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千禾敬老院位于北京著名的西山風景區,與皇家園林頤和園、京郊名勝香山、植物園比鄰。這家養老院有一項與眾不同的服務——帶著老年人去旅游。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已成為老年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如今一般的旅游規劃與老年人的需求并不對等。同樣是旅游,誰愿意白天走馬觀花,晚上住得貴,住得差?同樣是游香山,可知道臥佛寺里的大雄寶殿中的十八羅漢與別的寺院中的十八羅漢有什么不同?植物園賞花,可知園中奇花異草的多少奧秘?
這些在千禾敬老院都不是難題。
千禾敬老院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上風上水的西山風景區近在咫尺,住在這里游覽香山、頤和園、臥佛寺、碧云寺、八大處等地,少了舟車勞頓,多了寫意自如。住在千禾敬老院,每次出游前都會有人專門針對所要游玩的景點,講述它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傳說典故,以及各處不為常人所知的景點。聽完講座再去參觀游覽的人,不會入寶山而空手歸,而是美景入眼、收獲在心。
濃郁的文化氛圍是千禾敬老院的特色:八噸重青田石雕“群仙祝壽圖”是鎮院之寶,香樟木木雕老壽星寓意著老人福壽綿長;紅豆杉木木雕老翁老嫗被老人們撫摸得光潔如玉;大教室里走廊中,方方正正的十字繡和布貼畫展示著敬老愛老的這一主題。
千禾敬老院辦院的理念是“文化天地、頤養佳園”,在這里入住的老人不僅要讓他們健康長壽,而且還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提高他們的生活樂趣和興趣,增強著同衰老抗爭的信心。為此千禾敬老院專門有一個義工負責講文化養生課,每周一上午他的文化課都引來了眾多老人參加。最吸引人的還是入住老人們自己講的課:有陳嘉炎教授的國學和論語課;李長英部長講抗美援朝時作戰經歷;有中央領導保健醫生陳希珍講的“心態保健”,還有航空之父吳大觀的老同事、老戰友王立明講“中國航空發展的歷史”。這些不光豐富了千禾老人們的生活,還極大體現了他們的自我價值。
千禾敬老院成立僅一年,但為入住老人提供的個性化設施不斷增加。在樓頂上建了一個幾百平方米的大陽光房,各種綠植生機盎然,3米長的大魚缸養著各種顏色的大錦鯉,天氣不好時,老人盡可在此遙望彌勒山、香爐山。全院員工為入住老人提供24小時照料,醫護人員時時進行保健指導。許多老人剛入住時身體弱、心情差,如今卻已是經常“戰斗”在麻將桌旁的“戰士”和茶室、花房里的活躍“分子”了。
這就是千禾敬老院的個性化追求,讓養老、休閑、旅游有機地鏈接起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