房價的下跌帶動成交量的上漲是市場自然調整的一種必然結局。
筆者曾經在2008年的《新民周刊》專欄文章中指出,受困資金鏈危機,2008年底將是中國房地產最低迷的時候,房價最低谷將在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之間,之后房地產將逐步回暖。
春節之后,樓市成交就如同天氣一樣一天一天地回暖,北京眾多項目經理又開始忙碌的日子。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顯示,2月份,北京新房網上簽約套數為8282套,日均簽約數達到了296套,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倍多。2月份北京全市商品房成交面積達到6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68%,同比增長22%,已經基本上接近2008年平均水平。需要強調的是,從多年房地產的成交情況看,幾乎全國所有的城市,春節之后的一個月都是全年成交量最低迷的月份,而2009年的2月,樓市成交量相比2008年有了巨大的漲幅。而截至3月14日,3月份網上簽約期房住宅成交量達到5573套,平均日銷售數據達到400套,而2007、2008年的同期成交量為100套/天-200套/天左右。2009年3月份的成交量基本是2008年3月份的兩倍左右。也接近了2008年最高時候的水平,北京樓市迎來難得的“小陽春”。
樓市成交量大幅上漲的并非只有北京,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份30個重點監測的大中城市中,24個城市成交均大幅上漲,蘇州、武漢成交量幾乎翻番,重慶、天津、成都成交量漲幅都達到50%以上。由此可見,需求的回暖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
筆者認為,樓市成交量的上升,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原因:第一、經過2008年一年時間的等待和觀望,有一些購房者認為房價已經達到心理預期,開始入市需求逐步釋放;第二、2008年底的一波降價潮中,各個城市均有不少項目采取一步到位的降價策略,價格已經降到比較吸引人的價位;以北京為例,東三環的珠江帝景項目,2008年底價格從23000元/平方米直接降到17000元/平方米的均價,價格基本回落到2007年初水平,這個價格在這個區位,對許多客戶確實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三、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出臺減少了購房者的負擔,尤其是貸款利息和首付的降低,購房門檻的大幅降低非常有效地促進了需求的回暖。
房價的下跌帶動成交量的上漲是市場自然調整的一種必然結局,如果房價下跌到位了(不管是一個城市的房價還是一個項目的房價),而成交反而更加低迷,房地產市場就該崩盤了,中國樓市就成次貸中的美國樓市了。
但是,成交量的上漲是否會帶來房價的反彈?筆者認為,至少2009年上半年,樓市還將處于價跌量升的情況。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開發商不降價,房子成交量就上不去,賣得好的肯定是那些價格比較有吸引力的項目。隨著成交量的穩步上升,當開發商發現不需要繼續降價房子也能好賣、當客戶發現再不買房房價可能就會漲或者是就買不到房子的時候,房價的平衡點就將到來,樓市就會出現量升價平的情況,而這個時期,將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現在的市場,是買賣雙方在博弈,房價永遠也不會跌到購房者都能買得起的程度,也不可能會漲到開發商所期望的水平,而是在購房者的意志之上和開發商的意志之下取一個平衡。當然,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后,樓市會達到價量齊升,但這個階段的出現,需要等待經濟的復蘇之后。
考慮到在金融危機中,房地產真實的購買需求受到嚴重損傷、目前房地產行業資金鏈依舊緊張、商品房存量積壓嚴重空置面積較大,即使樓市回暖,房價也難以反彈。經歷過這一輪樓市的調整,開發商和購房者都將趨于理性,房地產市場有望迎來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時期。(作者為聯大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