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見卓
一粒種子無法選擇生根于肥沃的土地還是絕壁懸崖,但它可以選擇生存還是放棄;一條河流無法選擇流經森林還是沙漠,但它可以選擇堅持還是干涸;一個人無法選擇環境的優越還是惡劣,但他可以選擇自暴自棄還是努力改變未來。
握住自己命運的韁繩,是走向成功的起點,是轉換角色的必經之路。
還記得那個笑容憨厚的王寶強嗎?他的真善美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他成功的光環下隱藏著多少辛酸,一個農民的孩子,只身到北京闖蕩,遇到了多少挫折。他的成功怎能用“幸運”二字概括得了?正如他所說:“永遠對生活充滿信心,永遠相信自己。”是啊,握住自己命運的韁繩,相信自己的力量,樂觀地對待一切,正是他走向成功的法寶。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由于種族原因,遭受白人歧視,然而這一切并沒有阻擋住她向人生目標前進的步伐。她說:“我一定要進入白宮。”正是由于心懷目標,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努力奮進。終于,她不但成功進入白宮,還成為美國的政界要人。她正是牢牢地握住了命運的韁繩,以超人的毅力與膽識克服了困難,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角色的轉換。
然而,也有人會因為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韁繩而一蹶不振。“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不能牢牢握住自己命運韁繩的人,是注定要被生活拋棄的。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過著“金盆洗臉銀盆洗腳”的日子。然而,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就把他打在馬下,一切榮華富貴如過眼云煙,化為烏有。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能靠賣祖宗留下的器物勉強度日。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啊!細想之下,這里面又飽含著幾多心酸。角色的轉變,不過一瞬間。
誰握住命運的韁繩,誰就能獲得成功;我們無法選擇起點,但有權利選擇終點;我們無法改寫過去,但可以改變未來。命運對于每一個人都是不公平的,但又是公平的,就看你怎樣對待。
點評
本文有以下四個閃光點:1.開頭采用比興的手法和排比的修辭方法引出論點:“握住自己命運的韁繩,是走向成功的起點,是轉換角色的必經之路。”語言富于文采,觀點明確。2.正文運用例證和正反對比論證,所用材料恰當,新穎,可謂論據充實,具有很強的說服力。3.結構上首尾呼應,整體上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之美感。4.全文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了角色轉換的內在緣由,具有啟發性,令讀者受益匪淺。
【指導并置評:蘇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