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20年出生在山東省蓬萊,1948年在臺灣電力公司醫院當醫生,有一個較為舒適的工作,有許多親朋好友。1949年解放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我被共產黨人的獻身精神所感動,心想,有這樣一支勇往直前的部隊,有這樣偉大的黨,一定能治理好千瘡百孔的中國。為了追求光明,做一個真正愛國家愛民族的人,為建設新中國出把力,我于1949年3月,毅然丟下職業乘船到上海,又回到了解放區我的故鄉。
新中國誕生后,我滿腔熱情地參加革命工作,后來被安排到地方醫院。我從一個舊知識分子改造成人民醫生,把全心全意為人民奉獻作為人生第一信條。1958年為搶救一名雙目失明的兒童,我和全科醫護人員一同奮戰了五天五夜,終于使病兒脫險。這件事情對我震動很大,我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里才會出現這種一人有難大家幫的全新的人際關系。
在十年浩劫中,我也受過委屈,但我集幾十年人生經驗,相信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對前途充滿信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徹底肅清了極“左”思潮,知識分子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年近花甲的我也煥發了第二次青春,在醫務領域更加勤奮地耕耘。我為了報答黨的恩情,也為了在臺灣和平統一事業上作出貢獻,給表兄孫運璇(當時任臺灣行政院長)寫了一封公開信,發表在香港大公報上,在海內外引起一定反響。
我從臺灣歸來60年,耳聞目睹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潮洶涌,為祖國飛速發展而驕傲。
(責編:孫展)