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濕度大,人體的生理活動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夏季保健。
防躁戒怒,清靜養神酷暑盛夏,火氣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應息其怒、靜其心、安其神,使神經系統處于寧靜狀態。要養成心平氣和的性格習慣,常有冰雪在心之感,應善于控制自我,清靜養神,忌躁制怒,保持情緒穩定和豁達樂觀的心態。
飲食清淡,注意衛生夏季,人們的消化功能普遍減退,尤其是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更差。老年人的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切忌過飽過饑,食物宜溫軟易消化,清淡而富有營養,適當吃些新鮮蔬菜、水果、魚、蝦、瘦肉、豆制品,少吃肥肉、烤餅、油條等油膩厚味之物。此外,須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買、不食用沒有衛生許可證的攤販食品,隔夜飯菜和放冰箱盛放的飯菜須回鍋加熱煮透后再吃,以防食物中毒和腸道病的發生。
生活規律,起居有常夏天,老年人要做到“早臥早起,無厭子日”。展起后,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有利于提高體溫調節功能,增強對熱的耐受性。午餐后,應適當午睡,以養精蓄銳,使身體處于最佳狀態。晚上,不可貪涼而臥,睡于露天、屋檐下、走廊及窗前等處,更不能迎風而臥,以免受涼而誘發疾病。
居室通風,衣著寬松老年人的居室,應保持清潔衛生、通風安靜。忌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里,做好室內的防暑降溫,合理地關閉門窗,通風換氣,早晚室外氣溫低,應打開門窗,中午室外氣溫高,應關閉門窗啟動電風扇、空調等。老年人的衣著宜選純棉、麻、絲等織品,便于吸汗散熱。
風扇空調,不宜常吹電風扇、空調的風力,遠不如自然風柔和、濕潤和彌散。老年人久吹電風扇、空調后,易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肌肉酸痛,還可加劇頭痛、腰肌勞損、頸椎病、脈管炎、面神經麻痹等疾病。
少食冷飲,防傷脾胃碳酸飲料、冰棍、啤酒等對胃腸黏膜均有不良物理性刺激,可使血液循環減慢,蠕動減弱,甚至痙攣。因此,特別是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不宜多飲。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飲后可使胃內壓力增高,與胃酸結合生成酸性的碳酸化合物,可加重胃腸道炎癥,甚至可導致潰瘍穿孔。飯前、飯后,冷飲還會沖淡胃液,減慢胃腸蠕動,影響食物消化。因此,飯前30分鐘和飯后1小時不宜喝冷飲。
防暑避濕,謹防疾病夏季暑熱濕盛,老年人盡量不要外出,白天需要外出時要戴草帽或撐陽傘,不要讓太陽直射頭部,特別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曬。衣服要勤換勤洗,常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皮膚病。為防中暑,家中和身邊應常備一些清熱解暑藥,如人丹、清涼油、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還可常飲些綠豆湯、消暑茶等。
據《健康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